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源性头痛是继发性头痛,是一种非遗传性、单侧性或双侧性头痛。
疼痛可分布于患侧颈、枕、顶、颞和额部,间歇性或连续性发作。可有颈椎外伤史。有的可涉及肩和上臂痛,是一种以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为主的疼痛综合征。
颈源性头痛的发病年龄多在20—60岁,平均年龄是42.5岁。普通人群的发病率在0.4%—2.5%,有头痛症状的患者中约有20%是颈源性头痛患者。
发病机制:一个方面是从颈枕部穿出的C1、C2及C3神经后支,分布于相应的同侧头部。在这段神经的通行过程中发生的任何炎性病变都会导致颈源性头痛,如颈椎间盘的突出、软组织的痉挛水肿、小关节的紊乱和增生等。另一方面是颈部的C1、C2及C3神经及其分支与某些支配头面部的神经节或神经核发生联系或会聚。颈源性头痛的发生是由于高位颈神经所经过的结构发生病损而引起高位颈神经伤害性感受信息的传入,通过高位颈神经之间及高位颈神经与三叉神经等脑神经传入纤维在中枢会聚,使伤害感受性输入产生紊乱而形成神经支配区域的牵涉痛。此外,也有说法认为椎动脉的机械压迫因素也是引起颈源性头痛的发病机制之一。
特征:头痛的同时伴有上颈部疼痛、僵硬或活动时上颈部疼痛、压痛、颈部活动受限。头痛可随着病程进展,发作性疼痛逐渐加重,持续期延长。多数起病隐袭,少数外伤后发病。均有单侧或双侧的颈枕和或颞侧及头部的紧重、闷痛、紧胀、酸痛感,以及眼眶紧、涩、酸、视觉疲劳、肩背不适,部分患者有焦虑、轻度抑郁、失眠和枕部及岗上、下肌压痛。颈源性头痛在伏案工作者中发病率较高。病程较长者工作效率下降、注意力和记忆力减低,情绪低落、烦躁、易怒、易疲劳,生活和工作质量明显下降。
检查:可发现耳下颈椎旁及乳突后方有压痛。部分患者压顶试验和托头试验阳性。但也有患者无明显体征。
治疗:对于病程较短、疼痛较轻的患者,可采取休息、头颈部理疗等手段,改善颈椎力学平衡,颈椎肌群弹性,解除对枕神经的直接压迫。对于上述治疗方法无效的患者,建议听从医生建议进行治疗,一般临床上采用颈椎旁神经阻滞的方法。
查找远离颈肩部疼痛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哪家医院白癜风能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