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颈痛 > 疾病用药

新西兰买房记哈密尔顿篇

因为新政的缘故,我买房的时间提前了半年,本打算明年6月份毕业后买,结果被新政吓得今年11月就买了。新政从4.1开始实施,所以这段时间跑过来买房的同胞特别多,大家都想赶最后一拨。新政是怎么回事儿呢?简而言之,就是从4.1日后起,新西兰就和澳大利亚一样了:外国人不可以买二手房,只能买期房或者自己买地盖新房。

第一次在这边置业,由于手里资金有限,我选择了距离奥克兰2小时车程的哈密尔顿,号称新西兰第四大城市,其实去了感觉就是个大村子,同胞们戏称它为“屯儿”。虽然是个大村子,但是可比中国的农村好多了。这里的农村只是没有那么多高楼建筑物而已,生活舒适度和便利度并不比城市差(其实中国的农村也不差,但是就业机会少,国外也这样)。

进入正题之前,我先给大家看一下我住的学生公寓。虽然面积小,但是位置好,市中心好地段,去哪儿都方便。客厅就对着北岸大桥可看到蓝天白云和大海。没什么变化的话,我会在这一直住到18年7月初。别小看这一套小小的公寓,它的周租金要(含水电网络),我和室友平分每人每周,孩子来了后我每周主动多出了50就是我他,从小事可以看出我虽女流之辈但是为人处世比较大方,我不爱占便宜,对得住别人。这几年大家不是老谈什么情商嘛,我情商那是公认的低,但鉴于我人品在这,所以愿意跟我交往的人多,走到哪儿我都有朋友。这算不算王婆卖瓜呢?嗯,一开篇我就成功卖了一个大瓜,大家边吃边看吧。

买房记正式开始,路上。我和我的买房中介薇薇相约在去哈密尔顿的大巴站(离我住的地方走路几分钟)。

室友亲自把我们护送到车站,见到薇薇后,我们开心地上了车。从奥克兰到哈密尔顿,每人单程好像是20纽?不好意思我记不清了。薇薇一路都在睡,她很辛苦。能干的人都辛苦。

路上看到了彩虹,居然还是个双彩虹。

成群的牛羊,悠闲的吃草,这里的牛羊是不是很幸福。这里奶制品质量杠杠的。我们娘俩几乎每天都喝奶。

到了买房中介薇薇的家里,她家租户多,所以我们娘俩暂住客厅。后面那个粉色的大床就是我俩睡觉的地方,我们在这睡了两晚,成功地冻感冒了,回到奥克兰后足足流了俩礼拜的大鼻涕。哈密尔顿和奥克兰别看只有两小时车程,但是气温低了不少。住房子的话比公寓冷,所以在那过冬,估计没有我现在的小公寓舒适温暖。

清晨起来,开始看房之旅,她家附近的街景,觉着漂亮,随手拍了几张。

照片没有实景好,手机质量差(几百块的低端手机),本人摄影水平也是公认的差。实景很漂亮。

这是我的中介薇薇,前面是我儿子,她儿子那天上学去了。

我俩都是属龙的,她是天蝎,我是摩羯+水瓶。龙女都不简单,哈哈,我又成功地卖了一个瓜,您吃吧,别客气。

走着走着,来了一堆乌云。

乌云下伫立的房子

一户人家的花园,主人是个老头,随手给我们摘了一朵玫瑰。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送我们玫瑰的那户人家的房子,哈密尔顿的北区据说是个好区。批灰的房子很漂亮,但据说隔几年就得刷一次。有点小麻烦,但是本地白人乐此不疲。

铺垫完了,进入正文吧。下面是我看的第一套房。这套房子很普通,价格也便宜,不到50万纽币。我们去的时候房主正开车出门朝我们微笑示意。里面还算舒适温馨。这个价位的房子不要期望太高了。院里有草坪有小树,还可以。不知道材料是木板的还是铁皮的。我们匆匆赶往下一套的了。

第一套其实也不错,deck还挺新的。

草太粗壮,像韭菜一样,不够柔美。

卧室。可以看出屋主匆匆布置了一下。

厕所和卫浴是分开的。这样有人洗澡的时候不影响其他人上厕所。

其中的一间卧室改成了工作室。

离开了第一套房,我们开车到了第二套房:

和第一套风格相近,但是比第一套好一点,价格比第一套也贵了几万纽,一分钱一分货。

厨房,颜色搭配挺好的,但是我觉着这个厨房有点小。

这个厨房不是开放式的,我喜欢开放式的。

卧室

客厅,不大,采光挺好的。我逆光照的显不出光亮的样子。

窄长的小客厅。精子下面是熏香烛台,大部分白人特别会布置家居,换句话说,白人审美很好。不信你把白人住过的屋子和华人住过的屋子比较一下,你就知道差别了。大家表打我啊我绝对不是种族歧视,我的意思是:我们要向人家学习,提高审美水平。

院子里有花有树。

挨着邻居那边种了一些花。邻居的房子也蛮好的。

这家的车库是翻新的,很好。双车库,其中一个被改造成了洗衣房杂物间。

第二套结束了,下面是我看的第三套房。这三套房都位于同一个区。好像叫pukete区(这名我问了好几遍才记住)。是个中等区。

这套房打动我的地方是门前那棵大树,就是开紫花的那种树,叫蓝花楹,盛开的时候很漂亮。我们去的那天树上的花还没开,但已经闻到浓郁的花香了。我跟薇薇说我特喜欢这树,她说“这树不在你院子里,原则上不属于你,但是你还得为它负责,因为它在你家门口”。你看这就是我和她的区别,我感性,她理性。

客厅,屋内布置和前两套差别不大,所以我就没有一一拍照了。

这个房有个好处是地毯是全新的,刚换的。为了房子好卖,主人也是很花力气。

别了美丽的蓝花楹,我们要赶往下一个房子了。

第四套。这套位于南区。我挺喜欢这套的,它是两层的,还是个砖房(比木板好),但是中介说这个区不怎么好,所以后来放弃了。

客厅很高。南北通透。非常敞亮。但是地毯很旧,细节比较粗糙。而且没有饭厅。自住的话得稍微收拾收拾。

砖的质量不错,挺新的。

看这砖,很新啊。阳光灿烂。

前院,比较小。

两层,下面是车库和洗衣房,上层是卧室和客厅。从二楼卧室窗外往下看到草坪和白色小雏菊,非常美。人家看房子都是看结构材质,我看房子却是看树看花。我心里住着个画家,所以梵高的画我能看懂(这是我卖给您的第三个瓜)。

后院,稍微有一点点坡度,院子角落好像还堆了一堆牛粪,我喜欢牛粪,有生活气息,肥料嘛,没有粪,花怎么会香呢。

厨房,开放式的。这个房子的优点是两层的,阳光肯定好,也通透,不好的地方就是没有饭厅,有点空旷不够温馨。客厅视野很好。开价不高,52万9,还可以砍点价。

第五套房子,这个位于哈密尔顿的西边。视野比较好,中介美女很喜欢,但是我感觉一般。首先它后院坡度很大,在后院走路费劲,其次它也是个木板房,而且是黑色的(我不喜欢黑色),院子里有两个超大的银杏树倒是不错。另外价格也超出了我的预算(好像主人的心理价位是60)),而且据说有29个人竞争,所以当晚中介跟我说竞争对手太多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不要在没必要的人和事上浪费精力,世界上好房子多得是,但是钱包里的银子是有限的。不知道它后来属于谁了。我贴的照片很少,其实它后院有个大屏风,挺好看的。

下面是第六套。也是当天看的最后一套,看完我们就回家了。这套我们没有进去。因为主人出门的时候我们没有看见,所以没拿到钥匙。只能照了照外观。这是个年代的老房子,翻新了。

来来和薇薇在门口伸长了脖子,有点遗憾,趴着窗子看了会儿里面布置的不错。

房子的侧面有个露天吃饭的地方。家具都是临时租来勾引客户的,院子里的月季花也是临时种的。卖房子就像女人相亲一样,不管长的丑俊,见男人之前都得好好擦点粉涂点口红穿身好裙子。反正男人都很好糊弄,一看见浓妆艳抹的就俩眼直勾勾了。买房客户也容易这样被一些表面的东西吸引。所以建议你尽量想象一下这个女人晚上洗完脸后是个什么样子。

接下来是我们第二天上午看的了。也就是第7套,我累了,只看了两套就不想再看了。

我对这套房子的印象不太好,但是实际上它并不丑,而且它还是个砖房,之所以印象不好是因为它没有打扮(可见女人相亲时好好打扮多重要)。里面的租户挺不讲究的,没有好好清洁,房后还放着两个装满空酒瓶子的箱子。谁知道租户是否吸毒抽白粉儿啊,这样的房子算了吧。新西兰买房要做冰毒检测,因为这边吸毒的多,毒素会渗透进墙体,久居对人有伤害。这种出租房,如果你要买,最好做个冰毒检测。费用根据房子面积来算,估计得几千人民币吧。

接下来是第八套,也就是我买的这套。我买了它是因为我实在看累了,不能再坐车了。而且它的确还不错。虽然是个70年代老房子,但是没换过主人,一直是一对本土白人夫妻住,他俩从30岁新婚,住到了现在70岁,他们太老了,收拾不了大院子,据说搬到更小的房子里去了。其实这个房子也不大,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它到底多少平,但是它有3个卧室和1个大工作间(可改成卧室)。院子土地多平,有很多果树,收拾得挺好的。因为我看中了它,所以拍了不少照片。

小红砖房。砖的颜色是渐变的。绿色屋顶。前院种花,后院种树。这条街道上其他房子差不多也这个风格的。

后院,有不少果树,还有晾衣架和遮阳棚,有葡萄架和老头自己做的小水池。

客厅

卧室里的柜子,老两口年纪大了,估计分床睡了,家里一大堆单人床。我也喜欢单人床。是不是人格独立的人都不喜欢跟别人睡呢,我觉着我这辈子,不管婚否,都会坚持一个人睡。不是开玩笑的。

下面是一个工作室,挺大的,用来放冰箱和柜子,有人说可以改成一个卧室,如果出租的话,这间屋改成卧室后这个房子就可以租给4个留学生。

厨房,老式的,有个老式的小抽油烟机。

洗衣房。老外们喜欢烘干机,我喜欢自然晾干。洗好了衣服挂在院子里阳光下,多美好。

我记得它的厕所和淋浴是分开的。

右侧两个是内嵌式衣柜。新西兰的房子一般都会有几个嵌入式衣柜。所以这边不太需要买大衣柜。

砖的颜色是渐变的,挺有趣的。

屋后的遮阳棚,可以在这喝茶吃饭。墙上爬着葡萄。这房子太适合养老了。

老两口自己做的水塘景观,小矮人。水里有条大鱼。

细节:和小草共舞吧!

总之我选了这套,也就是第八套。第二天吃完晚饭我们娘俩就打道回府了。这个房子后来我55.5万拍了下来,放几张拍卖现场照片,我没有到现场。当时我感冒被窝里躺着呢,龙女中介帮我拍的。我绝对干不了房产中介,风吹雨淋日晒的,我看了八套都快累吐血了,我还是老老实实干我的老本行翻译吧!在电脑前一坐,咖啡一端,跟译员们聊聊天安排安排活儿,跟客户们逗逗嘴,多爽啊。鸭子上不了架。

好了。我的看房记写完了。新西兰是个值得至少停留几年感受一下的地方。蓝天白云,鸟语花香,与世无争。我目前打算下半生在这养老了。不过计划没有变化快,目前的想法不代表以后的,人生里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我也曾经想过在北京养老呢,结果被雾霾驱赶到这了,如果新西兰以后发生9级大地震或者18级大海啸26级龙卷风之类的,我可能就不得不挪窝了。

谢谢大家分享,如果喜欢,就给我点赞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wbh.com/jbyy/10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