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颈痛 > 疾病饮食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最复杂多变最痛苦难受的

有一位患者向我们的治疗师反馈,说他失眠长达一年多,每天晚上躺下就是睡不着,而且有头痛,偶而有视力模糊的现象,怎么也检查不出病因在哪里。去医院看医生,医生说,很可能是生活压力造成的,可是人家他说自己工作压力并不算太大,家庭生活也很如意,这个理由不成立。医院的医生的建议下拍了片子,经诊断,发现他的第1、第2节颈椎之间发生了错位,第4、第5节颈椎之间椎间盘突出,已经压迫到了脊髓,形成了医生所说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后来,患者按照颈椎的治疗方式治疗,当颈椎病得到缓解的时候,失眠症也随着消失了。

表面看这类患者症状,失眠、记忆力减退、全身乏力,有的还会伴有消化不良等症状,但是所有这一切都很难让人联想到这是一个骨科疾病。而实际上,这类的颈椎病属于交感神经型。大家都知道,交感神经不仅联系着人体的多个重要脏器,而且还调节着心血管、瞳孔、胃肠道、支气管、皮肤、腺体、新陈代谢等等,作用相当多。一旦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受到刺激,交感神经的功能就会出现紊乱,就会引发千奇百怪的症状,视力下降、自汗、胸闷。有的还会腹泻、腹胀,各式各样的症状都有。而交感神经受刺激的根源还是在颈椎病上,颈椎之间出现错位或变形,都会刺激到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退行性变后或受到外伤等因素、椎体节段间不稳、刺激了颈部的交感神经,使之兴奋或受到抑制,而表现出多种多样症状的疾病。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危害有多大?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在颈椎病疾病当中是比较常见的,这种疾病一旦发生患者就会出现一系列身体不适的症状表现,要是患者在这些症状出现之后及时的进行治疗,那么是可以及时的对此病进行控制的,但要是患者在出现了这些症状之后没能及时的进行治疗,严重的话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都是会有一些影响的。那么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症状都有什么呢?

1、患者会出现头部不适,主要表现为头晕、眩晕以及头痛等症状,之后随着病症的加重,患者睡眠质量也会欠佳,更糟糕的是,患者此后不但记忆力会减退,严重者还会导致患者的注意力不能够集中,从而引起患者由于头晕而发生晕倒。

2、患者出现眼耳鼻喉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会出现眼胀、干涩以及视力改变等症状,有的患者眼前总是会感觉有雾,耳朵也会出现耳鸣、耳堵以及听力下降的症状,患者的咽喉部也总是感觉有异物,严重的话患者的味觉也会发生改变。

3、患者会出现胃肠道症状,这种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胀以及腹泻等症状,严重的话还会有嗳气以及咽部异物感等症状出现。

4、患者出现心血管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会出现心悸、胸闷、心率变化以及心律失常等症状,血压也会发生变化。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1、头部症状:头痛或偏头痛、头沉、头昏、枕部痛或颈后痛;但头部活动时这些症状并不加重。

2、面部症状:眼裂增大、视物模糊、瞳孔散大、眼窝胀痛、眼目干涩、眼冒金星等症状。

3、心脏病症状:心跳加快、心律率乱、心前区疼痛和血压升高。

4、周围血管症状:因为血管痉挛,肢体发凉怕冷,局部温度偏低,或肢体遇冷时有刺痒感,或出现红肿、疼痛加重现象。还可见颈部、颜部和肢体麻木症状,但痛觉减退并非按神经节段分布。

5、出汗障碍:表现为多汗。这种现象可局限于一个肢体、头部、颈部、双手、双足、四肢远端或半侧身体。

6.其它:肢体发凉怕冷,还可有一侧肢体少汗,头颈、颜面或肢体麻木等现象。

为什么会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病理

由于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稳定等因素,从而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症状繁多,多数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少数为交感神经抑制症状。由于椎动脉表面富含交感神经纤维,当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时常常累及椎动脉,导致椎动脉的舒缩功能异常。因此交感型颈椎病在出现全身多个系统症状的同时,还常常伴有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表现。

病因

1、颈部慢性损伤。长期不正确地低头工作或过仰头颅作业,导致颈部负荷过度,可使颈部软组织劳损或高枕睡觉均可引起颈慢性积累性损伤;或颈椎骨关节错缝而致病。

2、咽部及颈部感染。炎症沿淋巴扩展到关节囊、韧带,刺激交感神经而致病。

3、局部感受风寒湿之邪。使得局部血运障碍,肌肉痉挛,代谢产物堆积致病。

4、急性外伤。如扭、闪致伤,或头颅直接受外力撞击致伤者,往往并发有颈部间接外力致伤等,有的可发生颈椎旋转移位。

5、其它。如偏瘫引起颈椎生理平衡失调,继发颈椎代偿性增生,或骨关节移位,刺激或压迫交感神经,导致颈椎病。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如何治疗为好?

1、牵引治疗

颈椎牵引有助于解除颈部肌肉痉挛,使肌肉放松,缓解疼痛;松解软组织粘连,牵伸挛缩的关节囊和韧带;改善或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弯曲;使椎间孔增大,解除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拉大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内压力。调整小关节的微细异常改变,使关节嵌顿的滑膜或关节突关节的错位得到复位。

注意:颈椎牵引治疗时必须掌握牵引力的方向(角度)、重量和牵引时间三大要素,才能取得牵引的最佳治疗效果。对于脊髓受压明显、节段不稳严重者,以及年迈椎骨关节退行性变严重、椎管明显狭窄、韧带及关节囊钙化骨化严重者,不宜用此疗法。

2、手法治疗

手法治疗是对脊椎及脊椎小关节进行推动、牵拉、旋转等手法进行被动活动治疗,以调整脊椎的解剖及生物力学关系,同时对脊椎相关肌肉、软组织进行松解、理顺,达到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痉挛、减轻疼痛的目的。

常用的方法有中式手法及西式手法。中式手法指中国传统的按摩推拿手法,一般包括骨关节复位手法及软组织按摩手法。西式手法在我国常用的有麦肯基法、关节松动手法脊椎矫正术,(chiropractic等。

注意:手法治疗必须由训练有素的专业医务人员进行,且需根据个体情况适当控制力度,尽量柔和,切忌暴力。难以除外椎管内肿瘤等病变者、椎管发育性狭窄者、有脊髓受压症状者、椎体及附件有骨性破坏者、后纵韧带骨化或颈椎畸形者、咽,喉,颈,枕部有急性炎症者、有明显神经官能症者,以及诊断不明的情况下,慎用或禁止使用任何推拿和正骨手法。

4.运动治疗

颈椎的运动治疗是指采用合适的运动方式对颈部等相关部位以至于全身进行锻炼。颈椎运动疗法常用的方式有徒手操、棍操、哑铃操等,有条件也可用机械训练。类型通常包括颈椎柔韧性练习、颈肌肌力训练、颈椎矫正训练等。此外,还有全身性的运动如跑步、游泳、球类等也是颈椎疾患常用的治疗性运动方式。可以指导颈椎病患者采用“颈肩疾病运动处方”。运动疗法适用于各型颈椎病症状缓解期及术后恢复期的患者。

注意:对于不懂医学知识的患者来说,容易由于运动强度、力度的掌握不好,不但不能改善,反而可能使操作加重。具体的方式方法因不同类型颈椎病及不同个体体质而异,最好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

5.矫形支具应用

颈椎的矫形支具主要用于固定和保护颈椎,矫正颈椎的异常力学关系,减轻颈部疼痛,防止颈椎过伸、过屈、过度转动,避免造成脊髓、神经的进一步受损,减轻脊髓水肿,减轻椎间关节创伤性反应,有助于组织的修复和症状的缓解,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同时进行,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最常用的有颈围、颈托,可应用于各型颈椎病急性期或症状严重的患者。颈托也多用于颈椎骨折、脱位,经早期治疗仍有椎间不稳定或半脱位的患者。乘坐高速汽车等交通工具时,无论有还是没有颈椎病,戴颈围保护都很有必要。

注意:应避免不合理长期使用,以免导致颈肌无力及颈椎活动度不良。

6.推拿和正骨手法

基本手法有摩法、揉法、点法、按法与扳法。

注意:推拿必须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颈椎病手法治疗宜柔和,切忌暴力。椎动脉型、脊髓型患者不宜施用后关节整复手法。难以除外椎管内肿瘤等病变者、椎管发育性狭窄者、有脊髓受压症状者、椎体及附件有骨性破坏者、后纵韧带骨化或颈椎畸形者、咽,喉,颈,枕部有急性炎症者、有明显神经官能症者,以及诊断不明的情况下,禁止使用任何推拿和正骨手法。

7.针灸疗法

包括针法与灸法。针法就是用精制的金属针刺入人体的一定部位中,用适当的手法进行刺激,而灸法则是用艾条或艾炷点燃后熏烤穴位进行刺激,通过刺激来达到调整人体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防治疾病的目的。

8、经穴刺激疗法

交感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在中医属于气阴两虚夹瘀型,患者眩晕反复发作,甚者一日数十次,即使卧床亦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身软乏力,行走失稳,或心悸,气短,烦躁易怒,咽干口苦,眠差多梦等。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而干,或舌面光剥无苔,舌下静脉胀大。脉沉细而数,或弦数。治以益气养阴、安神醒脑,调和气血。

华络疼痛治疗仪的多效经穴刺激无损疗法可以做到这一点。它可以利用电刺激技术深度打通经络,促进神经传导,加快血液循环,提高人体自愈能力,从而在短时间内快速止痛和恢复健康。特点:不打针,不吃药,不动手术。

(相同数字贴片为同一路输出)

1、1肩井穴,2、2大椎穴

上述穴位组合使用,可补益脏脏、增强体质、调和气血、祛风散寒、舒筋通络,从而解痉止痛,有效缓解颈椎病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延缓或逆转其病程。

肩井穴——具有通经止痛、益气补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祛风活络功能。适当刺激肩井穴能促进血液运行周身,可改善患者颈部的血液循环,松解粘连和痉挛的软组织,有效缓解颈肩不适。

大椎穴——具有益气、清热熄风、止咳平喘的功效。主治免疫力低下、颈椎病、颈肩酸疼、手臂麻痹等。

9、手术治疗

目前微创技术中的“小针刀”髓核溶解术的应用是最广泛的,该方法是采用细针穿刺,使椎间盘突出部位逐渐溶解、吸收、缩小,从而解除对神经的压迫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wbh.com/jbys/105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