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
看惯港产片的观众一定熟悉他。《新不了情》《忘不了》《旺角黑夜》《门徒》《新宿事件》的导演,多次获香港金像奖,同时还是香港导演协会主席。更熟的人也许会提一嘴姜大卫、秦沛,毕竟这三兄弟大有来头。但不管熟不熟,现在连90后00后都熟他了:这位大叔,是不是首次参加综艺?这么快就出圈了?!“尔冬升好敢说”成了热搜。其实何止敢说。是臭脸、毒舌。面对两位年轻演员(陈宥维、王楚然)的表演。△重新演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其他演员这么反应……挺好的演得很好一点都没有跳戏但尔导,emm......先一个不耐烦的臭脸。然后一个撇嘴的没眼看。接着,张嘴,发大招——这段戏你演得很吃力,我看得很辛苦看完了等于没看一句话,直接否定整场戏的存在价值。没完,一句后,还有很多句:你那个哭,很尴尬像嚼口香糖不知道你吃了东西还是怎么样狠啊。让人家对自己的眼睛鼻子嘴,系统表情管理,同时丧失自信。好,更可怕的,是分别“开审”。先从女方(王楚然)开始。长得是挺漂亮,这算优势吧?尔导会告诉你,这种“优势”到底算不算优势。你自己知道,像你这种外形的演员全中国有多少美则美矣,没本事,照样泯然众人矣。这还算客气,你看他怎么评男方(陈宥维)。一句铁口直断,封杀全部幻想。你没有演戏的天分的有点过?有点太不近人情?不。你误会了尔冬升。他的语出惊人,不是哗众取宠,恰恰是帮助对方认清现实甚至未来。好听的话,往往才误人子弟。毒舌,恰恰为了公平。再说,连评委都说好听、柔软的车轱辘话,还比什么赛,分什么三六九等。面对王楚然,尔东升也支招。既然已经长成这样就要在演技上面想办法没性格,漂亮反而是糟糕的事。女演员没性格,就像量产的花瓶。量产的花瓶,只是廉价的商品,有了独创的艺术性,花瓶才是艺术品。见到泪眼汪汪的她,尔冬升还是留了手,结尾补充了句……“希望不要伤到你。”但话可以不伤人,现实不可以。一个年轻演员演不好戏,一个稚嫩偶像空有粉丝,未来会怎样?尔冬升毫不讳言:迟早会被粉丝背叛所以一个老导演的嘴冷酷,是因为他知道现实更冷酷。这么多年,他看透了娱乐圈起起落落。眼见得楼起了,楼塌了,眼见得多少“青春饭”,最后成了残羹剩饭。最后大浪淘金留下的,没有靓皮囊,都是“老戏骨”。而所谓“努力”,尔冬升也直接戳破。因为演技这东西不看别的,就看结果。当选手张大大为表现不佳强作解释时。尔冬升直接打断,表示不想同情,这招没用。对我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的不行就是不行说到这可能有人要好奇了:这尔冬升,是越老越硬,还是从前就这么硬?是时候说说这位“老家伙”的戏了。毕竟成名多年,从银幕酷汉到幕后酷导演,才积攒了这么多对影视圈的认识,才能一开口就这么酷。而这毒这酷,多少来源于:他一直就很,敢。敢敢,可不止是什么热血与勇气。这是一个手艺词,技术词。包含了尔冬升对演戏的多年领悟。其实出道时,他也是靠脸混的。出身于演艺世家,本来有机会去国外读书深造,但他年纪轻轻,就选择进入演艺圈。身为星二代,却敢闯敢挨。而且没有中途喊停,一拍就10年,40部戏。70年代,一个武侠盛行的年代,他演的版本,很多都为后来的年轻演员所参考、借鉴。你以为黄日华、梁朝伟那些80年代古装戏算古?那尔冬升的戏,更古——《倚天屠龙记》的张无忌、《多情剑客无情剑》的阿飞、《圆月弯刀》的丁鹏……△年的《三少爷的剑》,尔冬升成名作好,你看到了小鲜肉,也看到了他的眼神。这眼神里有戏,对不?怎么练的。为了表现大侠的目光如炬,他学会了“一分钟不眨眼”的技能。要知道,曾经的武侠片,都是直男戏。男性价值观在那个年代,是银幕的核心价值,很传统,很保守,有中国人认可的“流血不流泪”,也有美国西部片流行的“人狠话不多”,所以,武侠片都喜欢塑造硬汉。但硬汉与硬汉,也是分流派的。和金庸的书剑儒侠不同,古龙,重在写意。所以他笔下的大侠,往往重点不是动作的连贯,而是气场。这一分钟不眨眼,营造出了下面那一剑的气场。观众才信,这一剑,能神鬼莫测,能杀人于无形。好,你以为Sir开始写武侠小说了,为尔冬升的演技吹个水……才没那么回事。你看尔冬升演了40部,但自己最喜欢哪部呢?“一部都没有。”“如果我有钱,我会把它们(自己拍过的古装片)都买下来烧了。”是矫情?不是,他是真自惭形秽。和两位纯靠演技吃饭的兄弟秦沛、姜大卫比。尔冬升的40部,也不如人家一两部亮眼。什么事,就怕自己知道。其实如果按他的条件,他的认真,那个年代,真的可以做很久的流量小生。走谢贤的老路,问题真不大。但尔冬升自己知道了,就不想骗自己。他前面说人家青年演员的未来没戏。而早在几十年前,他就痛下杀手,掐断了自己的“演员未来”。从头开始,做导演!这个人对自己狠,而圈中,也是出了名的对别人(演员)狠。他太敢拍。因为年代太久远,咱们就回忆一些片段吧——不少偶像派,都被他毁过容。《旺角黑夜》,把吴彦祖拍成血人。《门徒》,把古天乐拍成丑人。观众第一反应才不是什么帅哥,而是面目猥琐、让人不自觉绕道而行的毒虫一枚。同一部戏,还把刘德华拍成了神经病。这眼神的疯癫,这内心的错乱,嗯,白发毒枭该有的样子。《新宿事件》,他敢让成龙演黑帮。敢让成龙惨死,还是横尸街头的那种死法。他狠,敢毁偶像的脸。因为在他心里,角色当然大于偶像。而偶像们也无法反驳,不想反驳。因为尔冬升通过毁他们而建立的艺术形象,比那一张张俊秀的脸要有意义太多,有价值太多。众多“毁容”的例子中,最经典当属《癫佬正传》。毁的,是节目里一直被他cue到的:梁朝伟。当时梁朝伟那个红,电视剧拍到家喻户晓了,正打算转型电影。可惜,适合的机会少,角色也少。当时尔冬升给了他个建议:小兄弟,拍主流角色很难被人留意到的,你要不要试点“极端的”?一句话,敢不敢?梁朝伟敢了,听了尔冬升的话,然后就演了一个……精神病人。角色名也非常高大上,就叫……阿狗。造型更是拉风,长这样……戏份呢,更少……只在开头结尾,短暂出场。人物背景呢,简直模糊到爆……他的过去,他的完整名字,一律没交代。可是!电影上映后,阿狗被塑造成了港片历史上最让人心痛的疯子之一。梁朝伟的戏份不多,但确实真叫一个细。故事就不说了,你就品品这表情系统。迟疑,等待,惊惧。受到刺激,一点点自嘲,继而嗤笑着试图化解……这是一个习惯了被霸凌的街边弱者。也是一个众人皆醒我独醉的疯子。没什么戏份,但人设足够丰富,梁朝伟的发挥度也足够自由。拍这部片时,梁朝伟也就二十四五。十足小鲜肉,没银幕经验。尔冬升恰好地抓住了他身上可以发挥的多重气质——一个单纯的精神病人,一个草根的市井流浪汉,还有一点点儿童的顽皮。角色的立体性,让故事的可信度大大加深。疯子本是善良的,而社会的催逼,媒体的猎奇,街坊的仇视……终于将“疯子会伤人”的刻板谣言,变成了鲜血的事实。借此。梁朝伟完成了他早期最好的表演和转型。不夸张地说,没有尔导的《癫佬正传》,就没有后面正剧里的梁朝伟。他也许还会在无厘头的喜剧中,在现代都市的爱情片里,踟蹰犹豫多年,直到他遇到吴宇森、王家卫、麦兆辉……遇到李安。所以尔冬升对演员的狠,出发点其实很硬很硬:社会怎样,现实怎样,我对你的要求就怎样。我要你演疯子,不是抓马撒泼的疯子,而是被真实环境挤压后爆发的疯子。同理,我要建立现实的地气人设,当然要打破你偶像的光环人设。说这么多,演员的道理很简单。不管是高于现实的真,还是低于现实的真。关键词都是。真。真尔冬升转型做导演,正是因为厌倦了武侠片过于浪漫的失真。他的电影,有着他独有的文艺气质,也往往离不开社会写实。而他更看重的是后者,甚至一直着迷于制造:一种令人窒息的写实感。还是《癫佬正传》。为拍出现实,他用了好几个月走访调查,和精神病人面对面交流。最终,竟然因为过于真实,被香港禁映。拍《门徒》。尔冬升用八年时间查贩毒的内幕,所以影片中展现的从制毒到贩毒的各种流程,才如此真实。拍《新宿事件》。呵呵,又是筹备10年,和故事原型李小牧,聊了不知道多少次细节。按理说,拍片你够狠,好的,你是导演。但拍完电影,大家就做回好人行不……毕竟走过路过,都是情面。但尔冬升好像不懂什么叫情面。在艺德的规矩上,他的标准堪称纳粹。比如,他曾经在微博炮轰部分演员没有“演员道德”。而且不是一两句完事了,他管得特别宽,特别碎。轧戏要管,拍广告、走秀的杂务要管,拍戏时长要管。甚至工作餐、座驾、保姆、助理……连人家玩手机都要管。轧期串戏吃不得苦如同巨婴管人不够。他还要管一群人,管集体。比如,之前就公开炮轰过金像奖。不专业、不公平、太感性……毛病一大把。说到这,你是不是终于理解。为什么这位大叔适合上综艺。但你可能还是猜不到,为什么他自己想上综艺。他解释说,上综艺啊,是为了认识些新演员,和被新演员认识。Sir帮你翻译一下,好像是这意思……我觉得有些新人,欠我修理,嗯。真不是闲着没事做,而是现状令他痛心——内地新生代演员层出不穷,“通货膨胀”。香港呢,青黄不接,断层了……内地既然势头这么好,他觉得自己“被需要”了——这么多新人,却欠缺老家伙的金玉良言,一个人走歪路不要紧,一群人都走歪路,那中国电影怎么办?看得出,他并不是标准意义的“综艺咖”。台下粉丝的心理,他好像不care;调节气氛讲些段子,他好像反应也没那么快(他显然无法成为大张伟那种人间造梗机)。但这档综艺,他真够咖位。他敢说啊,他救市啊。这个市,是未来的市,也是他在过去几十年影视圈里,看到的趋势。他老派,心里太多老规矩。但怎样?弹幕给他的反应,一点都不像在对“老家伙”。所以今天的最后。Sir要为尔冬升这位老家伙打call。为他的臭脸、毒舌打call。更为他的敢,他的真,打call。尔冬升这次出圈上综艺,其实不叫出圈。他不就是在圈内啊。在这个综艺混淆影视,商品混淆作品,广告混淆媒体,网红混淆演员的娱乐大一统年代。人们纷纷暗通款曲,走的路实在太“宽”。所以我们怎么能怪尔冬升管得宽?未来潮流的走势有点乱,他就是来捋一捋。需要捋,欢迎捋,使劲捋。而新人与偶像们。受得起的,有未来。受不起的,你走起。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助理:海边的卡夫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