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颈痛 > 疾病病因

降压药吃错了等于白吃了高血压专病医师教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威胁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想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除了饮食调整意外,合理用药是不可或缺的,最为重要的手段。

下面,就请张峻副主任医师就最常见的5个错误,给大家做个解答,希望能解除大家对降压药的误解,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控制好血压,健康生活。

张峻副主任医师

医院业务副院长、副书记,曾荣获杭州市“十佳”医卫青年、团市委杭州市新长征突击手、杭州市卫生局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从事内科、全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区课题一项。对内科常见病、慢性病和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

心血管、呼吸、消化等系统的内科诊疗,尤其专注于患者高血压的自我管理。

内科

每周二上午

1号楼二楼

错误1

能不吃药就不吃药

正确做法:及时用药对身体好。

很多朋友发现高血压之后,总是会问:先不吃药行不行?吃了药之后是不是我就的一辈子吃药了?

于发现时血压就超过/mmHg的患者,有糖尿病等增加心脑血管意外发生风险的疾病,应立即开始口服降压药,甚至联合用药以控制血压。对于国人来说,高血压的最大风险是中风,只有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才是避免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最佳手段。

对于血压偏高不多,心血管意外风险比较小的患者,如果调整生活方式1~3个月,血压没有降至正常,也要尽早开始药物控制。

错误2

一开始用药不能用「好药」

正确做法:尽快使用适合的药物。

目前临床常用的有5大类一线降压药,包括钙通道阻断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都是好药。

对不同的人群,选择降压药会有不同的首选推荐。

青年人,首选β受体阻断剂和ACEI类药物;

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严重,CCB类可能为首选;

糖尿病和慢性肾病人,ACEI和ARB类作为降压药物的首选。

这些首选推荐,是为了尽快的找到合适的降压药,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好」「坏」。

对于每个患者来说,能把血压降到正常范围,长期服用没有明显副作用,那对这个患者来说,这个药,就是最合适的药,是好药。

至于「降压药要留余地,一开始用了好药,以后就无药可用」,这种逻辑根本就不通,一开始不选择最合适的药物,不好好降压,难道要等血压控制不好,中风、心梗、肾衰了再好好用药吗?

错误3

长时间用同一种药需要换药

正确做法:不要频繁换药。

高血压的用药,非常的个体化,每个人对高血压药物敏感性不一样,所以刚开始用药的时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找到适合的药物种类和剂量。

一旦找到能够使血压达标,没有明显副作用的药物,就要长期坚持服用,不需要常规替换。

错误4

联合用药副作用大

正确做法:血压达标最重要。

控制血压的目标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对大部分高血压病人而言,单一药物难以控制血压达标,所以需要联合用药。

不同降压药的作用机制不同,如果联合用药方案合适,不仅能控制好血压,还能减少并发症。比如CCB类药容易引起心动过速,此时联合使用β受体阻断剂可以很好的预防心动过速。

错误5:

血压降得越低越好

正确做法:降压目标要因人而异。

对于不同的人群,降压目标值是有所差别的,过低的血压也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收缩压/舒张压)降至/90mmHg以下;

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对于老老年患者血压水平还可以进一步放宽至mmHg。

如果伴有肾脏疾病、糖尿病,病情稳定的冠心病、脑血管病,那降压目标应该更加个体化,一般可以将血压降至/80mmHg以下。

除了吃药,生活方式的调整对高血压患者来说也十分重要,不论是否用降压药,生活方式都是健康的基石。









































儿童白癜风的原因
北京医院哪家治疗白癜风技术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wbh.com/jbby/77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