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的年轻小伙脖子疼痛一年多,一度误认为是颈椎病,最终查明是脑肿瘤,并成功做了切除手术。医生提醒,脑肿瘤也可能引起颈部不适等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颈椎病。
1相信长期伏案工作的人都经历过颈部酸痛不适,今年23岁年轻小伙小科(化名)便是其中一员。大概从1年前起,那时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他,就时常觉得脖子酸痛难受,而且点头的时候疼痛尤其明显。像是在“警告”他,少低头玩手机一样。
身边的“前辈”告诉小科,颈椎病在他们这样的白领群体里太常见了。因此,小科也没当一回事。
去年年底,小科发现自己疼痛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有时候甚至不敢转动脖子、低头,生怕引发剧痛。与此同时,小科间歇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头晕得厉害的时候还会呕吐。身体的一连串不适终于引起了小科的注意,医院检查一下。
在医生的建议下,小科做了头部检查。果不其然,医生在小科的头颅MR检查发现其第四脑室肿瘤至C2水平占位性病变。医院接受保守治疗后,脖子疼痛、头晕头痛等症状都没有明显改善。
21月5日下午,小科医院。我院接诊的神经外二科副主任林涛查看了相关影像检查资料,发现患者颅内肿瘤位于第四脑室,肿瘤巨大,明显压迫脑干及高颈段脊髓,引发梗阻性脑积水。根据影像检查及相关资料,林涛高度怀疑是室管膜瘤。“室管膜瘤是脊髓髓内常见的肿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年。室管膜瘤是来源于脑室与脊髓中央管的室管膜细胞或脑内白质室管膜细胞巢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术前影像检查入院第二天,患者明显感到颈部疼痛在加重,并且吐了两回。林涛分析,脑肿瘤体积较大,存在脑疝可能,威胁患者生命,必须尽快手术。
完善相关检查后,林涛团队为患者实施“第四脑室及C2段室管膜瘤切除术、左侧顶枕部急性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术后病理诊断为室管膜瘤,证实了林涛术前的诊断。复查提示肿瘤全切,小科终于放下心来了。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小科没再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已经出院回家。
▲术后复查
▲病理结果
3“室管膜瘤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比较陌生,甚至有些人闻所未闻。但近年来室管膜瘤发病率愈发升高。”林涛介绍,一般来说,由于肿瘤位置的不同,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症状也有很大的不同,可能会导致头痛、头晕、嗜睡、厌食、复视、癫痫发作等症状。肿瘤全切除是室管膜瘤的首选治疗方法。由于室管膜下室管膜瘤生长迅速,边界清晰,大部分肿瘤可以完全切除。如果肿瘤生长部位较深,难以实现肿瘤的全切除,则次全切除也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未能接受全肿瘤切除的患者,术后应进行放射治疗。
专家简介
陆永建
医院大外科首席专家兼神经外二科、神经外三科主任导师、主任医师、教授
曾任广州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广州医院首席教授,曾任中国医师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颅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广州市神经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年毕业于新疆医科大学。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师从于著名神经外科专家薛庆澄教授并获医学硕士学位。年由国家卫生部选派赴日本国东京慈惠会医科大学研修脑神经外科学一年。年到广州医院工作。年到美国匹兹堡大学神经外科学习半年。
从事神经外科工作40余年,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脑肿瘤、脑血管病、脊髓和颅神经疾病的显微手术治疗。
曾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在国内外杂志发表文章70多篇。担任《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委。
林涛
医院神经外二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神经外科管理分会委员
毕业于广州医学院临床系,从事神经外科工作20余年,熟练掌握神经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熟练处理神经外科疑难疾病,成功实施包括脑肿瘤、脑血管病、脑外伤、脊髓及其它相关疾病等各种手术余台,对神经外科疾病有丰富的诊治经验。期间先后被派到广东省内各县级地区进行医疗技术支援,负责神经外科临床技术和医生培训工作,带动了当地医疗水平的提升,并多次被媒体所报道。
曾在《中华外科杂志》、《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杂志》,《中华现代外科杂志》,《中华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等发表论文10篇,获得科研成果2项。
医院简介
医院
医院、事业单位
医院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三医院
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广东省直医保、省直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广东省内异地就医直报定点医疗机构
全国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
办院思路:技术建院、质量建院、创新建院
核心价值观:更专业、更有效、更经济
医院愿景:为大众带来健康与希望!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