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和痛风这两种疾病因相互影响而并发的几率较高。据调查资料显示,约有10%的高血压患者会并发高尿酸血症或痛风,而痛风患者并发高血压的几率则高达50%。由此可见,高血压与痛风可相互影响、相互加重。更为重要的是,很多降压药都会影响尿酸的生成和排泄,导致人体内尿酸浓度的升高,从而诱发或加重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因此,高血压合并痛风的患者在选择降压药时应和普通的高血压患者有所不同。那么,高血压合并痛风的患者如何选择降压药呢?需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让我们了解以下这几种降压药:
1、利尿剂:
利尿剂多通过增加尿量排泄,降低血容量而起降压作用。其中速效类呋噻米和依他尼酸,中效噻嗪类的双氢克尿噻(双氯噻嗪)及低效类的氨苯喋啶等及复方制剂都有升高血尿酸、增加肾脏尿酸盐沉积等不良作用,所以痛风伴高血压患者,尽量不用、严禁久用这些利尿药。
2、钙拮抗剂:
钙拮抗药种类多,不同的钙拮抗剂对血尿酸的影响也不一样,这与它们对胰岛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影响不同,因而对肾排尿酸的阻碍作用也不同有关。其中硝苯地平、尼卡地平等长期服用可使血尿酸升高明显;尼群地平、尼索地平等对血尿酸影响稍小;氨氯地平、左氨氯地平等对血尿酸几乎无影响。痛风伴高血压和心绞痛者,优先选用后两药。
3、β受体阻滞剂:
这类药中有些阻碍尿酸排泄,升高血尿酸作用较明显,如普萘洛尔、纳多洛尔等;有些药影响尿酸作用
极小,如美托洛尔、倍他洛尔等,一般不会使血尿酸升高。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多数学者认为,这类药有扩张外周和内脏血管、降低外周及内脏血管阻力的作用,有明显的增加肾血流量、促进尿酸排泄作用,是治疗高血压伴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良药,如同时合并充血性心衰者,此类药是最佳选择。
但也有人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此类药仅扩张肾动脉的一部分,用药后肾总血流量反而减少,使尿酸排出减少,会诱发或加重痛风。
5、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这类药物不但具有良好的降压、防治心肌增厚、改善心衰的作用,还有增加肾脏血流量,加速尿液、尿
酸和尿钠的排出量的作用。降压作用平稳持久,对血糖、血脂无明显影响,对心、肾、脑等器官均有保
护作用,因此对于高血压伴痛风或兼有心衰者,疗效尤佳。代表药有氯沙坦、缬沙坦等。
从上述我们针对痛风合并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
1.可选择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此类药物不但具有降压、防治心肌增厚、改善心衰的作用,还能增加肾脏的血流量,从而加速尿酸的排泄。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的降压作用平稳持久,对血糖、血脂无明显影响,对心、肾、脑等器官均有保护作用。因此,此类药物是治疗高血压合并痛风的首选药物。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中的代表药氯沙坦是临床上公认的惟一一种既可以降血压又可以降低尿酸水平的药物。该药可通过抑制人体对尿酸的重吸收起到降低尿酸的作用。实验发现,合并痛风的高血压患者其尿酸升高至微摩尔/升时,只需单独使用毫克的氯沙坦,即可将尿酸的水平降至正常。
2可选择钙拮抗剂中的氨氯地平。钙拮抗剂的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钙拮抗剂不但降压的作用不同,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也不同。这种差别主要在于它们对胰岛素、肾上腺皮质素分泌的影响不同。其中硝苯地平、尼卡地平具有升高血尿酸水平的作用,故高血压合并痛风的患者应禁用这两种钙拮抗剂。尼群地平、尼索地平对血尿酸的影响稍小,而氨氯地平、左氨氯地平对血尿酸几乎没有影响。因此,高血压合并痛风的患者若同时伴有心绞痛的症状,可优先选用氨氯地平、左氨氯地平进行治疗。
3可选择β受体阻滞剂中的美托洛尔。β受体阻滞剂中的普萘洛尔、纳多洛尔等具有阻碍尿酸排泄、升高血尿酸水平的作用,故不适合高血压合并痛风的患者使用。而美托洛尔、倍他洛尔等对尿酸排泄的影响极小,高血压合并痛风的患者可根据病情或医嘱酌情使用。
4需要注意的是,利尿剂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降压药。
此类药物主要是通过增加人的排尿量、降低人的血容量来降压的。其中呋噻米、依他尼酸、氢氯噻嗪、氨苯喋啶等药物及它们的复方制剂均具有升高血尿酸水平、增加肾脏尿酸盐沉积的作用。因此,高血压合并痛风、肾结石、糖尿病的患者,应禁用此类药物。
总之,伴有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高血压患者,选用控制高血压药物时。应尽量选择不会升高血尿酸或影响较小的药物。需要指出的是。各种药物对血尿酸影响存在个体差异,即使是对尿酸影响不大的药物,应用过程中也应加强监测。
文字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白癜风最佳治疗方法白癜风症状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