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颈痛 > 疾病饮食

基础护理学患者的卧位2

(四)半坐卧位

适用范围:

(1)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患者。采用半坐卧位可减少局部出血。

(2)胸腔疾病、胸部创伤或心脏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采取半坐卧位,由于重力作用,部分血液滞留于下肢和盆腔脏器内,从而减轻肺瘀血和心脏负担;同时可使膈肌位置下降,胸腔容量扩大,减轻腹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肺活量增加有利于气体交换,使呼吸困难的症状得到改善。

(3)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采用半坐卧位,可使腹腔渗出液流入盆腔,促使感染局限,便于引流。因为盆腔腹膜抗感染性较强,而吸收较弱,故可防止炎症扩散和毒素吸收,减轻中毒反应。同时采取半坐卧位还可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此外,腹部手术后的患者采取卧位可松弛腹肌,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缓解疼痛,促进舒适,有利于伤口愈合。

(4)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采用半坐卧位,有利于患者向站立位过渡,使其逐渐适应体位改变。

(五)端坐卧位

适用范围:

左心衰竭、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由于极度呼吸困难,患者被迫日夜端坐。

(六)头高足低位

适用范围:

(1)颈椎骨折患者作颅骨牵引时,用作反牵引力。

(2)减低颅内压,预防脑水肿。

(3)颅脑手术后的患者。

(七)头低足高位

适用范围:

(1)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易于咳出。

(2)十二指肠引流术,有利于胆汁引流。

(3)妊娠时胎膜早破,防止脐带脱垂。

(4)跟骨和胫骨结节牵引时,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防止下滑。

(八)截石位

适用范围:

(1)会阴、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或手术,如膀胱镜、妇产科检查、阴道灌洗等。

(2)产妇分娩。

(九)膝胸卧位

适用范围:

(1)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

(2)矫正子宫后倾或胎位不正。

(3)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思考题

周女士,49岁,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入院前4h大量呕吐献血,总量约ml,伴头晕、乏力、心悸,出冷汗,由急诊入院。入院后,检查发现患者呼吸22次/分,血压40/20mmHg,脉细弱。护士应为患者安置说明体位并说明其原因?

在主界面回复「体位」可见答案。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
北京治疗白癜风究竟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wbh.com/jbys/1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