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
新西兰民众都心系远在巴厘岛的汉密尔顿AbbyHartley一家。
今日传来不幸消息,
这位新西兰母医院逝世,享年41岁。
新西兰总理也于今晨向媒体表达哀悼。
Abby和丈夫于8月1日抵达巴黎岛,
共度他们的的“第二次蜜月”。
抵达目的地当天,Abby腹部突发剧痛,
被送到NusaDua医院的ICU。
医生诊断后发现她有一段肠道发生扭曲,
于是立刻手术切除。
但是48小时候后,
Abby又患上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
随后她的病情不断恶化,
出现严重感染,肺部积液,肾脏肝脏衰竭,
甚至发展成败血症。
除了关心Harley一家之外,
公众注意力还集中在两点上:
政府是否应该在医疗费用上进行经济援助?
或者政府是否有担当在Abby重病之时出资将患者转移回国治疗?
对此事件,民众热议。
理论上说,
因为Abby是在海外生的病,
政府无法在经济上提供帮助。
事实上,
政府最终也维持该决定,
虽然一直为该家庭提供领事协助,
但是无法提供经济援助。
这意味着Harley一家将会面临巨额医疗账单。
目前新西兰公民已经尽最大努力募捐了$,。
Harley一家出行前购买了旅游保险,
然后据Harley家人说保险公司拒赔巨额医疗费用。
那么为什么保险公司会拒赔?
很多人对此产生质疑,
前段时间一个华人群里也有朋友对此讨论。
Lany当时也参与了一下。
我们要清楚的是,
当一家保险公司拒赔时,
不能简单地就质疑保险的意义
或者质疑保险公司失责。
因为我们只看到了事件的结果,
而并不知道事件背后的细节。
比如
Abby通过何种方式进行旅游投保?
是否有专业保险顾问协助?
还是自行投保或是通过第三方销售平台?
Abby有什么既往病史?
Abby医院资质如何?
Abby接受治疗的流程怎样?
……
很多细节在没有披露之前
都不能妄下定论。
数天前Lany也注意到
Kiwi新闻平台难得有的几百条回复
都在热议Abby保险的问题。
可以看得出,
其中也有不少人应该也是专业的金融顾问。
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案子并没有看上去这么简单。
而Harley一家之前一直都没有公布保险公司的名称,
也让不少人对此真实性有所怀疑。
今天Lany从Stuff一则不太起眼的新闻上捕捉到一句话,
从公开信息获悉
Abby使用的保险公司是
CoverMoreTravelInsurance。
公司拒赔的理由是Pre-existingCondition。
这个Pre-existingCondition。
Lany以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