当前位置:颈痛 > 疾病病因

手臂痛太要命先解因,才能对症这样艾灸,

最近很多朋友问:手臂疼怎么灸?

关于手臂痛,涉及的原因还比较多,比如说肌肉劳损炎症,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肌肉拉伤,过度劳累,剧烈运动,受凉引起的肌肉疼痛等。

如果是由于过度的活动,导致肌肉产生疼痛,这种一般多做局部按摩,几天后即可自然恢复。

日常生活中,大多臂痛患者都是由长时间劳累或劳伤导致,通过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习惯,可很好的防止该症状的发生。

但是,如果病理性手臂痛已经发生了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

中医如何看手臂痛

手臂痛,在中医看来属于“肩痹、漏肩风、冻结肩、五十肩”的范畴。

手臂痛的疼痛在临床中十分常见,此病好发于中年以后,其主证为肩关节疼痛,疼痛可放射到上臂和前臂。尤其是在肩关节外展或外旋转时疼痛加剧,严重者可使肩关节不能活动。所以我们生活中常说是“肩臂痛”。

肩臂痛其病位在肩部的经脉和经筋。一般情况下中年人体内正气不足,营卫渐虚,若局部感受风寒,或劳掼闪挫,或习惯偏侧而卧,筋脉受到长期压迫,血脉周流不畅,血不营筋遂致气血阻滞而成肩痹。

肩臂痛有哪些特征?

初期:

肩臂痛初起时单侧或双侧肩部酸痛,并可向颈部和整个上肢放射,日轻夜重,患肢畏风寒,手指麻胀。肩关节呈不同程度僵直,手臂上举、前伸、外旋、后伸等动作均受限。

后期:

病情迁延日久,则因寒湿凝滞、气血瘀滞痹阻,局部气血运行不畅,而致患处肿胀粘连,肩部肌肉萎缩,最终关节僵直、肩臂不能举动,疼痛反而减轻。

肩臂痛的分型调理

一、外感风寒

1、临床表现:症见素体虚弱,动辄感冒,肩部冷痛。活动功能受限,遇寒痛增,局部按摩或热敷后则痛减,伴见头痛、恶寒或恶风。舌淡红,苔白,脉浮紧。

2、病因病机:卫气不固,风寒侵袭。手三阳经脉气血痹阻,气血不能营养肩部筋脉。

3、调理方法:温经散寒,益气固表。

4、艾灸取穴:取命门、关元以补火助阳、活血通脉,温暖全身;取风门、大椎以祛风散寒,提高抵抗力;取肩井、阿是穴以活血通络、缓急止痛。

二、寒湿凝滞

1、临床表现:肩部困重疼痛,神倦面白,每逢阴雨寒冷天气、疼痛加剧,病程缠绵。舌淡,苔白厚腻,脉沉细。

2、病因病机:外感风寒失治,以致寒湿留滞不去,痹阻肩部而痛。

3、调理方法:散寒祛湿,温经通络。

4、艾灸取穴:取命门、关元、神阙以温经散寒;取阴陵泉、丰隆化湿;取肩髃、阿是穴温通经脉,散寒止痛。

三、气滞血瘀

1、临床表现:肩部刺痛或如锥刺,压痛点明显,上肢不能抬举后伸,活动或静止时均感疼痛,而静止时尤甚。舌质黯红,舌边可见瘀斑,苔白腻,脉弦涩。

2、病因病机:久痛入络,气滞血瘀,经脉不通。

3、调理方法:行气活血,舒筋通络。

4、艾灸取穴:取大杼、肩贞、合谷、阳陵泉以活血通络、舒筋缓急,取孔最、太冲以行气活血。

肩臂痛还可配合这些锻炼

1、弯腰晃肩法:弯腰伸臂,做肩关节环转运动,动作由小到大,由慢到快。

2、爬墙活动:面对墙壁,用双手或单手沿墙壁缓慢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然后再缓缓向下回到原处,反复数次。

3、体后拉手:双手向后,由健侧手拉患侧腕部,渐渐向上拉动,反复进行。

4、外旋锻炼:背靠墙而立,双手握拳屈肘,两臂外旋,尽量使拳背碰到墻壁,反复数次。

5、甩手锻炼:患者站立位,做肩关节前屈、后伸及内收、外展运动,动作幅度由小到大,反复进行。

以上,就是肩臂痛的调理疗法,大家可在确定病因后进行如上调理,再配合日常锻炼,相信能很好的缓解肩部、手臂的疼痛!

海之梦养生馆

地址位于青岛市闽江路52号(府新大厦对面)有需要艾灸、刮痧、保健养生的朋友可以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wbh.com/jbby/13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