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针灸医治类风湿的优势有哪些
相信很多的朋友都有听说过针灸,针灸是中医养生中的一种外治疗法,通过将针具依照最合适的角度渐渐刺入患者身体里面的穴位当中,然后运动捻转一提插等方法来刺激患者的某一特定部位,从而到达疏通经络、和气血等养生目的。针灸医治类风湿疾病效果不错。那末大家知道针灸医治类风湿疾病的优势有哪些吗?针灸主要有哪些医治作用大家知道吗?如果大家不是很清楚的话也不用担心,下面就由来替大家解开疑惑!
针灸可以分成‘针’和‘灸’。“针”以刺为主,在医治那些急性疼痛方法效果特别快,例如软组织损伤的急性疼痛,止痛片没有办法到达医治途径,医治效果不透彻。但是针灸就不一样,它可以帮助我们从根本上医治,使患者康复。“灸法”一般都是以补为主,适用于慢性病,如慢支炎、哮喘等。
针灸医治类风湿的优势有哪些
“针灸对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妇科、内科等某些疾病,优势明显。”中医师进一步说道。运动系统如肌肉拉伤等软组织疼痛,针灸止痛更快;神经系统如面瘫、偏瘫,针灸增进神经系统功能恢复,80%以上可到达康复;妇科的痛经,针灸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止痛;而内科的血管性头痛、膈肌痉挛,针灸效果良好
有关针灸医治类风湿的具体方法,取穴处方及医治原则均已构成较为系统和完备的理论。针灸医治类风湿是根据类风湿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针具、艾灸和现代的光、电、磁、药物等刺激源对一定脑穴的刺激,通过经络的传输传导作用,激起经气,调剂脏腑气血的功能,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从而到达“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
根据针灸医治的选穴和运用原则,医治类风湿也应以患处或循经取穴为主,或采取“以痛为瑜”的阿是穴。对行痹、热痹用毫针泻法浅刺,或并用皮肤针叩刺及三棱针点刺,以加强祛邪宣痹的作用;对痛痹多深刺留针,或针灸并用。如果是由于疼痛剧烈的话还可以结合欺针或隔姜灸,从而增强温经散寒止痛的作用;为增强除湿效果,通常还会在针灸的基础上,加用温针、皮肤针和拔罐法等。但是有一点大家需要明确的是以上的针灸医治类风湿的方法都必须在专业医师配合下使用,千万自己乱试。
中医针灸的医治作用
中医针灸的医治作用,针灸怎样调理身体,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如果我们常常出现牙痛等情况,那末就可以选择使用针灸来医治,不但能够去除我们胃里面的旺火,同时还能减缓我们身体的胃痛情况,因而可知,常常针灸对我们的健康是有着极大的好处的。
中医针灸的主要医治作用
1、扶正祛邪
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引发的眩晕,属阴虚阳亢证,按着“阴病治阳,阳病治阴”的原则,治宜育阴潜阳,取足少阴肾经腧穴太溪,针刺补法;取足厥阴肝经腧穴行间,针刺泻法。
2、调和阴阳
脾阳不足引发的慢性泄泻,属阳虚阴盛,治宜温阳散寒,取足太阴脾经腧穴阴陵泉等穴,针刺补法,并灸。由于阴阳之间可以相互化生,相互影响,医学教育搜集整理故治阴应顾及阳,治阳应顾及阴,在调和阴阳时,常采取“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方法,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应用募穴、背俞穴来调养脏腑的阳气和阴气。
3、扶正祛邪
一般来说,疾病的发展过程,是正气和邪气的相互斗争的进程,正邪气力消长决定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如果是邪气比正气利害,那末病情就会加重,反之并且就会减轻。因此,扶正祛邪是保证疾病趋向良性转归所不可缺少的。而针灸治病,就在于能够发挥其扶助正气,祛除邪气的作用。
4、疏通经络
经络系统遍及体内,纵横联系,交叉出入,沟通表里,联系上下,构成人体气血运行通路,保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若由于种种原因,致使经络不通,脏腑肢节失却温煦濡养,气血闭阻,则会疾病丛生,或滞或瘀,或虚或实,或寒或热,或气血失和,或阴阳偏颇。针灸治病则可利用其“疏通经脉,调和气血”的作用,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机理,在经络循行散布线路和联系范围内选取一些腧穴,进行针刺或艾灸,使经络畅通,营运有度,气血调和,阴阳平衡。
什么是平衡针灸疗法,针灸的疗法及其特点
平衡针灸学是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在针灸领域相结合的1门现代针灸学,通过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利用传入神经通路至大脑中枢靶位,使失调紊乱的中枢系统瞬间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通过传出信息通路完成对靶向病变部位的应急性调剂,到达机体恢复新的平衡。
平衡针灸疗法
平衡针灸持针采取酒精棉球固定针体法,取穴遵照特异性取穴原则,如感冒穴、过敏穴、降压穴等;区域性取穴原则,如腰痛穴、腹痛穴、颈痛穴、胸痛穴等;交叉性取穴原则,如偏瘫穴、肩痛穴、臀痛穴、膝痛穴、肘痛穴、踝痛穴、腕痛穴等;对应性取穴原则:如乳腺穴等。
平衡针灸的针刺手法多样,因人因病而宜,如提插针刺法,主要针对肩痛穴、降压穴、降脂穴;一步到位针刺法,适于进针1寸以内的平衡穴位,如牙痛穴;两步到位针刺法,适于进针2寸以内的平衡穴位,如头痛穴;3步到位针刺法:适于进针3寸以内的平衡穴位,如升提穴。如对小儿患者用飞针法,即快速点刺法;对成年人患者用速刺法,即快速针刺法,全部针刺进程控制在3秒钟以内。
针灸的疗法及其特点
将针刺穴位后患者的感觉进行分类,如针刺肩痛穴、降脂穴的触电式针感;针刺降压穴、踝痛穴的放射性针感;针刺胃痛穴的强化性针感,亦称混合性针感等。
专家在外周神经上发明了大脑中枢调控下的38个平衡穴位,可治疗临床多种疾病。中枢镇痛平衡穴位有位于上肢的臀痛穴、膝痛穴、踝痛穴;位于下肢的肩痛穴、肘痛穴、腕痛穴;位于前额的腰痛穴;位于手部的颈痛穴;位于脚指的头痛穴、明目穴;位于下颌的胃痛穴;位于前臂的胸痛穴;位于下肢的腹痛穴。中枢调控五脏平衡穴位:心病穴、肝病穴、脾病穴、肺病穴、肾病穴。五官平衡穴位:明目穴、耳聋穴、鼻炎穴、牙痛穴、咽痛穴。
另外还有急救平衡穴位:急救穴、醒脑穴、过敏穴、偏瘫穴、面瘫穴;三高平衡穴位:降压穴、降脂穴、降糖穴;妇科平衡穴位:乳腺穴、痛经穴、宫病穴;增强免疫平衡穴位:升提穴;增进代谢平衡穴位:痤疮穴、痔疮穴;调理心理平衡穴位:调神穴;消除不良信息平衡穴位:癫痫穴、指麻穴;调理睡眠平衡穴位:失眠穴。
针灸的适应范围与医治方法
针灸医治的适应范围很广,举凡内、外、伤、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的许多疾患,大部分都能运用针灸来医治,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公然宣布针灸对一些疾病确切有帮助。以下列出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43种针灸有效的病症,包括以下方面。
1、呼吸系统疾病
1、鼻窦炎2、鼻炎3、感冒4、扁桃腺炎5、急、慢性喉炎。6、气管炎7、支气管哮喘;
2、眼科疾病
8、急性结膜炎9、中心性视膜炎10、近视眼11、白内障;
3、口腔科疾病
12、牙痛13、拔牙后疼痛14,牙龈炎;
4、胃肠系统疾病
15、食道、喷门失驰缓症16、呃逆17、胃下垂18、急、慢性胃炎19、胃酸增多症20、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疼减缓)21、单纯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炎22、急、慢性结肠炎23、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24、便秘25、腹泻26、肠麻痹;
5、神经、肌肉、骨骼疾病
27、头痛28、偏头痛29、三叉神经痛30、面神经麻痹31、中风后的轻度瘫痪32、周围性神经疾患33、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34、美尼尔氏综合征35、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36、遗尿37、肋间神经痛38、颈臂综合征39、肩凝症40、球肘41、坐骨神经痛42、腰痛43、关节炎。
北京正规白癜风医院白癜风早期可以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