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了解冠心病、心肌梗死,但是对于静脉血栓栓塞症,却相对较少。其实静脉血栓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是肿瘤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合并静脉血栓的患者人数也越来越多,可以说静脉血栓是威胁肿瘤患者的“隐形的杀手”。
1
背景
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是围术期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和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多见于老年患者、骨科、妇产科、血管外科和胸外科手术患者。据报道,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处于静脉血栓发生的高风险状态,约一半的静脉血栓发生在手术后48小时内。
目前普遍认为恶性肿瘤相关静脉血栓的发生很大一部分与手术操作相关,因此对于血栓的预防,临床主要侧重于围手术期风险分级评估,从而使高危患者在手术后4周内早诊断、早治疗,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血栓的发生。
美国的学者调查研究了全身静脉化疗期间肿瘤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研究发现在膀胱癌、结直肠癌、肺癌、卵巢癌、胰腺癌或胃癌患者血栓发生率可能高达13%。已有的Khorana评分之类的预测模型可以用来评估具有血栓形成高风险的化疗患者,但没有被广泛运用于子宫内膜恶性肿瘤患者。
许多研究者发现一些特殊类型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具有血栓发生的高风险,如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癌和癌肉瘤(5-10%),但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栓形成的特定危险因素仍然未知,且对于血栓风险预测能否使严重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从药物预防中受益仍有待观察,因此研究者对子宫浆液性腺癌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了分析,以期发现这些特殊类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
。
2
研究方法
为明确子宫浆液性腺癌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时限,美国学者回顾性分析了在Montefiore医疗中心从年至年间诊断为子宫浆液性腺癌的所有女性患者。
从诊疗记录中分析静脉血栓栓塞的临床病理学数据和血栓发生的时间,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分析协变量与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和发生时间之间的相关性。
3
结果
研究显示,例患者中有70例(17%)发生静脉血栓,这些患者从确诊恶性肿瘤开始到静脉血栓发生,中位时间为7.2月(四分位值1.0-24.8);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的平均时间为13.2个月(四分位数值3.5-33.6)。
70例患者中有59例(84%)发生在术前或术后6周以后,22例发生在化疗期间(31%)。研究发现静脉血栓的发生与肿瘤的分期以及高血压病密切相关。III和IV期子宫浆液性腺癌的患者相对于I期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人数是后者的2.6倍和4倍(95%CI1.17–5.58,2.09–7.66),且这些III和IV期子宫浆液性腺癌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时间也更早。
若患者同时合并高血压或其他心血管疾病,发生静脉血栓风险是没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1.8倍(95%CI1.05-3.13)。在该研究中,研究者并没有发现手术方式以及高龄、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等与子宫浆液性腺癌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之间存在必然的相关性。
4
结论
子宫浆液性腺癌患者易发生静脉血栓,即使在肿瘤确诊后数月也有发生静脉血栓的高风险。
本研究发现,在子宫浆液性腺癌治疗期间而不仅限于围手术期,在化疗、放疗甚至整个患病期间都有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
因此,对于这些高危患者早期进行血栓的预防及治疗可能对患者有益,特别是那些晚期肿瘤患者及同时合并高血压的患者。
参考文献:
GresselGM,etal,CharacterizationofRiskFactorsandTimingofVenousThromboembolisminPatientsWithUterineSerousCarcinoma,Obstetricsandgynecology,,[Epubaheadofprint].
师天明,范琼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