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颈痛 > 疾病病因

走出高血压防治的误区

中国的高血压患者约有1.6亿。在接诊高血压患者时,经常遇到患者问:“我能不能换个药啊?”不论刚得高血压的患者,还是老病友都会提这个问题。除了上述问题,在高血压治疗方面也有不少误区的存在。

1、高血压是一种可治可不治的疾病

由于高血压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可以毫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甚至有的病人一生无临床症状。所以许多病人认为,高血压病是一种可治可不治的病。血压高了就服点降压药,稳定了就不再服药,这是错误的。其实血压的正常就是服了降压药治疗的结果。停药后血压必定又会增高,甚至更高。这种血压的明显波动,正是导致脑中风、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患有高血压病的病人应积极地治疗,以免重要靶器官受损,致残后而后悔莫及。

长期坚持服药,不仅能使血压稳定在理想水平,还可以保障重要器官不受损害。而间歇性服药,或频繁换药,会使血压波动更加明显,结果导致动脉硬化,使重要脏器缺血、缺氧,最终形成急慢性心脑血管疾病。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特别是血压正常就停药,血压升高又服药。此点务必引起所有高血压病病人的高度重视。因此,不论是药物治疗,还是非药物治疗贵在持之以恒。

2、没症状就不是病的误区

一位中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超过mmHg,舒张压超过mmHg,属于三级高血压。但是他觉得自己没有任何症状,不吃药也没有任何感觉,所以一直不愿意吃药。经过检查发现,他的小便里已经有微量蛋白尿,且有心脏组织肥厚等症状。实际上高血压的危害不仅仅是血压增高,还有其对肾脏、心脏、脑血管等的损害。同时,有些降压药不光是降血压,还可以保护你的靶器官。特别要提醒的是一种药物的治疗一般只对一级高血压患者有效,大部分高血压患者还是需要两种以上的药物来控制。只要合理联合,两种药物可以把副作用抵消掉,同时增强降压效果。

3、单纯依赖药物,不做综合治疗的误区

有人认为,得了高血压后只要坚持长期、规则地服药就准好,其实不然。因为高血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造成的,其中包括不良的生活方式等。高血压病病人发生并发症的原因除了血压升高外,尚有其他许多因素,这些因素医学上称为“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摄入食盐过多、体重超重、血糖升高、血脂异常、缺乏运动和体育锻炼、性格暴躁等。所以,药物治疗的同时也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否则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故治疗高血压除选择适当的药物外,特别还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一般地说,高血压的治疗应包括药物和非药物两种。非药物治疗有:一般治疗(合理休息、适当镇静)、饮食治疗、运动等。早期、轻度高血压病人,应在用降压药物前可先试用非药物疗。3-6个月后复查血压,如多次测量血压均在正常范围内,可继续非药物治疗,并定期测血压;如症状明显,则应同时应用降压药物。对于中、重度高血压病病人在采取降压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配合非药物治疗,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









































北京那治疗白癜风
北京那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wbh.com/jbby/7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