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颈痛 > 疾病病因

颈椎病来袭电子时代躲不开的困扰

儿童治疗白癜风哪里好 http://www.baidianfeng51.cn/m/

随着网络普遍使用在办公、生活的各个领域,颈椎病悄然间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颈部疼痛,手麻,眩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都与颈椎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呢?怎么样会避免颈椎病的形成?我们还是先从颈椎的结构说起吧。

颈椎是由七节颈椎椎体呈叠瓦状落到一起组成的,椎体中间有椎间盘负责减震(第一、二颈椎之间没有椎间盘)。咱们可以想象成七块积木落在一起成了一个圆柱形,这个圆柱形中间有孔道,血管神经从里面由下而上的穿过。这个圆柱体还不是直上直下的,而是有着一个向前的弧度,因为人从爬行动物进化到直立行走保留了四个生理弯曲,颈椎向前,胸椎向后,腰椎向前,骶椎向后,这是为了减震与增加稳定性。我们平时的活动就是在这个圆柱体上面施加各个方向的力,因为颈椎有坚韧的肌肉韧带包裹着,所以平时的力对位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是如果力超越一定范围使椎体产生各种位移,那么就会相应的使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僵硬,挛缩,挛缩的软组织会压迫、拖拽、纵贯在椎体中的血管与神经,产生各种不适的症状。

所以颈椎病除去先天发育、后天占位的问题,绝大多数都是因为椎体不良位移——“错位”,引发的损害。包括人们最常听到的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也都是“错位”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导致的结果

容易让颈椎位移的力有两种,一种是闪动力,一种是持续的压力,

先说闪动力,在发病机理上叫做急性损伤,临床上最常见的是暴力,车祸等瞬间移位,说到车祸就不得不说说颈椎那个向前的曲度,它是很重要的解剖结构,因为急刹车时坐在车里的人体瞬间脚部停止运动,但是头部由于惯性还要向前冲击,像挥出去的鞭子,所以临床上叫“挥鞭样损伤”。这时候向前的曲度可以缓冲这种损伤,可是很多人没有了正常的曲度,这和经常低头、枕头位置靠上、枕头高度过高等不良姿势使曲度变直或者反向。那么在受到冲击时就会丧失抵消的可能,造成直接损伤脊髓的严重后果。

另外一种是持续的压力,说的简单点就是各种不良姿势持续时间过长造成的损害,我们常见的颈椎病基本都是这一种病因。伏案工作过长,歪斜的坐姿,一侧卧睡,枕头选择不当,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过渡使用,都会使颈椎曲度变直,椎体错位,更有甚者造成椎间盘的突出。

由于压迫的位置不同,出现的症状也随之不同,临床上一般分六种类型颈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食道型颈椎病、脊髓型,以两种以上的混合型最为多见。

颈型颈椎病:是以颈部不适疼痛为主要症状,很多人会有疑问我们为什么会感觉到疼痛?简单的说,由于肌肉僵硬张力过高,韧带挛缩,处在软组织中的神经末梢疼痛感受器感受到了机械性牵拉损伤,通过传入神经反射到脑部就感受到疼痛。

造成软组织挛缩的原因有几种,一是寒冷,二是劳累,三是椎体的“错位”,前两种都好解释,单说“错位”,错位是相邻椎体间位置的旋转、移动、造成了椎体之间的分离,相邻椎体间隙变大后附着在椎体上的软组织被牵拉,造成僵硬张力过高的表现。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分型,也是较轻的一种,轻症可以自愈,稍重的患者经过热敷,推拿好转的也很快,很多经常性“落枕”也属于这个范围,经常隔天就自愈了。

椎动脉型颈椎病:顾名思义是椎动脉受到压迫与刺激,从而使血管狭窄、弯曲造成供血不足的致病因素。就像是河流变得弯曲狭窄了,流速自然缓慢,供应的水量自然减少。主要症状有眩晕,耳鸣、头痛、失眠健忘、突然昏倒等。这些症状的共通点就是供血不足,椎动脉从颈椎两侧的横突孔,向上行进入脑内,供应脑部后2/5的血液,包括大脑的后部、小脑、脑干、内耳等部位。内耳供血不足就会引起主管身体平衡的前庭器官障碍,出现眩晕的症状。椎动脉在从下而上到达第一第二颈椎的时候有一个弯曲,像是河流拐了个弯儿,这是个薄弱环节,很多供血不足都是这里的错位引发的,那么在有基础错位的情况下快速旋转头部就会构成瞬间的供血阻断,引起突然昏倒。

神经根型颈椎病:我们继续回到上面说的圆柱体,这个圆柱体中央是上下贯通的圆孔,里面是神经的总通道脊髓。从脊髓两侧穿出来八对神经,这八对神经从颈椎的椎间孔穿出来,他们受到压迫就形成了神经根型颈椎病。

椎间孔的构成很有意思,颈椎(其他椎体也是)上沿有个向下凹的弧度我们叫做椎上切迹,下沿又有个向上凹的弧度,叫做椎下切迹,上一个颈椎的下切迹和下一个颈椎的上切迹就组成了一个圆孔,神经就从这里穿出来,颈椎旋转错位后周围的软组织张力升高,挛缩,从而挤压穿出的神经根就形成了神经根型颈椎病。我们经常会在临床上看到颈椎斜位片x线,出现椎间孔变窄就提示是这种颈椎病。

因为八对颈神经以颈5~8脊神经根最容易出问题,所以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手麻,手臂放射性疼痛麻木,手部无力等上肢问题。

不光是颈椎错位,颈椎间盘突出,小关节的骨质增生,钩椎关节的骨刺形成,都会引起神经根型颈椎病。

那么关颈椎间盘什么事儿呢?现在经常遇到患者问,大夫我腰疼不会是椎间盘突出了吧

?其实椎间盘突出分正常和病理两部分,很多时候腰疼腿疼和腰椎间盘突出其实是没关系的。这个在以后的文章里会再说到。

我们继续说颈椎间盘突出,其实。。大部分颈椎病和它也是没关系的,人体的脊柱和四肢是无数杠杆组成的运动结构,精密而复杂,绝大多数损伤都是由于一个叫做“应力集中”的力学问题而损坏的,椎间盘就是其中的一种。

人体的椎间盘是由一圈圈的纤维环包裹着髓核组成减震的结构,等同于人体的减震垫片缓解上下两个椎体之间的受力。前面说了颈椎这个圆柱体受到长时间压迫后错位了颈椎椎体错位后,分散到整个椎间盘的力量集中到较小的一部分,造成这一部分的压力过于集中,从而加快椎间盘的磨损,长此以往就形成了突出。

这种突出会压迫神经根,脊髓产生症状,所以说人体骨科大部分问题根本上讲是力学问题。

还有一种是生理性的突出,影像学上发现间盘突出,没有任何症状,这是椎间盘的正常使用下的磨损,临床上以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多见。

那么到底是错位压迫的神经根?还是椎间盘突出压迫的神经根呢?这在影像学上是无法区分的,很多患者间盘突出很明显症状却很轻,或者症状很明显影像学上却不支持,或者严重的症状治疗后效果很好无任何不适,影像学却无变化。这不光是在颈椎,在胸椎,腰椎这些存在椎间盘的椎体上我们同样看见无数这样的病历。那么目前采取的方式多是“尝试性治疗”就是采取按摩,正骨,理疗,针灸等保守性治疗,如无效果,症状又明显影响生活质量,才考虑手术切除椎间盘的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这是最为厉害的一种,由于椎体错位,椎间盘突出,黄韧带增厚,椎管狭窄等原因压迫脊髓,产生四肢麻木,笨拙无力,握力差,步态不稳,最典型的症状是走路出现“踩棉花样感”,严重的会引起瘫痪。这种颈椎病虽然厉害但是临床上比例低,所以不多做赘述。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人的植物神经是控制内脏的神经,支配心跳、呼吸、消化、血压等。交感神经是植物神经的一部分,颈椎受到错位,寒冷,劳累刺激后,造成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痉挛僵硬,会直接刺激交感神经,在曲度变直的患者中尤为常见,症状表现有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心慌、胸闷、血压或高或低,多汗,无汗,半身汗等。这种颈椎病误诊率很高,往往患者在突发症状后,所有检查做完未发现问题,才可能会考虑颈椎的问题。

食管型颈椎病:临床上会见到这样的病人咽喉疼痛、异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甚至吞咽困难。消化道检查无异常,中医一般按着“梅核气”治疗。这时候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食管型颈椎病”,这种患者也与椎体错位有关,x线多显示曲度变直甚者反张,椎体前缘骨质增生。

说到这里也要提提什么是骨质增生的问题,很多患者一提到骨质增生就联想到是骨头上长了一个骨刺扎到肉里,疼痛就是这根刺引起的。其实这是因果倒置的。

骨刺(骨质增生)的形成也是“应力集中”的结果,前文说到由于曲度变直,错位造成椎体间的应力集中,这个应力集中刺激到椎体前缘,就会使椎体前缘的前纵韧带反复受损。细胞在破损——修复——再破损——再修复之间细胞里的钙就会沉积到受损的位置就形成了骨刺。

那么骨刺是可以治好的么?那么这得看“好”的定义是什么,如果是指骨刺没有了,那么除了手术没有任何办法让它好,如果“好”是指没有任何不适,恢复到正常人的感觉状态,那么绝大多数都是能好的。

说了这么多颈椎病的原理,最后回答两个问题作为本章的结尾吧。怎么样防止得颈椎病?如果得了颈椎病应该怎么治?

颈椎病的预防最关键是改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势

1、用电脑时的正确姿势,显示器上沿与视线平齐或略低,手肘呈90度,不做盘腿,翘二郎腿的姿势,40分钟起身活动两三分钟,尽量不用平板电脑。这里有两点说明,一是用笔记本电脑的人需要买外置的无线键盘、鼠标才能达到视线与手肘的统一。

间歇活动两三分钟不是三百六十度的旋转颈椎操(正反八字操、米字操、凤字操也不可以),因为这样的转法会使错位的位置越来越接近,韧带过于松弛,直接造成颈椎稳定性的下降,容易复发。

2、睡觉时的正确姿势,这里枕头是关键,我建议大家用荞麦皮的低枕头,那么多低是低呢?其实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我给大家一个大多数人能接受的高度,60公分长,30公分宽,里面装3斤的荞麦皮。枕头的放置也是有讲头的,原则上讲颈部不能悬空,正面睡,侧面睡都需遵守这个原则(不建议趴着睡)。侧卧时鼻子与嘴唇的连线平行于床铺。

3、平时生活中避免长时间斜靠,屈曲颈部

最后说说颈椎病到底应该怎么治?

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分几种,药物性治疗、物理疗法、手法类治疗,针灸类治疗,手术类治疗。

药物性治疗:主要是西医的止疼剂和中医的口服方剂,外用膏剂,西医止疼剂见效快,但存在“只在服药期间有作用”的问题,口服中药的疗效则因人而异,疗效取决于医者对这类病的掌握程度。膏药是最常用的一种自我治疗的方式,对轻症颈椎病疗效好,但一般膏药对病症复杂的颈椎病疗效比较有限。

物理疗法:包括远红外线照射,热疗盐袋,暖水袋,中频、微波、激光理疗仪等各种理疗仪器。虽然有的说明书上写的天花乱坠,各种高科技名词罗列其中,但从原理上说无外乎电刺激与热效应,达到改善血液循环,松弛软组织的目的

手法治疗:大体上分为两类矫正关节和按摩软组织。按摩的主要目的是松弛挛缩的软组织,解除软组织挛缩后,神经压迫自然解除。疗效好,缺点是按摩时间长后有依赖性,而且会造成软组织过于松弛。矫正关节治疗是以后脊椎病治疗的发展方向,现在主流有美式整脊和中式正骨,原理都是通过改变椎体错位来治疗疾病,疗效好,治愈率高,但是对医者手感要求较高,如果搞错了错位的方向,来个“错上加错”那么就会出现加重的后果。

针灸类治疗: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达到治疗的目的,疗效因施术者水平而异

手术治疗:摘除椎间盘为主的治疗方式,建议以上保守治疗无效考虑手术治疗。

最后总结一句话,如果轻症自己贴贴膏药,热敷热敷(暖水袋都行),就可以缓解,症状厉害一些就考虑针灸、按摩治疗(但是手法别重,时间别长),韧带按摩的过于松弛会使椎体稳定性下降。要是还不行只能找正骨或者整脊的高手矫正一下关节。如果他们都不好使,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wbh.com/jbby/108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