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颈痛 > 疾病病因

分享有礼,三伏灸在这里

又到一年三伏天,“冬病夏治”再次受到追捧,男女老幼均利用三伏天来治疗冬病。那么,什么叫“冬病夏治”?

公元年居然有“四十天的伏天”??真的有“福”了

年6月22日,夏至。“夏至三庚数头伏”,专家提示说,今年的三伏天共计40天,比去年多10天。   夏至不仅是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还决定着当年伏天的长度。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介绍说,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总称为“三伏”。   “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史志成进一步介绍说,“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这是因为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时为10天,有时为20天。   具体到今年的“三伏天”来说,7月13日交“初伏”,7月23日交“中伏”,8月12日交“末伏”,8月22日“出伏”,共计40天。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譬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道慢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膝骨性关节炎,结肠炎、胃痛、颈椎病、慢性腹泻、感冒、关节痛、肾虚引起的腰痛等,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的具体运用。

  夏季气温升高,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气血充沛,精力旺盛,寒邪则内伏不发。在阳气最旺盛的时间里借助一些工具,对人体进行干预,可促使阳虚易感外寒的病体恢复正常,使其在寒冷季节容易抵御外寒而不发病或少发病,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冬病夏治”最为广泛的治疗方法是穴位灸:即将具有相应治疗作用的中草药制成膏剂,敷贴在病人的相应穴位上,使药物由皮肤进入穴位经络,再通过经络气血的运行到达肺脏,调整机体内在平衡,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这种方式需要有准确的敷贴时间,即每年每伏的第一天,一伏一敷,以皮肤有烧灼感为度。其他方法还有穴位注射、药物外擦、通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及拔火罐等等。

“冬病夏治”养生推荐:太阳灸

  太阳神太阳灸实现了“天天三伏、随时敷灸”条件,自动发热技术在人体体表营造了三伏天的外环境,热疗、药疗加灸疗三效合一的治疗方法,从根本上超越了传统的常温发泡三伏灸贴,充分利用三伏天的气血旺盛、腠理开泄,来达到药物最大限度的渗透吸收,并激发正气的目的。具有补正助阳、温散寒邪的效果,而且不受任何的外界影响,能够最大程度地强化药物的吸收,从而达到最大治疗效果。

太阳灸共16款,包括颈痛灸,肩痛灸、强肾灸等等,患者可根据不同的病症来搭配相应的灸产品,选择不同的穴位施灸,来达到康复、调理、养生的效果。

温馨提示:太阳灸帖敷后如有局部发痒发热,皮肤发红为正常,不要用手搔抓以防感染。同时,切忌大量进食寒凉肥甘之品,夏季炎热,往往易贪凉饮冷,若大量进食寒凉之品,则易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甚至损及一身之阳气,影响治疗效果。若服用大量肥甘之品,易伤脾胃,影响消化,易导致阳气不运,变生它病。

请看~“福”在这里

讲到这里,如果再不“灸”的话,我也是醉了~好吧!最后我想再清醒一下,送给大家一份健康“礼”:

凡到店并在我们工作人员的协助下







































白癜风医治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价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wbh.com/jbby/6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