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说”栏目由医生分享心得,希望能为大家寻医问药、保健养生找到参考。
医生简介
何非方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院疼痛科
浙江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委员
擅长各种急、慢性疼痛性疾病的诊治,尤其在脊髓脑脊液漏,颅内低压等方面颇有研究。
“前阵子,我去贵州遵义出差,一位贵阳的患者一定要专程跑来看我,他说他已经死过一回了,是我们的手术让他得到了重生,所以特别感激。
这位患者40多岁,有一天,没来由的,他突然感到剧烈头痛,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他颅内有出血,认为他肯定是脑袋受了撞击之类的外伤,需在他头骨上钻个孔,把淤血引流掉。
他想来想去,想不出什么时候脑袋受过外伤,就有些存疑。他和妻子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觉得自己的症状更像是脑脊液漏,可当地医生对这个毛病接触比较少,不认可他的判断。他又从网上找到我的资料,知道我对这方面比较有研究,就从网上和我联系,把影像资料什么的都发给我看。
在咨询过程中,我了解到他的头痛发作有一个特点,躺下就不痛,起身就会痛,这是自发性脊髓脑脊液漏引起的头痛早期最明显的特点。
我简单解释一下这种病,
我们的脑组织、脊髓周围,有一层液体(脑脊液)包围保护,正常情况下,脑组织是悬浮在液体中的。(暗蓝色部分即为脑脊液)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但如果包裹液体的膜(硬膜)破裂,液体往外流出,浮力不够了,脑组织就会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从而牵扯到连在头顶硬膜上的血管神经,下部脑组织也会受到挤压,发生撕裂样头痛、呕吐、耳鸣、视物重影等症状,甚至会有头部出血。硬膜破点其实往往是在脊椎里,不过受到水位下降影响的,首当其冲的是脑组织。患者之所以躺下后疼痛感就会好些,就是因为躺下后脑脊液水位相对下降得就少了,脑组织受到的重力牵扯就小了。
(亮点即为脊髓上的硬膜破点)
接着说回这位患者。我认为他头痛的病因是自发性脊髓脑脊液漏,脑出血只是表象,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光在头骨上钻孔引流不行,得把他脊椎里的硬膜破点都补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位患者后来就医院去,医院的医生沟通好,我去那给他做脊髓脑脊液的修补术。
医院的时候,那里的医生对我的判断也是将信将疑的。但他的颅内出血越来越严重,意识也受到影响,我还没到达那里,他就不得不先做了几次颅内的血肿消除术,那里的医生做手术时发现,患者的颅内确实没有脑脊液了,也确实没有通常外伤会引起的肿胀,这时也确认他的脑出血确是脊髓脑脊液漏造成的。
医院时,他已气管切开,头骨也去掉了一块,情况比较糟糕。我马上给他做了脊髓脑脊液的修补术。他的硬脊膜破点在胸椎处,有6-8个节段,脑脊液就是从这些破点流掉的。
不过脑脊液是会不断产生的,只要把这些破点补掉,颅内水位就又会慢慢上升到正常水平。
做完手术后,他就意识清醒了,两周后,他就回贵阳休养了,至今再没有过脑出血。他十分庆幸当初明确了病因并做了手术,若只是处理了颅内出血的话,那他会不断的出血,不断的头痛。
自发性脊髓脑脊液漏,也叫低颅压,这种毛病,别说患者认识不多,很多医生也常常会误诊。这类患者的硬脊膜往往天生就比较薄弱,容易破裂,所以此病的发生不可预料,有些人好端端的喝咖啡、看电影时也会突发头痛;像瑜伽、颈部推拿、蹦极、便秘等则更是诱发因素。
此病发病率不算高,但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绝对值也相当可观。通常女性比较多见,40岁左右为发病高峰。
以前,国内对脊髓脑脊液漏认识不足,患者经常被误诊为颈椎病、外伤性头部出血,也没有太好的治疗方法,一般就叫你回去躺两个月,如果硬脊膜上的破点自行愈合了,那这病也就好了;如果还没好,那只能继续躺着,人就废了,而且还可能造成慢性耳鸣、慢性头痛等后遗症,严重者还会颅内出血、脑疝等,危及生命。
先天因素的脊髓脑脊液漏,虽“无药可救”,但还是可以手术治疗的。年我们率先在国内开展脊髓脑脊液的修补术,结合脑部和脊椎的磁共振结果,再在X线引导下,用穿刺针把患者自体血或生活蛋白胶注射到破裂的囊肿区域,使其凝固后堵住漏点,患者就又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了。
(X射线引导下的脊髓脑脊液漏修补术)
该手术的要点在于,硬脊膜周围都是神经,所以穿刺要很准,不然伤到神经就不好了。
如果你哪天出现突发性的头痛,而且是站着、坐着疼,躺下几秒痛感就消失,同时伴有呕吐、耳闷、脖子僵硬、头部压迫感的,医院急诊、神外、神内、疼痛科就诊。
一般来说,我推荐先保守治疗,也就是让患者先躺上一两个礼拜,如果一两周后症状自动消失,那说明漏点自愈了,那最好;一两周后还没好再考虑手术。
但如果患者躺上两三天后发现躺着也头痛,或者检查时发现伴有脑出血的,那就不要保守治疗那么长时间了,早点手术为好,以免脑组织长期受到压迫留下不可逆转的后遗症。
(何主任和脑脊液漏治愈患者合影)
对于医生来说,如果接到新发头痛且头痛有体位性特点的病人,应考虑给他做头部CT及增强磁共振检查,以确认是否有脑脊液水位下降的现象。”
大众寻医问药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