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疼痛是常见的骨骼肌肉酸痛,发生率相当高。造成颈痛的原因有非常多种,包含了外伤、柔软度较差、颈部肌力不足、神经肌肉控制较差等原因。
颈椎要承受和支持头面部器官,胸腰椎则负责将上肢和躯干所负担之重量,经过骶骼关节转送传达到下肢。
脊椎的生理弯曲度加上椎间盘和椎间孔的特殊构型,使脊柱可以像弹簧一样地吸收由下肢传来的震荡力,使颅脑和腹腔内脏器可减少甚至避免震荡力的伤害。生理弯曲度具有弹簧和缓冲的作用,一旦完成直立体位的演变,成年以后的姿势就受到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颈椎椎间盘含水量随年龄增加而减少,注意不良姿势之改正,以及不要持续在固定姿势下过久,原因则在于颈椎椎间盘的功能与含水量有密切相关。当受到压力时,例如站立、负重、低头屈颈等,颈椎椎间盘含水量减少,体积缩小、弹性与张力也随之下降,椎间隙变窄,于是神经、脊髓或血管被激压的机会就增加.当解除压力或减少压力作用,比如解除负重、坐在后仰至度靠背的椅子或卧位时,颈椎椎间盘吸收水分,含水量增加后,体积增大,弹性与张力亦增加,椎间隙亦增宽。
椎间盘的周围是由环状的纤维组成,中间是一个类似滚珠状的髓核。椎间盘内的髓核可随着颈椎活动而改变位置。当我们低头曲颈时,颈椎椎间盘向后方移动;而仰头伸颈时则向前方移动,因为它的存在,颈椎才会灵活自如地运动。如果你始终低头曲颈的忙于读书、打字、打计算机,会持续向后移位。时间一久,椎间盘内压力升高,后移的髓核对后方的纤维环之施压也愈来愈大。一旦超过能够承受之限度。髓核就会顶破纤维环而向后突围而出,发生「颈椎间盘突出症」。
日常生活中颈部的动作频繁,因此维持其稳定性以保护头部是一个重要课题。维持脊椎稳定度必须依赖正常的肌肉和椎体的功能。然而,颈部为复杂的肌肉骨骼系统,欲了解颈部肌肉和椎体本身如何提供颈椎稳定度,有相当的难度。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活动的方向与速度,皆会影响颈部肌肉的活化程度及控制模式;而在快速的颈部活动时,颈椎稳定度会降低。另外,慢性颈痛病人的位置精确度较正常人差、肌肉控制模式也有显著改变。体外实验的结果则显示,颈部肌肉功能缺损对于颈椎稳定性的影响,会较椎间盘退化对颈椎的影响更显著。
近年来颈痛患者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被广为探讨,并且发现颈痛患者的头颈部本体感觉、颈部肌肉控制和姿势控制能力较差。脊医治疗运动训练已被证实可以有效改善颈痛患者在本体感觉、颈部肌肉及姿势控制的能力。
颈椎病的常见类别
I.颈型颈椎病
颈型亦称为落枕型,发病率高,被视为颈椎病的最初阶段,也是治疗保健的最有利时机。
颈型患者的颈椎椎间关节、关节囊、韧带、肌肉、肌腱及肌筋膜等有广泛性炎症病变。
颈型颈椎病的症状:颈肩及上背部有酸、痛、胀等不适,酸痛感以颈后部为主。病人常诉说颈部易于疲劳,不能持久看书、写字、看计算机屏幕、看电视等;晨起后脖子发紧发硬,活动不灵活或转动时颈部频作响。在过度疲劳、风寒、枕头或卧姿不适时常发生落枕症状。
II.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多由于椎间盘退变,骨刺增生,颈椎关节和韧带的松动、错位,造成对颈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而引起以头、颈、肩、臂、指疼痛为主的症候群。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颈枕、肩背、头顶或手臂、手指有放射性疼痛或同时伴有感觉异常,其中以手指、前臂的麻木、过敏、感觉减弱为多见。发病规律大体呈现夜间睡眠或晨起加重,时好时坏,会反复发作等,症状范围与受累椎节之脊神经分布区域相一致。
III.驼背
驼背是常见人体姿势不良所造成的现象,发生的原因包括因外伤所引起的毛病,或是经常需弯着腰工作的人,也会因工作过度而造成退化性的腰椎毛病,最后造成胸腰椎变形,并常有腰酸背痛的现象。
病患本身因工作所造成的腰酸背痛,可能因背肌长期受到异常张力,或无法维持正常生理的弧度曲线,而让肌肉处于一个长期疲乏的状态,也是造成驼背的因素之一。
过分的驼背或者脊椎弯曲都除了体态上不雅的视觉感受之外,如果有胸椎过度弯曲的情形,可能会增加胸腔前后径,使呼吸不顺畅。除了先天性或重大外力所致的驼背难以诊治,及少部分病患需要靠药物或手术矫正之外,大部分姿势不良造成的驼背都可以预防的。
IV.寒背
圆背是指上背部向后成半圆形突出,也称为「寒背」。圆背的人,从侧面可以见到他的胸椎向后均匀地突出成一个弧形,两肩及头部都有前倾的现象。轻微者通常只影响视觉上的美观,无损于生理功能,但严重者会有呼吸功能障碍,甚至会引起上背痛。
圆背发生原因可区分为二种:
一、少年性圆背:发生的原因有(一)背肌发育差;(二)读书写字用的桌子过矮过窄或字体太小、光线不足、或有近视,以致读书写字时经常弯腰弓背;(三)遗传上体形的特点。
二、功能性圆背:由于劳动或运动时,身体经常向前倾,日久而造成圆背。
三、老年性圆背:由于椎间盘组织变性,背肌萎缩变弱,不能充分支持脊椎,使胸椎前弯程度增大而成圆背。
青少年骨胳有机物成分较多,这样的骨胳韧性较好,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若不注意坐立行走的姿势,就容易发生变形。例如写字时趴在桌上、上课听讲时不坐直、走路不昂头挺胸,总是低头看着地等,或在同龄孩子中属于高个的同学,总是习惯性弯着腰,时间久了,自然面就很容易形成圆背。
一般有圆背的病人都有肩颈酸痛的征状,他们大多数都知自己的身体发生变化,但不晓得如何从姿势上改变坏习惯。最常发生的情形是在不知不觉中失去支撑背部的力量,有意识地挺直背部,只能维持一段时间,之后会感到疲倦,必须垂下上背才舒服。
因为圆背患者长时间低头工作或读书,引发颈部及上背肌肉疲劳。背部肌肉及肌腱变得紧张及僵硬,也容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神经受压,而产生疼痛的戚觉。想要改善背部肌肉劳损的问题,必须进行上背伸展及强化运动,才能真正纠正圆背的情况。
这类问题会随时年龄增长更加恶化,还可能造成骨刺、使脊椎退化。当脊椎严重弯曲或压迫到神经,会导致身体其他部分出现痛楚,还会引发头痛、胸骨变形、影响心肺功能等问题时,就必须接受治疗。
V.胸部下垂
青春期女生常发生的驼背,主要原因在于心理上还无法适应「胸部」长大的现象。因为担心别人异样的眼光或是苦于被同学拿来开玩笑,因此不敢挺胸,而造成驼背。如果不改正心态来面对自己的成长,恶性循环的结果,就会随着胸部持续成长,而更加重驼背的现象。
这种问题在初期时,只要让患者调整心态,然后将背部和腰部恢复正确位置或姿势,通常就可以改善驼背的现象。
有些有健身习惯的女性,在减去一身赘肉后,却发现胸部变小,甚至有下垂的现象。这是很难避免的问题,因为女性的乳房组织架构有四分之一是由脂肪构成,因此即使在自然状态下,也是会随年龄增长受到地心引力影响而下垂。
乳房中的脂肪含量可上升至百分之七十五左右,藉由运动的确可达到减脂功效,但不可避免地胸部的脂肪会减少,胸型自然就会减小。长期做一些强度大的跑跳动作,应使用适当的运动型内衣,保护胸部。不过并不是每种运动都会造成胸部变小或下垂,像游泳就是一项既能减肥又可塑胸的运动,因为水的压力能锻炼呼吸肌与胸肌,以水的浮力能减少地心引力的影响。
行走或站与坐立时,背部应挺直;睡眠时应采用仰卧位或侧卧位,不要俯卧以免压迫胸部的肌肉。平日多做深呼吸,使胸膊得到充分发育。而在穿着上,应该穿戴合适的胸罩,让胸部衬托到合适的位置,以减少地心引力、外力或跑跳引起应力的作用。
VI.情绪低落或过度疲劳
经常情绪低落或过度疲劳的人总是垂肩曲背的坐着和走路,垂头时必须屈颈,使头部前移,偏离脊柱的重心力线。这种姿势长期以后,会加大颈椎生理前曲度,引起颈椎病,加重驼背和腰酸背痛。
当颈椎生理弯曲度增加时,胸椎、腰椎之生理弯曲度亦有代偿性改变。垂头必屈颈,造成头部前移,偏离脊柱的重心力线,结果使疲劳更加疲劳,甚至引起颈肩背疼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