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颈痛 > 疾病病因

脊柱疾病之ldquo腰椎间盘突出r

医院骨骼肌肉疼痛诊疗中心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指腰椎间盘,尤其是L4~L5、L5~S1、L3-L4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刺激相应水平的一侧和双侧腰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L4~L5、L5~S1突出占90%以上,年龄以20~50岁多发,随着年龄增大,L3~L4、L2~L3发生突出的危险性增加。

85%-90%的腰椎间盘突出非手术治疗可治愈,腰椎间盘突出不代表一定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部分的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没有症状。所以诊断非常重要。医院骨骼肌肉疼痛诊疗中心给您最好的诊疗方法。请选择专业的诊疗!

损伤成因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见病因有:

1.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椎间盘组织承受人体躯干及上肢的重量,在日常生活及劳动中,劳损较其他的组织重。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会发生老化(退行性变),主要表现为髓核内部蛋白含量和含水量的降低,纤维环韧度降低。

2.外伤:儿童和青少年发生腰椎间盘突出主要与外伤有关。当投掷铁饼、背负重物、躯干快速旋转、跳高、跳远时,都可能导致纤维环破裂,椎间盘突出。

3.遗传: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在同一家族高发,因此医生推测,该病可能也和遗传有关。

4.其它: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等等。

腰椎间盘突出的分型1

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突出的位置、程度方向、退变程度与神经根的关系及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有多种分型方法,但多是病理分型的演变。病理上将腰椎间盘突出分为退变型、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后纵韧带下型、脱出后纵韧带后型和游离型。前三型为未破裂型,占77%,后三型为破裂型,约占23%。根据以上分型法,前四型非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2

根据椎间盘疝出物突出的方向,可以分为中央型、外侧型、远外侧型和侧前型,这种分型的主要依据是判断突出的部位跟椎管内的相对关系。

3

根据突出的部位与神经根的相对关系,可以分为根肩型、根腋型、极外侧型以及根前型等。

4

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是否可以还纳,分为可逆性或不可逆性的突出。

腰椎间盘的评估Part1叩击实验

目的:可用于检查疼痛是否与腰椎相关连。

结果:在叩击过程中出现疼痛,或者出现牵扯痛、坐骨神经痛症状等等。

Part2直腿抬高实验(ASLR)

过程:患者仰卧,全身放松,检查者被动抬高症状侧腿直到出现症状。

结果:1、直腿抬高20°附近出现疼痛,多为大腿后侧的牵扯在腘绳肌的反射性紧张痉挛所致。

2、直腿抬高在30°一40°前出现疼痛,临床称强阳性,多为放射性痛。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症处于急性发作期。

3、直腿抬高60°时出现疼痛,临床上称为阳性,需要与梨状肌损伤鉴别。

4、直腿抬高试验在60°以上出现疼痛,临床称弱阳性。可能与骶髂关节有关等。

Part3坍塌测试(slump测试)目的:评估椎间盘突出、神经紧张或神经动力学的改变是否改变患者产生神经学症状。结果:阳性为患者在脊柱弯曲时症状增加,伸膝时症状进一步增加,踝背屈症状更加明显。一般的治疗方法

分为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85%-90%以上都采取非手术治疗)

如牵引、理疗、经皮阻滞治疗、注射治疗、筋膜手法、微创治疗、推拿、针灸、小针刀、拔罐、运动疗法、药物疗法及西方流行的脊柱手法治疗等方法。

2.手术治疗

骨骼肌肉疼痛诊疗中心(骨肌中心)特色治疗

康复治疗手法展示

具体治疗方案因人而异(治疗方法部分展示还有很多)Part1筋膜松解

腰部筋膜松解,10-15个一组。治疗意义:有助于解除腰部肌肉痉挛,使肌肉放松,缓解疼痛;松解软组织粘连,牵伸挛缩的关节囊和韧带;改善或恢复腰椎的正常生理弯曲;使椎间孔增大,解除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拉大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内压力;调整小关节的微细异常改变,使关节嵌顿的滑膜或关节突关节的错位得到复位。

Part2腰骶部运动筋膜松解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评估调整不同的高度不同的方向,来进行运动筋膜松解。这个没有固定的思维,需要治疗人员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分析治疗。Part3神经解压

坐骨神经减压手法。作用原理:减小神经张力,恢复神经活性,改善神经卡压症状,减轻疼痛,打开软组织间隙加快血运以及营养代谢。

Part4神经松动术

坐骨神经张力松动手法。作用原理:以特定方向和特殊力道的伸展及放松的手法,来增加神经组织的活动度,并促进血液进入神经组织,以达到减轻疼痛促进组织复原的目的。

Part5正骨手法

正骨手法要在详细的评估以后使用,急性期绝对禁止使用正骨手法。(使用时间一般在恢复后期、吸收期)

●科室其他特色治疗●(1)注射

对于神经受到直接刺激而引起顽固性腰腿痛的患者来讲,超声引导下的注射疗法(神经阻滞、神经松解、小关节注射)可将药物快速、准确的直达病灶部位。消除神经的水肿、炎症、松解粘连,取得非常好的疗效。

(2)DMS

特点:DMS的专利缓冲式高能量冲击头有效降低震动波在肌肉组织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使得高频率振动能够安全有效的进入肢体深层的肌肉组织,帮助梳理肌筋膜,促进血液、淋巴回流、促进肌肉纤维长度的恢复,缓解肌肉紧张。

(3)中频

①治疗意义:主要作用是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和血管的痉挛,消除神经根、脊髓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炎症、水肿,减轻粘连,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和肌肉功能恢复。

4.中药熏蒸

中药熏蒸治疗疗法又叫蒸汽治疗疗法、汽浴治疗疗法、中药雾化透皮治疗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利用药物煎煮后所产生的蒸汽,通过熏蒸机体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治疗疗法。实践证明,中药熏蒸治疗疗法作用直接,疗效确切,适应症广,无毒副作用。

适应症:

1.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颈椎病、肩周炎、一般的肩背酸痛、风寒湿性关节肿痛、坐骨神经痛、关节退行性改变引起的关节肿痛。

2、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病引起的肌肉疼痛、关节肿痛。

3、慢性胃肠炎虚寒型、慢性盆腔炎寒凝血瘀型、痛经等妇科病及消化系统病。

4、中风偏瘫、局部麻木不仁、怕冷、风寒感冒、肥胖、皮肤病等等。

5.整脊枪

一、原理:物理脉冲原理,仿人手按摩,利用肌肉共振原理对深部肌肉组织进行深度的击打与振动,因而起到加速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加速损伤后恢复。

二、功效:一枪正骨,脊椎数码矫正枪是根据物理脉冲所产生的力,而非电子脉冲的力,作用时渗透性非常强。这种在理疗性脉冲下所产生的力比手工按摩的力度强倍,有传导速度快,穿透性强的优势。扶正脊椎,立竿见影,疏通正气,驱除病痛,使人精神焕发,神采飞扬。

三、开设项目:1.颈椎综合症:头痛、头晕、失眠、颈部活动受限、颈部疼痛、手臂麻木、颈部活动障碍。2.胸椎综合症:背部酸痛、呼吸不畅、食欲不佳、胃肠功能紊乱。3.腰椎综合症:急、慢性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腿脚麻木。4.骨盆综合症:骶髂关节半脱位,坐骨神经痛,内、外八字脚。5.脊柱侧弯症:常规脊椎保健和脊椎退型性病变的预防。

6.湿热敷

作用:湿热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炎症,扩张血管,增加代谢,改善营养吸收;湿热可以打开患者毛细血管,促进渗出液吸收,利于消除局部肿胀;湿热深层作用于组织,软化瘢痕,有效降低肌张力,缓解肌肉痉挛,缓解肌肉韧带拉伤、疼痛等病症(如加上中药同时作用效果更佳),是康复理疗医生、物理治疗师、中医治疗师和体育运动队的产品。

居家康复锻炼方法

SPS螺旋肌肉链训练

SPS技术历史:SPS螺旋稳定肌肉链技术,由理查德老师在40年前创立,是一项专门治疗脊柱疾病的康复方法,主要是通过充分的再生来预防。经过40余年的发展,在欧洲获得很多国家的认同,现在推广在捷克、斯洛伐克、德国、波兰、英国、瑞士、加拿大、芬兰、瑞典、意大利、韩国、中国、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等国家。

SPS理论体系:SPS体系理论认为脊柱压力的增加,是因为目前的生活方式和不正确的使用身体,导致垂直肌肉链和螺旋肌肉链失衡,引起脊柱肌肉的失衡和退化以及退变引起的其他疼痛症状。该技术目前运用于脊柱疾病的预防,椎间盘突出治疗,脊柱侧弯的肌力失衡,儿童姿势纠正,运动损伤的预防,提高运动成绩等运动复健领域。通过SPS独有的训练动作,借助肌肉链,身体向上发展力量,减轻椎间盘和关节的压力,调节垂直链和螺旋链的肌肉平衡,椎间盘突出和脊柱侧弯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套理论和动作经过数十年的整理和完善,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康复师和患者的认同。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SPS治疗案例展示(全部案例来源于理查德老师肌肉链脊柱的螺旋稳定一书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成功案例):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训练内容(部分展示具体请详细咨询当地专业人士):

以下全部训练遵守的注意事项:吸气放松,呼气用力维持。放松维持不超过3秒。

吸气时把胸廓,腹部,腹股沟两侧,腰部两侧都充满,放松维持

呼气时把整个身体拉直,用力回到末位置维持,臀部用力,腰部拉长。髋关节伸展臀肌收缩。

每个动作训练10-15个一组。一次5组,组间间歇30秒。一天重复3次。

训练一:跪位

初始体位-训练的被动部分。

双膝跪地,背对弹力绳;

背部蜷成猫背状(长的、放松的后凸弯曲);

胸部一定不要超出骨盆前方(胸骨在耻骨联合上方);

双臂身前交叉;左腿向前移动10~20cm,足趾背伸,双足上部放在垫子上,双小腿平行;

整个背部放松,即头颈背侧、肩胛区和腰部放松;此姿势下患者吸气。

颈椎、腰椎在背侧打开更大些,此时椎间盘的前后极会有向上的压力。

治疗过程一训练的主动部分

此训练由稳定臀部、端正骨盆和挺直腰椎前凸开始。

一定要注意脊柱要缓慢地挺直,不能加大腰椎前凸。

从骨盆向上稳定躯干,逐渐做出躯干挺直的膝跪位。

双臂缓慢打开外旋,前臂在肘的高度沿上臂(肱骨)轴线水平外旋,

手向后拉。双肘向后靠拢,但不要超出身体平面。

手掌转而向上(旋后),食指轻微抬起,绳子可保持在食指和拇指之间。上胸部打开,下肋部保持向下牵拉。

头部保持在中轴位上,枕部抬起,颈部完全放松。腿后部臀肌用力将骨盆推向前方,这样髋部屈肌会集中牵伸。

此阶段呼气至下腹部。

回到初始体位,头枕部逐渐抬高,一个椎体接着一个椎体地屈颈,含胸,胸骨向下朝耻骨联合牵伸。要注意的是,胸部中心应该向后移动,而不是向前,这样可以保持在前轴上运动。双臂由前伸位逐渐下垂至身体两侧。

双腿交替,重复相同训练。

训练二:站立位

初始体位-训练的被动部分

背对弹力绳站立;

左腿(或右腿)前伸踏在垫子上,膝关节伸直,不要弯曲。

右腿(或左腿)屈膝

背部弓起(形似猫背),胸部几乎蜷成球状;

背部中心要比骨盆更向后。

胸部一定不要超出骨盆前方(胸骨在耻骨联合上方);双臂在身前交叉;

手掌心朝向身体;整个身体背部放松,即头颈背侧、肩胛区、胸部和腰部放松;

此姿势下患者吸气。

治疗过程-训练的主动部分

此训练由稳定臀部、端正骨盆和挺直腰椎前凸开始。

逐步形成站立位平衡,从骨盆向上到双肩胛骨中线的平面(第5胸椎)固定躯干;

前臂沿上臂(肱骨)的轴线在水平线上向外后旋转;

掌心向上(旋后),食指轻微拾起,这样弹力绳可以保持在拇指和食指之间;

双肩胛骨靠拢并微微下沉;

上胸部打开,下肋部向下拉,这样会使呼气更加顺畅;双肘向后运动但不要超出身体平面,动作最后双肘会相向拉紧;

头部保持在中轴位上,枕部向上抬起;

颈部完全放松;

此姿势下患者呼气至下腹部。

训练三:站立位

初始体位-训练的被动部分

侧向弹力绳,放松站立;

背部弓起(形似猫背);身体重心落于骨盆

胸部一定不要超出骨盆前方(胸骨在耻骨联合上方);

右臂于身体前方由弹力绳被动牵拉,掌心朝向身体

身体背部放松,即头颈背侧、肩胛区、胸部和腰部放松;

此姿势下患者吸气。

脊柱被动地向前牵伸并旋转。

颈椎、腰椎背侧打开更大些。

手臂、肩胛骨和胸部在运动中相互作用,右臂向前运动,肩胛骨在胸部滑动,随臂向前;与此同时胸部旋转,棘突随肩胛骨运动,从而脊柱产生功能性侧弯。

治疗过程-训练的主动部分

此训练由稳定臀部、端正骨盆和挺直腰椎前凸开始。

从骨盆向上到双肩胛骨中线的平面依次固定躯干,逐步形成站立位平衡;

右肘沿水平线向后牵伸至躯干背侧平面,不要超出!

右侧肩胛骨向脊柱靠拢,并微微下沉,训练侧肩部要低于对侧;

头部保持在中轴位上,枕部向上抬起

颈部完全放松;

此姿势下患者呼气至下腹部。

训练四:端坐位

初始体位-训练的被动部分。

放松坐位,面向弹力绳;背部弓起(形似猫背);

躯干以骨盆为基,胸部一定不要超过骨盆前方(胸骨在耻骨联合上方);

双臂由弹力绳被动地拉向前方;掌心向下;身体背侧放松,即头颈的背侧、肩胛区、胸部和腰部放松;

此姿势下吸气。

脊柱被动的向前牵伸。颈椎、腰椎背侧打开更大些。

治疗过程-训练的主动部分

此训练由稳定臀部、端正骨盆和挺直腰椎前凸开始。

从骨盆向上到双肩胛骨中线的平面依次固定躯干,逐步形成坐位平衡;

双肘水平向后牵伸至身体背部水平,不要超出;

手和前臂放松,前臂沿臂长轴旋转,这样在动作结束时掌心向上(旋后)

双肩上部微微打开;双肩胛骨下部靠近脊柱微微下沉;

头部保持在中轴位上,枕部向上抬起;

颈部完全放松;此姿势下患者呼气至下腹部。

腰椎主动向上牵伸。颈椎和腰椎节段打开。

麦肯基疗法

练习一:俯卧

第一步:俯卧平躺,双臂放在身体两侧。你的双臂应该伸直并放松。头转向一侧

第二步:保持这一姿势,做几次深呼吸,然后完全放松全身肌肉2到3分钟。解除下背部肌肉的紧张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无法做到完全放松,就无法消除关节上可能存在的变形。

练习频率:每天6-8组,中间间隔时间要均匀,也就是约2小时做一组。此外,在休息时,你也应该保持俯卧的姿势。

注意事项:练习1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的背痛(近期发生的、较为剧烈的疼痛,与长期的、若隐若现的疼痛相对应)。事实上,练习1可以说是麦肯基疗法中的急救措施。通常情况下,你应该每组都做一次练习,不过要想多做几次的话也没关系,练习做组。此外,在休息时,你也应该保持俯卧的姿势。

练习二:俯卧伸展

只有在做过练习1之后才能做练习2。请先保持练习1中俯卧的姿势

第一步:先保持中俯卧的姿势

第二步:将手肘放在垂直于肩膀之下的地方,使上半身支撑在前臂之上

第三步:深呼吸几次,然后尽量完全放松腰部的肌肉,保持2~3分钟

练习频率:像练习1一样,也是每2小时做一次

如同做练习1时一样,首先深呼吸几次,然后尽量完全放松下管部的肌肉。保持这-姿势2到3分钟。

练习2主要用于急性下背部疼痛的治疗,如同练习1一样,练习,也是麦肯基疗法中的急救练习。对于慢性和复发性疼痛患者,练习2有不错的效果。每组练习中应该做-次练习2,如同练习1一样,,练习2也应该每2小时做一次。

注意事项:如果你在练习中感觉到突发的疼痛加剧,请增大双臂手肘之间的距离,使上半身倾斜的角度降低到你可以忍受的程度。你也可以在胸部之下垫一个枕头休息一会儿,等待疼痛减弱。

练习三:卧式伸展练习

在第一次进行本项练习前,请先做一次练习1和练习2。继续保持俯卧的姿势,面向前方将双手放在肩膀之下,摆出准备做俯卧撑的姿势接下来就可以做练习3了

第一步:继续保持俯卧的姿势,面向前方。将双手放在肩膀之下,摆出准备做俯卧撑的姿势。接下来就可以做练习3了。

第二步:将双手放在肩膀之下,摆出准备做俯卧撑的姿势。

第三步:伸直手臂,在疼痛可以忍受的前提下尽量撑起上半身——盆骨以上的部分。在做这个动作的同时,注意完全放松髋部、臀部和双腿,使背部尽量伸展此时髋关节会自然向后移动。

第四步:将这个姿势保持一两秒钟,然后再回到开始时的姿势。每次重复这一动作时,尽量使运动的幅度比上一次更大一些,以便在一组练习结束时,你的背部能伸展到最大的程度,手臂也能尽量地伸直。

练习频率:每组练习中应做10次练习3,同样的,每天应该练习6-8组

注意事项:每次伸直手臂时,记住要保持这一姿势两秒钟的时间,这是本项中的关键。如果你感觉到疼痛减弱或者发生集中(或者两者都有),你的姿势再多保持一段时间。练习时可在心里默念“压力增加、压力减少”。你在练习麦肯基疗法由其他由多个动作组成的练习时也应该这样做。这样可以帮助你将每个动作都做够时间,并且使你的练习动作保持一个固定的节奏。在对急性下背部疼痛进行治疗时,练习3是最有效的急救练习

?自我治疗说明

1.站立及俯卧在床上如果由于疼痛过于严重而不能俯卧请先卧床休息第二天再试。

2.卧床休息时使用毛巾卷或夜用专用型腰部支撑卷支撑腰部。

3.练习麦肯基疗法练习1、练习2和练习3,每两个小时做一次练习1,一次练习2和十次练习3。练习1需要做2到3分钟,练习2需要做2到3分钟十次,练习3需要1到2分钟。

4.如果疼痛偏向于一侧且在练习后没有减缓,请在俯卧时将臀部扭向身体比较疼痛的一侧,然后再做练习2和练习3。

5尽可能地休息并在休息时给予腰部足够的支撑。

6在三四天内不要弯腰。

7保持良好的坐姿使用腰部支撑卷。

三、熊爬

1。基本动作:熊爬的起手动作:将双手、双脚撑在地面,屈髋屈膝90度。像小婴儿爬行的姿势,但双膝一定不要挨地;

2。爬行动作:熊爬基本动作做好后,就要开始爬行了。前进时,右手左脚一起动,然后左手右脚一起动,前进力量在双脚,手只用于平衡,不要太刻意用力;

3。背部姿势:除基本动作和爬行动作外,熊爬时,背部姿势也不可马虎,爬行时身体不能跨,要做到不凹背、不拱背,保持躯干有一定力量前行。这样连在一起做,可以唤起核心肌群,运动效果极佳。

四、悬吊蹬腿功

身体悬空离地,左、右腿分别向下蹬2-5下,在双腿向下一起蹬2-5下,一个循环一组。组间间歇30秒。一次可以练习5组,量力而行。

注意事项:按照个人能力做这个动作。力量不够的人,用力向下蹬一个也一样,量力而行。力量不够的人也可以双手撑双杠做。详情请咨询专业人士进行康复锻炼。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文模特:娄德志(牡卫校实习生)

李冉(牡卫校实习生)

供稿人:史国俊

图片收集:张晋诚、姜源浩、关淼、刘欣语.

编辑排版:吴祺、史国俊、刘欣语.

指导老师:潘洪波、王海丰

审核老师:潘洪波

本文章出自医院骨骼肌肉疼痛诊疗中心

联系电话转或者咨询

如有转载,请附上出处

本文章出自医院骨骼肌肉疼痛诊疗中心

APRIL本中心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医院骨骼肌肉疼痛诊疗中心门诊四楼C区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wbh.com/jbby/126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