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因此,了解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从健康生活方式入手做好高血压防治工作,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手段。
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
1.高钠、低钾膳食
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钠盐可显著升高血压以及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而钾盐则可对抗钠盐升高血压的作用。因此,所有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均应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钠盐的摄入量,并增加食物中钾盐的摄入量。主要措施包括:
☆尽可能减少烹调用盐,建议使用可定量的盐勺;
☆减少味精、酱油等含钠盐的调味品用量;
☆少食或不食含钠盐量较高的各类加工食品,如咸菜、火腿、香肠以及各类炒货;
☆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
☆肾功能良好者,可使用含钾的烹调用盐。
2.超重和肥胖
超重和肥胖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以腹部脂肪堆积为典型特征的中心性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还会进一步增加高血压的风险。因此,适当降低体重,减少体内脂肪含量,可显著降低血压。
控制体重的主要措施为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体力活动。在饮食方面要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控制高热量食物(高脂肪食物、含糖饮料及酒类等)的摄入,适当控制主食(碳水化合物)用量。在运动方面,规律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是控制体重的有效方法。
3.饮酒
过量饮酒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升高。虽然少量饮酒后短时间内血压会有所下降,但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血压升高,过量饮酒则使血压明显升高。因此,限制饮酒可显著降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4.精神紧张
长期精神过度紧张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长期从事高度精神紧张工作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加。长期、过量的心理反应,尤其是负性的心理反应会显著增加心血管风险。
为了避免高血压发生,应采取各种措施,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预防和缓解精神压力以及纠正和治疗病态心理,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辅导或治疗。
5.其他危险因素
高血压发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家族史、缺乏体力活动等。除了高血压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还包括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对此,高血压高危人群应该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严格戒烟限酒,并进行适量的体育活动,使血压保持在一定水平。
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不仅可以预防或延迟高血压的发生,还可以降低血压,提高降压药物的疗效,从而降低心血管风险。
闀挎槬鐧界櫆椋庡尰闄?鍚堣偉鏈濂界殑鐧界櫆椋庡尰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