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颈痛 > 疾病病因

护理最全护理员培训手册下

二十一、卧床病人喂水喂食法

一、用物配好的食物或温开水、餐巾、草纸、小勺、吸管

二、病人的准备

1.病情允许应取半坐卧位,头转向近侧。

2.若不能半卧位应将头稍抬高,脸转向一侧(近侧)。

3、用餐巾或毛巾铺在病人颌下,以保护被套干净。

三,喂食方法及注意事项:

1.喂食前先用手背试温,要求不要太烫或太冷,防止烫伤或引起病人胃肠不适。

2.喂食时速度要慢,一勺一勺小心喂入病人口内,每次喂食时擦干净口唇周围。

3.喂食过程中,如果病人出现呛咳,应暂停片刻,然后扶起病人轻拍背部若病情较重者,应有护士在旁协助喂食。

4.喂食完毕,应用治疗巾或毛巾将病人口唇周围抹干净,置病人于舒适的体位,整理床铺,保持病床单位的整齐、清洁,并将食具洗干净,放回原处。

5.如需记出入量的病人,喂入食物量或水量应告诉值班护士记录。

6.昏迷、神态不清的病人,护工不能喂食。

饮食的种类:

一、基本饮食

1.普通饮食—病情轻,无消化道疾病,每天三次。

2.软质饮食—消化不良、低热、老幼病员,每天3—4次。

3.半流饮食—发热、体弱、消化道、口腔疾病等每天4—5次。

4.流质饮食—病情较重、高热、吞咽困难、口腔疾病术后,急性消化道疾病等,每天5—6次,每次毫升。

二、治疗饮食

1.高热量饮食高热、烧伤、产妇、肝炎、胆道疾病等普食者三餐再加二次牛奶、豆浆、鸡蛋、耦粉、蛋糕等。

2.高蛋白饮食结核病、严重贫血、烧伤、肾病综合症、大手术及癌症晚期肉、鱼、蛋、乳、豆类等。

3.低蛋白饮食肝胆疾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肥胖症、腹泻者禁用肥肉、蛋黄、猪油。

4.低盐饮食心脏病、肾脏病(急、慢性肾炎)、肝硬化(有腹水)、重度高血压但水肿较轻者每日食盐不超过2克。

三、试验饮食

1.潜血试验饮食诊断有无胃肠出血,可作大便潜血试验,试验前三天禁食肉类、肝类、血类食物及大量绿色蔬菜可进食豆制品、菜花、马铃薯等。

2.胆囊造影饮食:检查前半小时至一小时进食煎鸡蛋40克。

3.忌碘饮食甲亢病员在检查或治疗前一个月,忌食有海带、紫菜、包心菜等含碘量高的食物,禁用碘酒作局部消毒。

病员饮食前、中、后的注意事项

一、进食前

1.环境的准备:进餐前注意病室卫生,消除一切污物,停止一切不必要的治疗和检查,保持安静、整洁的环境,同时备好清洁的餐具。

2.病员的准备:对卧床病员按需要给予便器,用后撤去,协助洗手,扶助老弱病员坐起或用跨床小桌。

3.工作人员:衣帽应整洁,戴好口罩,操作前洗净双手。根据饮食单上饮食种类开饭,掌握当日需要禁食或限量以及延迟进食等要求,防止差错。

二、进食时

1.将热饭,热菜尽快地,正确无误地分送给每个病员。

2.应经常巡视,观察病员进食情况。

3.鼓励病员进食,随时征求病员意见,并及时和营养室联系。

4.对家属送来食物,须经护士检查,在病情允许条件下方可进食。

5.对重危病员

(1)应耐心喂食,速度要适中,温度要适宜。

(2)对进流质的病员,可用小壶吸。

(3)如能吞咽,但易呛咳者,可将头稍垫高,偏向一侧,谨慎喂食,避免误入气管引起窒息。

6.对昏迷或其他原因不能由口进食者,采用鼻饲法.

三、进食后

进食完毕,协助危重病员漱口或作口腔护理,整理病床单元,必要时作好记录。

二十二、协助病人床上洗头法

一、目的

增进头皮血液循环除去污垢和脱落的头皮碎屑预防和灭除虱虮等使头发清洁、整齐、舒适。

二、用物

洗头器一个、小胶单一张,、大小毛巾各一条、眼罩或纱布、别针、棉球二个、弯盆、量杯或口盅、水桶二个(一个装40—50℃热水,一个装污水)、洗发水、梳子、必要时备像皮圈、电吹风。

三、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到病床边,向病人解释,按需要给便器,移开床旁椅,根据季节关窗。

2.松开病人衣领向内反折,将中毛巾围于颈部,以别针固定。

3.协助病人平卧一侧,移枕于对侧,置洗头器于病人颈部,使病人颈部枕于凹处,头部在槽中,病人感觉舒适为宜,使洗头器出水处稍低,直接流入盛水桶。

4.垫小胶单,大毛巾于枕上,用棉球塞两耳,用纱布遮盖双眼。

5.去发夹,松开头发,先用热水湿头发,再用洗发水揉撮然后反复用热水冲洗到洗净为止。擦干发上积水,解下颈部毛巾包住头发,除去耳内棉球及纱布,用病人毛巾擦干面部。

6.撤去洗头器,帮助病人卧于床正中,将枕,胶单、大毛巾、一起移至病人头下,用包头的毛巾揉撮头发,再用大毛巾擦干,然后梳子梳顺,散开使之易干,必要时用电吹风吹干头发,发干后梳理或编辩。

7.整理用物、整理床单位。

四、注意事项:

1.要随时观察病人病情变化,询问有否不适,如有不适马上停止并即时报告护士。

2.注意室温和水温,及时擦干头发,防止病人受凉。

3.防止水流入眼及耳内,避免沾湿衣服和床铺,一旦沾湿应及时更换。

4.若病情较重,不能单独执行,应协助护士完成该项工作。

二十三、协助病人床上擦浴法

一、目的

1.保证皮肤的清洁,使病员舒适。

2.促进血液循环,加强皮肤排泄功能,预防皮肤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二、用物:

护理车备50%酒精、松节油、石腊油、肥皂和盆、棉枝、弯盘、胶盆、梳子、指甲钳、治疗巾一条、水桶二个(一个盛热水47--50℃,另一个装污水用)、大毛巾一条、清洁衣服和被服、便盆、便盆布、脸盆(可用病人的)、屏风。

三操作步骤

1.将用物带至床边,并放在便于操作之处。

2.向病人解释,关好门窗、放置屏风、协助脱裤、放便盆。

3.将面盆放于床旁椅上,装上2/3满水。

4.擦洗顺序:解开衣领垫上大毛巾于棉被头

(1)脸(眼、额、鼻、面、耳、颌下)颈部脱衣服。

(2)胸腹(左、中、右过腋、中线、皮肤皱折处需擦干净)翻身泡手(注意指缝要用毛巾擦)换水。

(3)颈后背臀(左、中、右三条线过腋中线)(用50%酒精按摩骨突部)穿上衣服。

(4)脱裤下肢(外、内、后三条线)换水。

(5)双脚(泡洗与泡手同)

(6)换盆、水、毛巾、抹会阴穿裤

5.修剪指甲、梳头、整理床单位让病人卧舒适

6.倒水、洗干净毛巾、面盆、(用肥皂洗)

7.清理用物

8.桌椅还原位,打开门窗。

注意点:

1.水温度要适宜。

2.避免暴露病人过久。

3.皮肤皱折处需抹干净。

4.注意病人有不适应异常时要及时报告护士。

5.更衣按更衣方法。

6.女病人先冲洗内阴。

7.抹时要掌握好力度,要求抹三次,(1次肥皂,2次清水)特别脏时应抹至干净为度。

8.抹身过程沾湿被服要及时更换。

二十四、给便器法

一、目的:帮助病人排便。

二、用物:便盆和便盆布或尿壶,胶单中单备用。

三、操作步骤:

1.位于病人右侧,将胶单、中单铺在病人身下。

2.将病人的上衣往背上拉,裤子脱下,双脚曲起。

3.左手抬起病人臀部,右手将便盆放在病人臀下,位置对准,便盆开口向下。4.与病人在外阴部盖一尿布或接一尿壶在阴基部,以免小便时污染被单。

5.便后清洁病人外阴及肛门,必要时进行擦洗。

四、注意点:

1.放便盆时臀部一定要抬高,不要强硬塞在臀下,以免损伤病人皮肤。

2.便盆盛接好,以免污染床单。

3.不能使用损坏的便器。

4.若大小便污染了中单、衣服、被褥等,要及时更换。

5.为避免寒冷刺激,天气寒冷时需将便盆用少许热水加温后再用。

6.夜间为病人倒大小便时动作要轻,以免吵醒其他病人。

7.便器要分开使用。用后应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8.发现病人背,臀部皮肤有损破要及时报告护士。

9.危重病人、肥胖病人请护士协助护理。

10.病人有不适或大小便有异常,应随时报。

二十五、帮助卧床病人翻身法

一、目的:

1.协助不能在床上变换体位的病人,使其舒适。

2.减轻局部受压,预防褥疮。

3.减少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

4.适应治疗及护理需要。

二、操作步骤:

1.将枕头移向一侧或竖起。

2.把病人头摆向一侧

3.轻托起病人,将病人的上身、臀部、下肢移向一侧。

4.将病人双手放于胸前,以免受压。

5.转身时扶住肩部和臀部慢慢转向左侧或右侧。

6.双腿稍弯曲,双手放舒适。

7.根据病情需要放靠背园枕和小气垫等。

8.给病人盖好被子。

三、注意点:

1.重病人翻身要有护士指导。

2.翻身过程中病人有不舒服要及时报告护士。

3.翻身动作要轻,避免拖、拉、推。

4.凡有管道的病人翻身,注意管道不能拉脱,扭曲、受压。

5.注意病人安全,防止堕床。

二十六、卧床病人各种卧位法

一、仰卧位

病员仰卧,头下放一枕,两臂放身体两半侧,两腿伸直自然放置。用于硬膜外麻醉后及休克等病员。

休克病员除了用仰卧位外,也可将头胸部和下肢抬高约10—30度,以有利于呼吸和下肢静脉回流,这种卧位称休克卧位。

二、去枕仰卧位

将枕横立于床头,病员去枕仰卧。用于昏迷、全麻未清醒的病员。头偏向一侧,可防止呕吐物进入呼吸道而窒息和肺部并发症,蜘网膜下腔麻醉的髓腔穿刺后的病员,去枕平卧6小时,可防止脑压降低而引起头痛。

三、屈膝仰卧法

病员仰卧,两膝屈起稍向外分开,使腹部肌肉松弛,两臂放于身体两侧。常用于腹部检查或女病员导尿时。

四、侧卧法

病员身体侧向一边,两臂屈时,一手放枕旁,另一手放胸前,下腿稍伸直,上腿弯曲。昏迷、手术后、瘫痪等病员可在两腿之间、胸前、后背放置软枕支托。长期卧床病员侧卧与仰卧交替,可防止病。此外,还可用于灌肠,肛门检查等。

五、半坐卧位

用支起床时,先摇起床头支架成40—50度角,再摇起膝下支架,使位置舒适,身体不向下滑。无支起床时,可用棉被折成长方形置于病人背后,膝下垫一枕。此卧位用于呼吸困难的病员,可借重力使膈肌下降,胸腔扩大、肺活量增加,同时使静脉回流量减少,从而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改善呼吸困难;用于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员,有利于腹腔渗出物流入盆腔,使感染局限化,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用于腹部手术后病员,可减轻伤口缝合处的张力,减轻疼痛,有利于伤口愈合;用于头、颈部、手术后病员,可减少局部出血,用于恢复期病员以逐渐锻炼体力。

六、端坐法

床上放一跨床小桌,桌上放软枕,病员可伏桌休息,摇高床头支架,使病员能向后依靠,膝下支架稍摇高。常用于心力衰竭、心包大量积液、支气管发作等待病员、以减轻呼吸困难。

七、头低脚高位

病员将枕横立于床头,以防碰头部,取15—30厘米厚的木块或砖垫于床尾脚下。常用于产妇胎膜早破,可减轻腹压,减低羊水流出的冲力,防止脐带脱出,也用于某些病员作体位引流,使痰易于咳出。

八、头高足低位

病员仰卧,取15—30厘米厚的木块或砖垫于床头脚下。用于颈椎骨折病员进行颅骨牵引时可作反作牵引力,亦用于预防脑水肿,减低颅内压,开颅术后病员常用此体位。

九、截石位

病员仰卧在检查台上、两脚分开放在支架上,臀部齐台边,两半手放于胸部或身体两侧。此卧位用于肛门、会阴、阴道的检查,治疗或手术,亦用于膀胱镜检查。

十、膝胸卧位

病员跪卧,两脚稍分开,大腿与床面垂直,臀部抬高,腹部悬空,头、胸部或贴在床面上,头侧向一边,两臂屈肘放于头的两侧。常用于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和治疗,亦用于矫正态位不正等。

十一、俯卧位

病员俯卧,头偏向一侧,两臂屈曲放于头的两侧,两脚伸直腹下及裸各垫一垫软枕,使病员舒适又不影响呼吸,常用于腰背部检查及某些手术后(如脊椎手术、背、腰、臂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病员

二十七、搬运病员的方

一、平车运送法

(一)目的:运送不能起床的病员。

(二)用物:平车(上置用布单和像胶单包好的垫好的垫子和枕头(棉被或带套毛毯)。

(三)操作方法:

1.挪动法:用于病情许可,能在床上配合动作者。先移开床旁桌、椅、松开盖被。将棉被铺平在平车上,使平车紧靠床上。护士在旁抵住平车,再助病员将上身、臀部、下肢顺序向平车挪动(回床时先帮助挪下肢,再挪动上半身),使病员躺好,用棉被包裹病员,先盖住脚部,然后两侧,露出头部。

2.单人搬运法:用于病情许可,体重较轻者。

将铺上棉被的平车推至床尾,使平车端和床尾成钝角,松开盖被,请病员合作。

搬运者抱住病员的肩部和股部,病员的一臂自搬运者的腋下穿出,另一臂自对侧的肩上绕过,两手在颈后握住。搬运者抱住病员轻轻放在车上,盖好棉被。

二、轮椅运送法

(一)目的:运送不能行走的病员。

(二)用物:轮椅、需要时备外衣。

(三)操作方法:将轮椅推至床旁,

使椅背和床尾平齐,面向床头。扶病员坐起、穿衣、穿鞋下地。病员上轮椅时,护工站在轮椅背后固定轮椅,不使其向前倾斜,嘱病员扶着轮椅扶手,尽量靠后坐。推轮椅时病员不能向前倾身或自行下车,以免跌倒,下坡时速度要慢,要注意保暖及观察病员的面色。病员下轮椅上床时,方法与上轮椅同,待病员下轮椅后,扶助上床休息。

三、二人、三人搬运法:用于不能自行活动,体重较重者,平车放置同单人搬运法。松开盖被,把病员上肢交叉于胸前。二人搬运时甲托住病员的颈部与腰部,乙托住臀部与腘窝、腿部,然后同时抬起病员,并使病员身体稍向搬运人倾斜,移病员至平车上,盖好棉被。

四、四人搬运法:用于危重或颈椎、腰椎骨折病员。移开床旁桌、椅、铺上棉被的平车紧靠床边。在病员腰、臂下铺帆布兜或中单(布的质量要牢)。甲站在病床头端托住病员的头与肩部,乙站在病床尾端托住病员的小腿,丙和丁分别在病床及平车两侧,四人紧握帆布兜住或中单四角,同时抬起病员,轻轻放在平车中央。盖好棉被。

推车时速度不可太快,上下坡时病员,头部在高处一端,推车进门需先将门打开,不可用车撞门,以免振动病员及损坏建筑物

五、注意事项:

1.注意病员的保暖安全.搬运动作要轻稳,不可触及患处。

2.搬运骨折病员,车上要垫木板,并先做好骨折部位的固定。运送输液病员若车上无输液架时。需有一人高举输液瓶,固定好穿刺部位,防止输液管内进入空气、针头凝血或脱出。

3.运送途中注意病人的面色。

4.轮椅运送病人要注意下坡时护工在前,避免路斜滑跌伤病员.

二十八、预防褥疮

一、产生褥疮的原因

褥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到障碍,不能适当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要营养,以指使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形成溃烂和组织坏死。

二、褥疮发生原因

1.病员长期卧床,经久不改变体位,使局部组织受压过久,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组织营养不良,常见于昏迷、瘫痪、年老、体弱、营养不良、水肿等病员。

2.皮肤长期受潮湿、摩擦等物理刺激(如大、小便失禁、床单皱折不平,床上碎屑等),使皮肤抵抗力降低。

3.使用石膏带、夹板时,衬垫不当,松紧不适宜,致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

4.全身营养缺乏,如年老、体弱、营养不良、长期发热及恶病质等。

三、褥疮的易发部位

多在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络隆突处,如枕骨胳隆突处、如枕骨粗隆、耳廓、肩胛部、肘部、脊椎体隆突处、髋部、骶尾部、膝关节的内外侧、内外髁、足跟部等处。俯卧时还可发生于髂前上棘,肋缘突出部,膝部等处。

疮的预防

疮的预防主要在于消除发生的原因。因此,要求做到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交接班时要严格细致地交接护理措施。

1.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应鼓励和协助卧床病员经常更换卧位,使骨骼突出部位交替地减轻压迫。翻身间隔的时间应根据病情及局部受压情况而定。一般2—3小时翻身一次,最长不超过4小时,必要时每小时翻身一次。建立床头翻身记录卡,协助病员翻身时应避免拖、拉、,推的动作,以防擦破皮肤。

2.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将病员体位安置妥当后,可在身体空隙处垫软枕或海棉垫,需要时可垫海棉褥、水泡褥等,使支持体重的面积积宽面均匀。作用于病员身体上的正压反作用力分布在一个较大的面积上,从而减低在隆突部位皮肤上所受到的压力。但是,即使相当小的压力,如果时间过长,也可阻碍血流而导致组织损伤,故仍须经常为病员更换卧位,还可酌情在骨隆处及易受压部位垫以像胶气圈、棉圈或海棉垫,以架空受压部位,减轻压力。气圈应充气1/2—2/3满度,不可充气过度,套上布套。布套应平整无折。气门应向下放于两脚之间,对于水肿及肥胖者不宜用像胶气圈.因局部压力重,反可影响血液循环,防碍汗液蒸发而刺激皮肤,可根据不同部位制作柔软及大小合适的棉圈,使受压部位能悬空,并随时注意所垫棉圈的位置有无移动,如浸湿应随时更换。必要时用护架抬高被毯,以避免局部受压。

1、不可以使用破损的便盆,使用便盆时不可硬塞硬拉,必要时在便盆边缘上垫软纸或布垫,以防擦伤皮肤。

2、增进局部血液循环:对容易发生褥疮的病员,要经常检查受压部位,定时用50%酒精按摩背部及受压处,经常用温水擦浴,擦背或用湿热毛巾进行局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

二十九、翻身拍背及手法按摩

一、目的:预防褥疮发生

二、准备:

1.操作者—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解释、问二便。

2.病人—体位舒适。

3.物品—50%酒精、爽身粉、大毛巾、翻身枕、小棉圈、腰盆、屏风、便盆。

三、翻身拍背按摩

1.备物至床前,移开床旁桌、椅、置屏风。

2.向病人解释:协助病人侧卧(背向操作者)。

3.拍背:手呈弓形从下向上沿脊柱两旁拍背。

4.按摩:用50%酒精涂于背部,按摩每次3—5分钟,反复多次。

5.按摩顺序:全背

(1)用大小鱼际肌按摩臀上方沿背脊向上肩下转腰部

(2)用双拇指按摩骶尾部、脊柱、第七颈椎。

侧卧:背部放翻身枕,上侧下肢弯曲、膝部垫枕头、下侧下肢稍曲外踝垫棉圈,上侧上肢屈肘放于腹部,下侧上肢屈肘手掌放枕头,肘部垫棉圈。

6.观察受压部皮肤:全身骨突处及耳朵(勿压在枕头上,定时翻身)。

7.整理:病人体位舒适,保暖措施得当。

(1)病床单位:床单平整、无渣屑、桌、椅移回原位。

(2)用物: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3)中药煎蒸法及吸法

(4)病人是否洗头,要由护士决定,并在护士亲自带领下完成此项操作。

三十、热水袋、冰袋使用法

一、热水袋使用法

用物:热水袋及套、量杯装热水、水温表。

方法:

(1)测水温60--70℃,对昏迷、局部知觉麻痹、老人、麻醉未醒、小儿、水温50℃;

(2)放平热水袋、去塞、左手执热水袋口边缘,注入热水,随注随提高热水袋使水不致溢出,将热水注放袋中1/2—2/3满,逐渐放平,排尽袋内空气,拧紧塞子,擦干,然后倒提热水袋并轻挤一下,检查是否漏水,最好擦干袋外的水,装入套中,把袋子开口的带子系牢,由护士放于所需要部位;

(3)用毕将水倒净,倒挂凉干后吹气旋紧塞子,存放于阴凉处,防止两层橡胶粘在一起。

注意事项

(1)给小儿、老人、昏迷病人及肢体麻痹病人用热水袋时,温度应在50℃以内,并多包一块大毛巾或放在两曾毛毯之间,使热水袋不直接接触病人的皮肤,以免烫伤;

(2)使用热水袋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并经常巡视,有否漏水及皮肤情况,发现皮肤烫伤马上取出并报告护士处理。

(3)如需继续使用要及时更换热水

(4)如给手术病人暖被窝在病人回床时将热水袋取走。

二、冰袋使用法

用物:冰袋及套、冰块、盆、锤子、帆布袋。

用法:

(1)将冰块装入帆布袋内,用锤子敲成小块,放入盆中,用水冲去棱角,以免损坏冰袋及使病人不适,冰袋装至半满,排气后将冰袋口扎好、擦干,倒持,检查有无漏水后装入套内,交护士置于所需部位。

(2)用毕道净冰水,凉干后,涂上滑石粉,以防粘连,备用。

注意事项:

冰块融化后,需要时可重装,高热病人可放入前额,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经常巡视有否漏水,发现漏水沾湿被服时要及时更换。

三十一、中要煎煮法及服法

由于内服药物的种类不同,药效各有所别,因而服药方法及护理方法亦较为复杂,护理人员必须十分熟悉服药方法,才能取得疗效药效。

煎中药以用砂锅或瓷锅,为最适宜。发汗药宜武火快煎,以取其气、补益药宜文火慢煎,以取其味,薄荷勾腾之药,煎熬时间须短,久则气味俱失,故应后下,龙骨、磁天之类,煎熬时间须长,否则难得效益,应予先煎。

发汗药宜乘热服用,服后卧床保温,要求微汗者,不宜大汗淋漓,有时则须于服药后啄热粥以助药效,均须注意。

呕吐病人服药时,宜将汤药分次服用,否则常易引起呕吐。

泻下药服药后有时有轻度腹痛应预先安慰病人得效后应否再服用须请示医生。

驱虫药一般应在空腹时服,服用次数须照医嘱执行。

补养煎剂宜空腹乘热服用使易于运化得益。

安神镇静药则睡前二小时服较好。

三十二、尸体的护理

一、目的:

尸体整洁、位置良好,易于悼别。家属节哀,对尸体护理表示满意。

二、方法:与家属坦诚交流,解释医疗与护理已经尽心尽力,对慰其正视现实,节哀自重,以诚挚的情感和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尸体护理。尊重死者的遗愿,满足家属的合理要求,如宗教信仰和特殊的风俗习惯。

1、用物:治疗盘内备有衣裤、尸单、三张尸体识别卡、血钳、适量不脱脂棉花、剪刀、绷带,有伤口者需备换药敷料,按需要备擦洗用具,必要时备隔离衣和手套。

尸体识别卡

姓名住院号年龄

性别病室床号籍贯

诊断

住址

死亡时间年月日时分

护士签名

医院

2、步聚

●填写尸体识别卡。

●备齐用物,携至尸体旁,用屏风遮挡。撤去治疗用物,将尸体放平,使尸体仰卧,头下垫一枕,防止面部淤血变色,双臂放于身体两则,用大单遮盖尸体。

●有伤口者更换敷料,如有引流管应拔除,缝合伤口或用蝶形腹布封闭,用棉垫盖好再包扎。

●洗脸,协助闭上眼睑。嘴不能闭紧者,轻推下颌,再用绷带托住。如有义齿须装上,为死者梳理头发。

●脱去衣裤,依次洗净上肢、胸、腹、背、臀及下肢,如有胶布痕迹用松节油擦净。必要时用棉花垫塞口、鼻、耳、阴道、肛门等孔道,以免液体外溢,棉花不能外露。穿上衣裤,系一尸体识别卡在死者手腕部,撤去大单

●将尸单斜放于平车上,移尸体于平车尸单上,先将尸单下端遮盖脚,再将左右两边整齐地包好,最后将尸单上端遮盖头部。在颈、腰及踝部用绷带固定系二张尸体的识别卡在尸体的腰部上。盖上大单,将尸体送太平间,置于停尸屉内,系第三张尸体识别卡在尸单上。

●床单位处理方法同出院病人。如死者为传染病,应按隔离技术消毒处理。清点遗物后交给属。若家属不在时,应由两人共同清点,将贵重物品列出清单,交护士长保存。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白癜风咨询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wbh.com/jbby/1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