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颈痛 > 疾病预防

刮痧缓解腰肩颈痛的方法,效果杠杠的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59473.html

刮痧,为中医外治法之一,用硬物刮拭体表,可刺激经络俞穴,起到疏通经气、调整脏腑气血之效,从而削损、宣泄邪气,维护人体正气。生活中常见的很多小病小痛,学学刮痧之法,能轻松解决问题。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这些病,刮痧可以缓解

1.颈肩痛

颈肩痛,可沿着“大椎穴—肩井穴”的方向刮痧。

大椎穴:颈部和背部交界处,有一突起最明显的骨头,其下方凹陷处,即为此穴。

肩井穴: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即为此穴。

2.腰背痛

可沿着“大椎穴—夹脊穴”的方向刮痧,或刮揉委中穴。

夹脊穴:多个穴位的总称。位于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0.5寸左右,左右共34穴。

委中穴:位于膝后腘窝正中央。

刮痧减轻颈肩腰背痛时,可用万花油代替刮痧油。万花油有活血、化瘀、通络之效,也有助于缓解痛症。

3.感冒

沿着“风池穴—大椎穴—夹脊穴”方向刮痧,可辅助退烧。

迎香穴:位于鼻翼两侧。(可用刮痧板的边角处,在迎香穴处按揉,或从迎香穴向鼻唇沟的方向刮拭。)

风池穴:脖子与发际的交接线,左右各有一凹陷处,即为此穴。

4.中暑

中暑患者如有发热、头痛症状,可按上述感冒刮痧的方法处理。

若感到恶心想吐,可刮拭中脘穴、内关穴、足三里穴。

若感到胸闷胸胀,刮拭檀中穴,即两乳头连线中点。

中脘穴:位于肚脐正上方约六指处。

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距手掌约两指处。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约四指处。

5.胃肠问题

胃肠问题,可刮拭两个部位:

一是腰骶部,此处有大肠俞、小肠俞、胃俞穴、脾俞穴等,有健脾和胃、助消化之效;

二是腹部,此处为脾经、胃经所行之处,还有天枢穴、大横穴等,可调中和胃、理气健脾。

这些穴位是双向调节的,既可止泻亦可通便。

通常,腹泻的话,按逆时针的方向刮拭;便秘,按顺时针的方向刮拭。

天枢穴:位于肚脐左右旁开约三指处。

大横穴:位于肚脐左右旁开约六指处。

注意事项

刮痧前

1.准备好刮痧板和刮痧油。

2.刮痧板一定要消毒,刮痧前将刮痧油涂擦至将要刮痧的部位。

3.如果没有刮痧油,也可以用润肤油、护手油,甚至食用油代替。

刮痧时

1.刮痧部位不宜受凉,不宜吹风。

2.刮痧力度宜适中,速度不宜太快,刮到皮肤有点潮红出痧即可。

3.刮痧时间不宜太长,总共不超过20分钟为宜。

刮痧后

1.刮痧出痧后,饮用一杯温开水(淡盐水为宜)。

2.尽量在1小时内不要洗澡。

3.再次刮痧需在痧印消退后。

以下几种情况,不宜刮痧:

●皮肤有破损、痣、脓疮、水疱等,刮痧易致伤口感染。

●身体水肿,刮痧易加剧水肿。

●正处于孕期,刮痧可致流产。

●存在急性扭伤、骨折,刮痧易加重创口充血、疼痛。

●有出血性倾向者,如患有血小板减少症、糖尿病晚期等疾病,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刮痧易致其血凝不止。

●心衰患者,刮痧易致急性心力衰竭。

●肿瘤、结核、肾衰患者不宜刮痧。

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wbh.com/jbyf/111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