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阳江北务工的38岁贵州籍王女士,医院确诊为高血压3级(高危),但三年间,她并没按医嘱服用降压药,也未定期监测血压,还经常出现头晕。
一周前,王女士的头晕症状加重,头一动就感到一阵眩晕,并且前额及两颞侧出现了持续性的胀痛,伴恶心和左侧肢体麻木感。
考虑自身经济原因的王女士,在家卧床休息了几天,希望能得到缓解。但事与愿违,一周来头晕、头痛症状一直在持续,最终王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医院内科治疗,入院时测血压已高达/mmHg,头颅CT检查提示“两侧基底节区及放射冠区多发腔隙性脑梗塞”。
随着检查的进一步深入,医生发现王女士还有低钾血症、右侧肾上腺腺瘤的情况,内分泌专科主任严柳芳副主任医师结合患者年龄、病史、血液检查结果,考虑其极有可能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型高血压,在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为患者进行了生理盐水试验,最终确诊王女士为“原发性醛固酮过多症、高血压三级、高血压脑病”。
红医小科普来了
严柳芳指出,高血压的病因有很多,其中一个病因就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对于很多的高血压患者而言,这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医学名词。
什么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也简称为原醛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发生病变从而分泌过多的醛固酮,导致水钠潴留、排钾、血容量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受抑制,临床表现为高血压伴低血钾,大多数是由肾上腺醛固酮腺瘤引起,也可能是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专家提醒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导致的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是一样的,都是有头痛、头晕、乏力、耳鸣、弱视等现象,这样会导致很多的高血压患者,将其归为原发性高血压。所以,血压持续偏高患者切勿盲目自医,一定要通过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全面诊疗,以免贻误病情。
醛固酮增多症有多可怕?
醛固酮过多是导致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和肾功能受损的重要危险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原醛症患者心脏、肾脏等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更为严重,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就显得至关重要。
哪些高血压患者应怀疑患有原酮症?
严柳芳表示,以下三个方面是确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导致高血压的综合考量要素。如果同时出现以下情况的高血压患者,应到正规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予以确诊或排除,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
01
年轻高血压者
对于年轻的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患者,基本上可以认定为继发性高血压,其中一个病因就有可能是原醛症;但对于有高血压家族病史的患者需要进行区别,但如果家族内有确认是原醛症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时需要重点观察。
02
血压控制不佳者
如果高血压患者,在使用多种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效果不明显时,伴有烦渴多饮、多尿(每日24小时排尿多于毫升视为多尿)应重点考虑。
03
高血压长期合并低血钾症者
高血压并有长期顽固的低血钾患者,表现为人体肌肉极易疲劳、周期性麻痹、烦渴、多尿等应提高重视程度。对于有自发性低血钾及周期性瘫痪,且在麻痹发作后仍有低血钾或心电图有低钾表现者,需要注意进一步检查肾上腺皮质增生情况或是否为肿瘤所致。
温馨提醒
对于使用排钾利尿剂药物的高血压患者需要区别对待,因使用此类药物也会诱发低血钾,因此,在进行相关检查前应停用排钾利尿剂药物一段时间。
End
本文编辑
许俊萍
本文主审
陈会民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