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颈痛 > 疾病病因

心梗来临前,小心这1热2疼3多记住这保

心梗,一般指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

心肌梗死的本质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也就是老百姓说的血管垃圾堆积到一定程度,在某种因素刺激下就会发生斑块破裂形成血栓。

有一组数据值得警醒:心血管疾病已占我国疾病死亡率第1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高达2.9亿。在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罹患心血管疾病。每13个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就有1人是心梗。

说到心梗,你可能会想到电视里出现过的画面:突然愣住,捂住胸部(胸痛),倒地,送医院......

胸痛,是心梗的典型症状,但心梗发作时,往往有些并不起眼的症状,只要多加留心,或许就能在关键时刻提前预防。

心梗来临前的“热、疼、多”

一、热

?全身发热

心梗患者发病前白细胞数量会明显的增高,红细胞数量会下降,或会导致全身发热,这种发热的症状一般会持续1到2天。

?胸口闷热

很多患者发作心梗前都会有胸口发热,或者压榨样感觉。

如果平时身体一直很健康,但是最近总是感觉到全身无力、胸口闷热,尤其是做运动的时候总是出现气促气短、体力不足,则有可能是提示心梗将至。

二、疼痛

?胸痛

心梗发作的前几天,一些患者会有胸口发紧,甚至是压榨性、闷胀性或窒息性疼痛等不适,开始可能只持续几分钟,之后还会反复。

?其他放射性疼痛

心梗疼痛除了位于胸口,也可位于上腹部,或放射至颈、下颌、左肩胛部、右前胸等。另外,有些牙疼也可能是心梗发作的前兆症状之一。

三、多汗

突然来袭的胸口疼和大汗淋漓,是心梗的典型症状之一。这是因为,当心脏内的血液输出量大幅度减少的时候,就容易导致大量出汗。

容易发生心梗的时刻

心梗最容易在这几个时间段发生,一定要注意啦。

1、在排便时

有心脑血管健康问题的人群在排便时,用力过大,会引起腹压升高,血压也会升高;同时,心率加快,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易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

建议:有心脑血管问题的人群在入厕时切忌不要用力过猛。

2、晨起时

早晨起床,人从“半休眠”状态苏醒后,呼吸心跳加快,血流加速,血压升高,容易使已老化的心脑血管破裂,粘稠血液易形成血栓造成栓塞。

建议:冬天早上起床一定不能急,切忌不可猛然坐起、下床,最好平躺缓一会儿再下床。

3、洗澡时

洗澡时全身血管扩张,皮肤和肌肉血流增加,很多老人都有心脑血管疾病,长时间待在密闭缺氧的环境里,很容易引起大脑和心脏缺血,发生危情。

4、情绪激动时

情绪的剧烈波动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一大诱因,因为情绪剧烈波动会使交感神经高度兴奋,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交感神经系统会分泌出大量激素,使心跳加速、动脉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进而导致比如心痛、气短和休克等症状。

5、睡觉时

人在夜间睡觉时,由于身体处于静止状态,体内水分也在不断下降,血液循环速度也会变慢,这个时候的血液会更加粘稠,容易发生血管的堵塞,如果堵塞点在心脏,最终会导致心梗。

突发心梗,四不要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一种很常见的急危重症,其死亡多发生在起病的第1小时内,选择科学的救护方式,关键时刻能救人一命!

1、医院

心梗患者独自就医时,过量的运动或会加重病情。而且,在此过程中一旦发生心跳呼吸骤停,若身边无人,则很可能错失最好的抢救时机。

2、不要随意喝水

患者意识不清,喝水很容易导致误吸,发生吸入性肺炎,这对急性心梗患者无疑是雪上加霜。

3、不要乱用硝酸甘油

对于怀疑发生急性心梗的人来说,如果血压偏低,服用硝酸甘油就成了一大禁忌,它会导致血压进一步降低,增加休克的发生风险。

4、不要乱做心肺复苏

急性心梗患者并非都会没了呼吸和心跳,对于没有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的人来说,心肺复苏反而会增加室速室颤的发生风险。

如果发现病人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切不可将其抱起晃动呼叫,而应立即采用拳击心前区使之复跳的急救措施。若无效,则立即联系急救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抢救,直至医生到来。

记住四点,关键时刻能救命!

1、立即停止活动

怀疑心梗发生,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停止一切活动,立即就地平卧,双脚稍微抬高,严禁搬动,任何搬动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危及生命。

2、立即拨打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医务人员到来。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并及时与急救医生联系,帮助医生了解情况,辅助用药。

3、保持呼吸通畅

停止活动后,要努力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条件的话,可以立即吸氧,这样可以迅速改善心肌缺氧状况,控制或缩小梗死面积。

4、要舒缓心情

家属自己首先不要过分慌张,别让自己的负面情绪影响到患者,以免加重病情。陪着患者,等待救护人员的到来。

觉得不错,点个“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wbh.com/jbby/12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