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颈痛 > 疾病症状

对于某些高血压患者,降压药最好在晚上睡前

很多高血压患者都是在清晨起床后服用降压药,但这可能并不合理,为什么呢?这就要从我们前两天发布的有关血压波动的内容说起。

前两天我们推送了两篇文章,一篇介绍血压的即时波动,也就是说在你测量血压的同时,血压升高了,这种现象大约在2/3的人群都存在(量出来血压高,就一定是高血压吗?)。另一篇是介绍血压的24小时波动,也就是说在夜间血压不够低,这种现象大约在1/2的高血压患者中都存在(睡梦中的血压值这么重要!你知道吗?)。正是由于这些原因,降压药的服用时间就需要考虑到这些血压波动的因素。

首先说明一下,这里讨论的降压药是指长效制剂、或者缓控释制剂,这些降压药的特点是一天只需服用1次,就能实现全天的降压效果。所以,一天服用2次或3次的降压药,不属于本文的讨论范畴。当然,选用一天服用1次的降压药本身就有很多好处,除了会减少漏服的几率,还会在一天中获得较为平稳的降压效果。

那么,究竟在一天中的什么时间服药最好呢?首先,血压在一天24小时是波动的,早上和下午各有一个血压高峰,这是正常的生理性波动。但是,由于每个人的生活规律不同,对药物的敏感性也有差异,所以有些人会表现出晨起血压的异常升高,通常为晨起2小时内的高压(收缩压)与夜间平均高压(收缩压)之差大于35mmHg,这叫做“晨峰现象”。同时,还有一类患者的血压在夜间并不自然降低,而是小幅波动甚至升高,也即“非杓型血压”。这些患者的血压波动对于心血管系统的冲击和损害比较大。很多心脑血管意外也多发生在晨起时,就和这种血压波动有关。

所以,对于具有“晨峰现象”或“非杓型血压”的高血压患者,晚上睡前服药实际上是比较好的。这是因为,降压药发挥药效作用需要时间,一般服药后2-4小时效果最佳,并维持几个小时。所以,如果此类患者早晨服药,并不会马上起效,既不能控制夜间高血压,也不能抑制晨峰血压,等起效时已经到中午了,又会增加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而如果晚上睡前服药,就会对第二天的晨峰血压有一个良好的抑制作用,夜间血压也能得到良好控制,又能减少第二天白天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可谓一举三得。

有专家将此类患者晚上睡前服用降压药的好处概括以下几点:

更好地控制血压的晨峰现象

更好地控制夜间高血压和清晨高血压

更好地避免白天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降低心脏夜间负荷,减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

实现血压控制的全天达标

也许你会说,以前电视节目都说降压药要早上吃,为什么现在又说晚上吃比较好?实际情况是,对于降压药不应在晚上服用的传统认识,很多学者一直抱有争议。根据我们在中国知网(CNKI)上搜索到的关于降压药服用时间的文章,其中约占30%的文章提出降压药不宜在晚上服用(尽管其中很多文章提示这个结论并不是适用于所有高血压患者),但更多的文章实际上是在论述晚上服用降压药的合理性。例如,医院徐南图主任医师的文章《降压药可以晚上服用吗》?不仅指出了传统晚上不服药这种观点的推测性质,而且从多个角度明确指出了晚上服用长效降压药的优势。最后,作者认为“凡是夜间血压负荷异常增高或凌晨觉醒高血压患者,不管正在服用的是长效、中效还是短效制剂,不管是勺型、非勺型、反勺型还是锯齿型波动分布的高血压患者,都应该在晚间或睡前加服适量降压药,以达到24小时平稳控制血压的结果。”

同时,根医院的专家学者对国外研究的整理,Hermida等学者年在DiabetesCare上的研究显示,采用睡前服用降压药的时间疗法能更好的控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减少出现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最后,小结一下。根据上述资料,如果你是具有“晨峰现象”或“非杓型血压”的高血压患者,或者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的高血压患者,并且正在服用一天一次的降压药,那么,我们建议你在晚上睡前服用,这样服药可以更好地控制血压的晨峰现象,避免白天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实现全面达标。如果你还不知道自己是否属于以上类型,医院做一个24小时的血压动态监测,然后根据自己的血压波动节律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作者:头条号/小金药师说药事链接: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白癜风治疗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wbh.com/jbzz/3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