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颈痛 > 疾病症状

冬季心血管病高发,高血压患者注意这几点,

在自然状态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在冬季较高,而夏季较低。因为人体总的血容量不变,夏季气温高,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血流阻力小、压力小,血压自然降低。而冬天气温变低,寒冷会刺激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升高,血压自然也就上升了。每年的秋末冬初也是出血性脑卒中的高发季节,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暖,也要注意血压的控制。

高血压患者在夏季按冬季剂量服降压药,会导致血压过低,出现头晕、供血不足的症状;而在冬季按照夏季剂量服药,可能会导致血压波动,产生高血压。所以高血压患者在入夏及入冬的时候,降压药物的剂量应该随着气温的变化进行调整。

对于很多高血压朋友来说,合理控制血压是规避猝死的重要手段。高血压的控制方法主要是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等非药物措施和药物治疗两方面。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一下,高血压的治疗目标。

(1)一般主张血压控制目标值</90mmHg。

(2)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衰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目标值</80mmHg。

(3)老年患者(≥65岁)目标值</90mmHg。

人体血压会随季节、情绪、昼夜等因素波动,所以高血压患者须定期监测自己的血压。

不稳定期:每天测2-3次,连续测量5-7天。分别在:晨起服药前,午后及睡前。

平稳期:没有不适情况下,每周2-3次;有症状随时测。

高血压患者首先需长期降压达标,并控制多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其中降胆固醇并使其达标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在生活方式改善干预下无法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时,应首选他汀类药物,大多数患者根据胆固醇水平和目标值可首选低-中强度他汀治疗。能够耐受他汀治疗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长期坚持,不可随意减量和停药。

降压药物的调整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但很多高血压患者“久病成医”,经常会自行调整药物剂量,那么如何才能较安全的调整降压药物呢?

1、测量血压:连续三天,在每天的相同时间段测量血压,测量双侧胳膊,以血压较高的一侧为准,确定血压高低。

2、增加或是降少药量:发现血压升高或是降低时,无论是是增加药量或是减少药量,都不能急于求成,每次增加或是减少降压药最小有效量的一半(如说明书写明最小药量为1片,那么每次增量或是减量的标准就是半片)。

3、不要自行更换药物种类:降压药分类不同,药理作用也不相同。自行调整只限于药物增减剂量,药物种类更换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才可以进行。

4、自行调整无效时,仍不能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请及时就医。

钙通道阻滞剂(CCB):

面部潮红、头痛、下肢及踝部水肿、牙龈增生等情况时,出现这些症状时须告知医师。定期监测心率。

ACEI(普利类):

服药期间出现长期干咳、胸痛、味觉障碍(有金属味)症状时须告知医师,定期监测血肌酐和血钾水平。

ARB(沙坦类):

关节痛、关节炎、肌痛、横纹肌溶解症、水肿、蛋白尿等,出现这些症状时须告知医师。并且定期监测血肌酐和血钾水平。

利尿剂:

定期监测血钾、血钙等电解质,血糖,血脂等。

β受体阻断剂(洛尔类):

心动过缓、痛风、体重增加、支气管痉挛。定期监测心功能(心率、血压、心电图、胸片)、肝功能、肾功能及血糖水平。

α受体阻断剂:

心动过速、下肢水肿、鼻充血、体位性低血压。定期监测是否出现直立位低血压、皮疹、嗜睡、恶心或呕吐。

他汀类:

晚上8:00服用有助于提高疗效。可能会出现:肌痛、横纹肌溶解症、肝酶升高等,定期检测肝功能和肌磷酸激酶(CK)。

1、降压药的用药原则:小剂量开始;优先应用长效制剂联合用药;个体化给药。   2、血压控制的目标:一般高血压</90mmHg;老年高血压(75岁以上老年人)</90mmHg。   3、血压达标时间:一般患者用药后4-12周内达标,高龄、冠脉或双颈动脉严重狭窄及耐受性差的患者达标时间应适当延长。   4、常用降压药有钙拮抗剂(地平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沙坦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洛尔类),均可用于高血压初始和维持治疗,但各有其特点和适应症。   5、我们建议高血压药物选用长效制剂,24小时平稳降压,避免血压波动,且一日一次,服用方便;副作用小,安全性好,耐受性好。   6、高血压患者应长期治疗和定期随访,切忌自行停药。保暖对于很多高血压患者来说,特别需要注意保暖,工作和居住地的环境也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以免因为气温过低引起血压的波动。注意体育锻炼的时间在运动方面,高血压患者宜选择上午9时~10时后或者午后出门锻炼。在做好保暖的同时,户外锻炼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①坚持长期适量适度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控制体重;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以把户外锻炼改成室内锻炼,如打太极拳、做广播操等。注意饮食在日常生活方式上,针对一些老人冬季喜欢“贴膘”进补的现象,其实这些食物胆固醇高,易引起血脂升高,加重血管硬化,从而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因此,患者在冬季应调整饮食结构,低脂限盐饮食,多食富含钾、钙、镁及锌的食物,增加新鲜水果、蔬菜、纤维素及非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减少摄入过于油腻和胆固醇过高的食物,多吃蔬果补充维生素。   冬天是高血压患者应该特别注意的一个季节,既要注意血压波动,更要注意降压药物的调整。只有自己注意监测血压,才能管理好自己的血压,安全的度过冬天。

戒烟戒酒,不宜大量饮用咖啡和浓茶。

改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改善睡眠质量;

进行高血压相关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避免精神紧张和不良情绪的刺激。

冬季血压易升高,预防猝死很关键;

掌握科学降压法,血压平稳最健康。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wbh.com/jbzz/104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