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歌剧《我的母亲叫太行》:千秋家国情惓惓志士心
《我的母亲叫太行》剧照费斌摄
原标题:千秋家国情惓惓志士心评大型原创歌剧《我的母亲叫太行》
为记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成功70周年,中央歌剧院创排了原创歌剧《我的母亲叫太行》。作品由胡绍祥、俞峰编剧,常平作曲,王湖泉执导。
歌剧《我的母亲叫太行》讲述了那段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悲壮历史:太行山下的1处村落,百川本来一家7口,父亲兄长侄子三人死在鬼子的屠刀下,嫂子被逼疯。百川报名从军被妻子春兰阻止,2人僵持,百川娘应允,等春兰生下孩子就放百川去从军。春兰怀孕待产,百川去镇上为行将出世的孩子打长命锁。八路军王长胜在运送情报途中被鬼子追逐,危在旦夕之际得到春兰和百川娘搭救,幸以百川的身份躲过了搜捕。百川外出归来,为保护八路军王长胜不被拆穿而隐瞒了自己的身份,被鬼子当作八路军缉拿。百川过家门而不入,在敌人的屠刀下与母亲、妻子诀别。春兰生下孩子,不再等待,投靠革命。
这是一部革命历史题材歌剧。从剧本的文学创作方面来看,首先,在选题上以太行山下一个平凡的农户家庭为对象展开创作。编剧将视野放在普通人身上,躲避了那些使人耳熟能详的抗日人物和业绩,躲避了纪北京白癜风医专科医院传体或报告文学式的写法,以观众陌生的、全新的人物设定,讲述全新的故事。这类方式白癜风症状图片便于剧情的展开和戏剧冲突的层层推动,令观众耳目一新。其次,全剧人物设定精简,便于在短短百余分钟内将戏剧冲突有效地组织和展开。剧中围绕春兰、百川、百川娘、王长胜这4个主要人物,搭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的戏剧结构。第三,在文学写作上戏剧意识较强,主要围绕从军抗日这条主线进行推动,其间奇妙地交代了各种人对从军的顾虑和看法:个他人以鬼子没杀我家人为由抗拒从军、消极抗日;百川报名从军春兰反对,因家里再也死不起人了;百川娘让百川为马家留下后代再从军;直到最后,春兰觉醒,主动报名从军。剧本以丰富曲折的情节,接地气的叙述方式,再现了普通农民根据各自的利益、观念和立场对从军抗日所做出的不同反应。再通过一系列戏剧性事件的叙述,如百川爹在修炮楼时被鬼子打死,哥哥从军牺牲,年幼的侄子被抢粮的敌人活活捅死,嫂子被逼疯,百川为掩护八路军死在鬼子的屠刀下,百川娘因悲痛离世等,把战争的血腥、极端和残暴性层层推动,赤裸裸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剧作家在创作中将这段抗战历史生活化,将普通老百姓的形象立体化,逻辑公道、故事精彩,揭露了以春兰为代表的普通大众走上抗日道路的必然性。但剧本仍有一些可完善之处。例如,在歌词的创作上,个别宣叙部份的唱词略显直白。在情节上,如能将春兰内心对从军想法的阶段性向观众展现,则能使剧情更加流畅和饱满。春兰的遭受揭露了国破家不保、有国才有家的道理,如仅将春兰从军的动机描写为达成个人复仇的欲望,仿佛使从军的意义遭到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