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华绿针打通“督脉”,后半辈子大病不来犯
今年夏天大连理工大学的一位学生曾经找我求助,说她如果在早上7点前起床,就会连续打十几个喷嚏,无法控制,还影响同宿舍的人,但7点以后起床就不会打喷嚏,而且她平时手脚老是冰冷。我一听心里就有数了,教她推督脉,把手往后伸,推腰部那一段,每天推10来分钟,推到身体发热就行了。过了不到一个星期,她高兴地告诉我,即使7点前起床也不打喷嚏了,而且自从推督脉以后,感觉精力也更充沛了。
其实,打喷嚏在中医看来是身体升发阳气的反应。感冒的时候经常打喷嚏就是因为身体里的阳气被邪气封锁在里面出不来,身体采用打喷嚏的方式来引发阳气,对抗邪气。那上面的大学生为什么早起就打喷嚏呢?那是因为:晚上,阴气进入阳气时就入睡;早上太阳出来,阳气从阴气里出来就醒来。她是阳气虚的体质,太早起床阳气不愿意出来,所以身体要自发地打喷嚏把阳气“喊”出来。
这就是神奇的督脉。
何谓督脉呢?
督脉是总督,督促人体精、气、神的意思。
从字的表面含义上看,督脉的“督”字,有总督、督促的含义;从循行路线上看,督脉主要在背部,背为阳。这说明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督促的作用,所以又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的说法。督脉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两点:
(1)“阳脉之海”当然要调节阳经气血。督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相交会,与各阳经都有联系,所以对全身阳经气血起调节作用。
(2)反映脑髓和肾的功能。督脉行脊里,入络脑,又络肾,与脑、髓、肾关系密切,可反映脑、髓、肾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肾为先天之本,主髓通脑,主生殖,故脊强、厥冷及精冷不育等生殖系统疾患与督脉有关。《本草纲目》称:“脑为元神之府。”经脉的神气活动与脑有密切关系,所以督脉与人的神智、精神状态密切相关。脑是人的高级中枢,脊髓是低级中枢,而督脉的路线与脊髓有重复的地方。
督脉异常人体易发生哪些疾病:
督脉气血异常,人体主要发生的疾病是关于头脑、五官、脊髓及四肢的,如头风、头痛、头重、颈部发硬、头晕耳鸣、眼花、嗜睡、癫痫、腰背僵痛,还包括手足震颤、抽搐、麻木及中风。所以神志不清时刺激督脉的穴位可以“回阳救逆”,使人苏醒过来。督脉管理一身的阳气,推督脉就能温肾助阳。
虽然督脉是总管人体一身阳气的总督,汇聚了全身阳气,而督脉自身又是最容易瘀阻的,因为督脉上有2大寒气的进气口:“大椎穴、命门穴”。因此打通督脉显得非常重要。
如何打通督脉呢?
动磁医学把人体督脉上最容易瘀阻的地方分为:
颈椎1-3节称作“风寒关”
胸椎5-8节称作“气血关”
腰椎3-5节称作“寒冷关”
经常用中华绿针拨筋点穴这3个部位,对打通督脉,提振一身阳气是非常有效的。同时在委中穴和涌泉穴也要用磁疗棒磁化后,用绿针拨筋和点穴,这样可以将气血引导脚底涌泉处,也就叫“引血归源”。夏天手脚冰凉和脚心发热的人,最需要用小棒敲击涌泉穴。
如果,你身体虚或者有妇科病,那么你最好磁化拨开整个督脉,也就是整个脊柱。
绿针拨督脉三关或者整个督脉,只需要30分钟。
如果没人帮助,可以自己把手臂反过来握住绿针拨,熟能生巧。
督脉拨完后,整个人在翻过来,然后在肚脐部位小腹位置用磁疗棒推,膝盖处或者足三里处用绿针点穴拨筋。这时就在通任脉。
我们前面说过很多次,肚脐是人体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养生大穴,同时也是一个寒气的进气口。
如果身体有妇科问题的,小腹部用磁疗棒磁化推后,再用绿针拨筋,这样对调动任冲二脉气血,祛除寒湿效果非常好。
你只需要60分钟,可以打开整个任督二脉,让气血在身体里奔涌,遇到瘀阻点,破关而过,身体还会有什么问题呢?!
这里要说明一下的是:在通督脉通三关时,可以不用绿针拨其它穴位了,以这个为主。如果你又有时间,而身体还有其它的疼痛点,那么正好趁这个气血活跃的好机会,接着点刺拨其它疼痛点吧。
很多动磁的学员留言:做动磁时能不能开空调,或者吹电扇.....
答:绝不能开空调!电扇也不能对着身体吹!连过堂风都不能对着身体吹!做完动磁治疗后,穿好衣裤,一定要把调理部位遮盖住,用追风膏等热源敷上,然后用保鲜膜轻轻包好。
治疗各种头痛的特效穴头痛,几乎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的问题,紧张焦虑,抑郁暴躁,脾胃积食等诸多因素都可能引发头痛。所有头痛都与“气”有关,都可以先揉“消气穴”,也就是从太冲穴揉到行间穴来缓解,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做如下选择:
1、偏头痛
来无影去无踪的偏头痛,多与三焦经有关。三焦经肘部的清冷渊、天井穴,以及手腕部的外关穴,都是偏头痛的特效穴。三焦经是人体的“出气筒”,在三焦经按摩或者刮痧,可有效调整内分泌失调,对调节长期情志病极为有效,对各种头面部疾病,以及更年期综合症都有特效。
2、前额和眉棱骨痛
一般属于胃经的病症。从二三脚趾间的陷谷穴向内庭穴方向按摩几分钟即可缓解。另外,按摩脾经的公孙穴(络穴治表里病症),或者膀胱经的京骨穴也可有效缓解眉棱骨痛。
3、耳朵上部上部
若疼痛发生在头两侧,即耳朵上部,就在胆经按摩,例如胆经的风池穴、阳陵泉穴等均可。
4、太阳穴痛
首先就可以按摩太阳穴,如果不能缓解,则可以按摩胆经的风池穴、阳陵泉。或者按摩胃经的头维穴、陷谷穴,它同时对眉棱骨痛和头痛如裹都有效。
5、头痛如裹
可以先按摩脾经的阴陵泉穴。另外,按摩胃经的头维穴也可缓解。
6、头顶痛
属厥阴经病,先从肝经论治,或针刺百会穴。
7、后头痛
属太阳经病。可以按摩小肠经的后溪穴,治后头痛、颈椎病、落枕和情志病。另外,膀胱经的京骨穴也可。
8、头颈僵痛
可试试肺经的列缺穴,“头项寻列缺”。
9、肾虚头痛
肾阴虚和阳虚都有可能诱发头痛。
肾阴虚头痛,主要表现为头脑空痛,头晕耳鸣,腰膝无力,舌红脉细;肾阳虚头痛,主要表现为头痛畏寒,四肢不温,面色白,舌淡,脉沉细。
无论阳虚还是阴虚,都可以通过经常按摩肾经的穴位复溜、太溪等得到改善。
10、一侧头痛
中医理论中有所谓的“左肝右肺”之说,并由此会诱发一侧的头痛。
左边的偏头痛
经常出现左边的偏头痛一般跟肝血不足有关,这种现象在经期刚过的女性身上比较常见。有网友提供了肾经的筑宾穴(同时也是奇经八脉中阴维脉的郄穴,临床多用于及时缓解所出现的血症,血虚当然也属于血症的一种),可以有效缓解左侧头痛的状况。另外,肝血不足也可通过按摩肝经的曲泉穴(合水穴)来调理。
右边的偏头痛
如果经常出现的是右边的偏头痛,一般跟肺气不降有关。可以通过按摩肺经的尺泽穴和肾经的复溜穴来调理。
11、淤血头痛
当头部内有淤血的话,主要症状是经常出现顽固性头痛呕吐,请您一定要及时就医。
12、酒后头痛
十指梳头,特别是两侧胆经。其中率谷穴治酒后头痛有特效。
P.S.每个人的肢体比例都不同,在寻找穴位时只要摸上去有酸、痛、电、麻等感觉,揉了之后对自己有帮助,能做到离穴不离经即可。不必非得按照书上的定位方法来测量。
从以上方案中可以看到,凡是巡行头部的经络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头痛。并且根据头痛的不同部位,来判断是哪条经络巡行,从而在该经络上寻找痛点进行疏通调治即可。大道至简!
动磁治疗中的“病气”
病气是个抽象的概念,对中医外治法不太了解的人,是不能理解的。疼痛病人在接受中医临床外治过程中,都会向体外排出病气。疾病越重,病程越长,向体外排出的病气越重。在治疗过程中,针灸,刮痧,拔罐医生被动接受的病气最多。病气以生物信息场的形式向外辐射。一般来讲,传统中医调理师随着治疗的重病人的增多,其本人也会受到严重的病气传感。表现为--全身僵痛,关节部位寒冷,局部经络不通畅。以踝关节,膝关节为重。踝,腕关节部位--是十二经络的“输穴”集聚之处,“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气逆而泄”,重症风寒湿痹的病人主要表现是--身体沉重,不适,全身骨节疼痛(体重节痛)。由此,可见腕踝关节,膝关节就成了病气停留的主要部位。“病气”是一种病人在进行有效治疗期间或康复过程中从体内向体外排放的一种含有疾病信息的负能量流。它是一种能穿透各类服装、被、毯和鞋帽的一种不可见光。其他人被这种光线照射后的感觉是一阵风(或者一束风)吹透衣物进入肌肤(或者骨关节),其他人在近距离接受这种有害的信息流后会产生一系列的身体不适,或者出现与病人症状相似的疾病。
1对病人的任何一次有效的治疗都会出现患者体内“病气”向体外大量排放的现象:病人的感觉是身体的某一部分或大部分向外冒风(凉风或者热风)。强度与疗效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与呼吸同步产生强弱变化,吸气时减弱或消失,呼气时增强。病人呻吟时“病气”外排的辐射量最大。随着病人的逐渐康复,每一次有效的治疗后患者体内“病气”外排的现象会逐渐减弱或消失。2体内“病气”外排的主要点为:在四肢各个关节处于弯曲位置时,沿着肢体轴向从关节向远心点辐射;在仰卧时四肢伸直,上肢通过手心、掌指关节、指关节和指端向远心点辐射,下肢通过脚底和脚趾端向远心点辐射;头顶向上辐射;肩部以两肩最外点连线为轴心,沿轴心方向向身体两侧辐射;腰骶向下辐射;髋部以两髋最凸出点连线为轴心,沿轴心方向向身体两侧辐射;“病气”能穿透各类服装、被、毯和鞋帽,但是不能穿透人体或者动物的身体。3健康人接收“病气”的敏感点为各个大关节(肩、肘、腕、髋、膝、踝),两眉间的印堂穴,心胸部位、小腹部位和腰椎部位。手心能够比较准确的探查到患者体内“病气”外排时的形状(点、条、面、粗、细。)、“病气”的强弱和冷热(隔着各类服装、棉被、毛毯和鞋帽并相距一段距离,身体不接触)。4
在同有效治疗中的患者接触时,医护人员、患者家属以及亲朋好友都会受到患者体内“病气”向外排放的辐射而感到身体某部或者全身不适,以致生病或者使原有的病情加重。我们的动磁医学,动磁系列调病工具解决了传统中医治疗中被病人病气所伤的问题。动磁在调治病人的同时,比如磁疗棒其一阴一阳的对流磁场与大地磁场相契合,既调治了病人,又梳理了调理师的经络和气血。
一、分享中医医道,分享传统和经典,一起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传播中医。
二、传播中医学习课程,让更多中医爱好者能走入中医大门;
三、举办行业交流,推广中医治法。
四、最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