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颈痛 > 疾病病因

慢性机械性颈痛深颈肌是关键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104/4322074.html

各位小伙伴大家吼啊,你们的小编又回来啦,今晚在这个凉风习习只是愿望其实很热的夜里,来继续我们的深夜自习室吧,今天要跟大家一起分享的是关于慢性机械性颈痛的,运动是否可以改善疼痛程度以及什么样的运动更有效呢

啥是机械性颈痛

首先还是要介绍一些机械性颈部疼痛:通常大多数颈部疼痛的患者不能找到明确的病理解剖学原因,因此把大部分这类问题被归类为机械性颈部疾病,尽管颈部疼痛的原因可能与退行性病变或者诊断影像学中确定的病理变化有关,但引起患者颈部疼痛的组织通常是不能确定的。

尽管难以确定原因,机械性颈部疼痛依然是颈部疼痛症中最常见的类型。研究表明机械颈部疼痛患者的颈椎部肌肉的行为改变,研究人员已经发现在颈长肌和头长肌的活性的降低。此外,最近的研究表明,患慢性颈部疼痛延伸比健康女性组中颈肌肉力量较低,与健康的人相比在颈半棘肌和多裂慢性颈部疼痛的患者,被观察到更低的肌肉活性。颈椎深部颈部肌肉活动的缺陷可能导致对关节运动,反复的微创伤以及最终的疼痛的控制不良。

颈深肌与颈痛

首先:颈深屈肌主要包括头长肌和颈长肌等肌肉,能够屈头、屈颈;颈深伸肌主要包括头夹肌、头半棘肌、颈半棘肌、多裂肌和回旋肌等肌肉,能够伸颈,同时对于颈部的同侧弯曲和旋转起一定作用。颈部深浅肌肉在颈椎的运动、姿势及稳定性方面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颈部深、浅肌肉协调性的破坏可导致颈痛患者浅表肌肉出现过度的活动。Cagnie等在2011年第一次通过使用功能性MRI发现面临疼痛时颈深屈肌活性降低而浅表颈肌活性升高,揭示疼痛时肌肉的支配神经发生适应性重建,颈深肌肌肉肉厚度与颈痛疼痛组患者颈深屈肌厚度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关于正常人与慢性颈痛患者颈长肌尺寸比较的研究证明:与正常者比较,颈痛患者的颈长肌厚度更小。Jeong等通过研究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颈深屈肌MRI表现发现: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颈长肌和头长肌比正常人的横截面积更小。Falla等发现:颈深屈肌肌电振幅和颅颈屈曲训练度有很强的线性关系,但颈痛组患者的肌电振幅增幅低于对照组,同时颈深屈肌的低肌电振幅同浅表肌肉的高表现有关联。通过对颈深屈肌活动和颈部周围肌肉活动比较发现:颈部双侧旋转的颈深屈肌中肌电振幅的增长可能反映这些肌肉主要解剖动作运动时的稳定作用。

合适的训练方法

临床研究表明:与高强度、长时间的训练比较,低强度训练对深颈屈肌活性的提高更有效。O’Leary等研究CF(颈部屈曲训练)与CCF(颅颈屈曲训练)2种训练方法对颈屈肌的再训练结果表明CCF训练后的肌肉强度和持久度均明显提高。那么这个有效的训练方案具体的内容是什么呢,小编去文章里爬取了:

描述的方案专门训练仰卧位的颅颈部屈曲重点放在首先获得正确的颅颈屈曲动作,而颈浅肌屈肌的活动最小。一旦达到正确的动作,参与者被指示使用压力生物反馈装置来指导他们在各种增加的压力水平(22至30mmHg,逐渐的内部范围位置)下训练CCF肌肉收缩。参与者接受训练以逐步增加压力增量,在该压力增量下,他们的CCF肌肉收缩可以持续控制持续10秒。指导参与者在他们可以达到的水平上进行10次重复的锻炼,并进行短暂的干预休息。向每个参与者提供压力生物反馈装置,以便可以在家中进行锻炼。

进行头部抬高练习,确保颅颈椎骨保持在中立位置,同时将头部抬离支撑表面。最初对参与者进行了12次重复测试。如果参与者可以按标准完成,则指示他们开始提升头部重量(增加阻力)。每次在头部增加0.5千克的重量直到完成12个是能完成的最大数量。前两周进行3组12次的训练,后四周慢慢变为为3组15次训练直到可以做3组20次的训练水平。

其他训练

辅助颈部肌肉训练:(在最高最低点分别停留3秒6次每组做3组)

办公之余的靠墙训练:6次一组做3组

颈部侧屈旋转训练:

进阶抗阻训练

好啦,就到这里啦,晚安小伙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wbh.com/jbby/106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