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颈痛 > 疾病用药

王继光中国高血压指南的进步与发展

指南是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的风向标。中国高血压指南自第一版发布至今已经历多次更新,每一次更新都对中国的高血压诊疗产生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在欧美最新高血压指南相继问世后,即将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以及所带来的影响,亦非常令人期待。在近期举行的相关学术会议上,来自上海交通大医院、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的王继光教授以“中国高血压指南的进步与发展”为主题作了精彩演讲。

中国高血压指南的发展历程

自年中国第一本高血压指南单行本出版后,年和年相继发布了更新版的高血压指南。近期,来自中国人自己大数据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即将问世。高血压诊断是一个长期的历程,根据科学研究结果,美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的高血压指南中提出,DBP≥90mmHg,需进行降压治疗。20世纪80~90年代,在高血压诊疗中,科学界开始重视SBP值的升高。美国《ACC/AHA》是多年高血压控制和预防脑卒中发生重大研究成果的结晶,其目标是通过降低高血压治疗目标值,从而提高高血压治疗的达标率,最终使高血压患者更好的控制血压。根据《ACC/AHA》定义Ⅰ期高血压的血压值(~/80~89mmHg),伴有心血管疾病或发生心血管风险事件≥10%的高血压患者可进行药物与非药物治疗。

高血压的分类及干预

中国高血压患病率数据研究表明:以血压值(/80mmHg)为基点,中国患高血压的人群比例增加17%。因此,成年人患高血压的比例从30%上升到50%,其中需药物治疗的患者仅占少部分(Figure1)。《ESH》中表明高血压诊断应根据诊室血压测量值、动态及家庭血压测量值综合诊断,并对人群进行筛查,血压值分为:理想血压值(</80mmHg),至少5年重复测量血压值;正常血压值(~/85~89mmHg),至少3年重复测量血压值;正常高值(~/85~89mmHg),需考虑隐匿性高血压,测量诊室外血压(ABPM/HBPM)值或至少每年重复测量血压值;高血压值(≥/90mmHg),通过复测诊室血压值或测量诊室外血压值后确诊。《ESH》根据测量血压值及是否存在CV危险因素、HMOD或并发症的高血压进行分期分类,数据显示表明:根据Ⅰ期患高血压无合并症患者(无其他危险因素、1或2个危险因素或≥3个危险因素)、Ⅱ期患高血压无症状疾病患者(HMOD、CKD3级或无靶器官损害的糖尿病)、Ⅲ期患高血压并发症患者(有症状CVD、CKD≥4级或有靶器官损害的糖尿病)对血压值正常人群及Ⅰ、Ⅱ、Ⅲ期高血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危害。根据人口统计数据和实验室数据结果,《ESH》提出部分影响高血压患者引起CV的风险因素,根据不同年龄段测量诊室血压的治疗阈值(Figure2)。因此,呼吁年轻高血压患者及时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及早进行控制和干预。

Figure1

中国高血压人群患病率

Figure2

不同年龄段诊室血压治疗阈值

核心药物治疗无并发症高血压的策略中,《ESH》提出初始治疗(两药联合ACEI/ARB+CCB/利尿剂),对于虚弱患者、高龄老年患者(≥80岁)或低危1级高血压患者,可考虑单药治疗;其次三药联合(ACEI/ARB+CCB+利尿剂)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可行三药联合+螺内酯或其他药物(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介导的靶器官损害、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或PAD患者同样可行核心药物治疗。《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根据高血压危险因素(血压、靶器官损害及临床心血管疾病损害)将高血压分为低、中、高、很高四个血压水平(Figure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提出,抗高血压药物选择起始联合治疗或起始无量联合治疗,可以达到降压的良好疗效。

Figure3

中国高血压分级

总 结

大会最后,王继光教授提出对未来中国高血压指南制定的期望:1、根据社会与家庭血压测量提高高血压知晓率和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血压治疗达标率实现高血压院外管理的目标;2、通过诊室血压测量标准化、动态血压检测普及化,实现高血压诊断精准化并且通过全面的血管与靶器官评估和病因学分型,达到高血压精准治疗目的从而实现高血压院内管理的目标。最终,更好的提高中国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治疗达标率及高血压控制率。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

《门诊》杂志官方







































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wbh.com/jbyy/96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