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颈椎病是40岁之后人的专利,但现在20~30岁的颈椎病患者到处都是,甚至还有得颈椎病的小学生!原因很简单:伏案久了,压力大了,自己又不懂得怎么调理,所以颈椎病提前光临了。
阳气不足,人就会未老先衰,这是当今生活中多数人面临的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
当长期保持同一姿势伏案工作或学习的时候,上体前倾,颈椎紧张了,首先压抑了督脉,督脉总督一身的阳气,压抑了督脉也就是压抑了全身的阳气,于是,久而久之,整个脊柱就容易变弯,人的精神也差了。人的精神,不是被脑力劳动所消耗掉的,而是被错误的姿势消耗掉的。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颈椎是否健康?日常生活中身体发出的小信号会提示不同类型的颈椎问题。
信号一:长时低头伏案工作,感觉到头晕难受,考虑为椎动脉型颈椎病;
信号二:不明原因的肩颈酸痛,手臂发麻,考虑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信号三:正常直行走路却常出现“跑偏”问题,考虑为脊髓型颈椎病;
信号四:经常有不明原因的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症状,考虑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如果同时出现上述几类症状,则考虑为混合型颈椎病。
正常颈椎是“C”型结构,有一个向前的凸起,保证颈椎高度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也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使得组成颈椎的7块小骨头能够承担整个头颅的重量,并完成各种旋转动作。
颈椎上还附着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如果睡眠时长时间处于不正确姿态,就会加重颈椎和附着软组织损伤。所以健康睡姿应满足两个要点:既能维持颈椎正常生理曲度,又能保证全身肌肉、韧带等软组织自然放松。
有的睡姿可能提示颈椎已经出现问题:
比如“投降姿势”,把手高举过头,这是由于颈肩部软组织过于紧张,把手举高才能缓解肌肉紧张、血液循环减慢造成的入睡困难。
有的人早上睡醒时头不在枕头上、反复落枕、觉得趴睡更舒服、越睡越累或睡醒时脖子紧绷、喜欢用高的枕头等,都是因为颈部肌肉持续紧张痉挛,或出现扭伤、变形或病变引起的。
从颈椎健康讲,最佳睡眠姿势是仰卧,能最好地维持颈椎自然弧度。
仰卧时,枕头宽度应刚好从头部一直垫到脖子,切忌垫到肩膀和后脑一半处,否则会改变颈椎曲度,使颈部肌群和韧带处于紧张状态。
枕头厚度应刚好是从后背所在的平面至颈部正常屈曲时的距离。
正确的仰卧垫枕头姿势
仰卧位时,一般将头颈部置于枕头中间凹陷处,使枕头支点位于颈后正中,并与颈背部的弧度相适应。最好选择一个中间薄、上下两边高的枕头;高度适中(一般边缘为一拳高)、中等硬度,能保证颈椎不会过度前屈或后伸。
还有的人习惯侧卧,它虽然不是最佳姿势,但不会改变其生理曲度,也不会使颈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处于疲劳状态。
建议习惯侧卧的人,枕头高度最好比仰卧多1倍,且选择较硬的枕头,填充耳朵到肩膀的空隙,即高度为一侧肩宽,保证头在侧卧时不偏离人体中线。不同的人肩膀宽度不同,需要选择不同尺寸。
颈椎病的自我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