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颈痛 > 疾病用药

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治疗痛经之浅析

杏林学社

痛经属于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精神焦虑以及不恰当的减肥手段等因素,越来越多的女性出现痛经的症状,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正常的生活工作,降低了生活质量。

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主治因肝脾失调,血水互结所致的妊娠腹痛及妇人诸痛。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载“妇人怀妊,腹中胯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又《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当归芍药散主治证属肝脾失调的妊娠腹痛及妇人诸痛?。该方肝脾同治,以治肝为主;血水同调,治血为主。

痛经认识

痛经最早见载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表现为经期前后或经期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者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甚至晕厥。

痛经的病因主要包括情志不调、素体虚弱、感受外邪等,病位在子宫、冲任,其病机不外虚实二端或虚实夹杂。

盖实则经脉不通,血行不畅。即所谓“不通则痛”;虚则脉道不充。筋脉失养“不荣则痛”;虚实夹杂则通而不畅,养而不荣,经脉失润而痛。

《景岳全书》言“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者,多痛于未行之前,经通则痛自减;虚者,于既行之后,血去而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亦载有“凡经来腹痛,在经后痛,则为气血虚弱;经前痛,则为气血凝滞”;

清代黄元御在《四圣心源·妇人解》中则指出“经行腹痛,肝气郁塞而刑脾也”“其痛在经后者,血虚肝燥,风木克土也”。女子“隐曲之事颇多”“善怀而多郁,又性喜褊隘”。易为情所伤。

《景岳全书·妇人规》云“妇人之病不易治也??此其情之使然也”,女子以肝为先天,体阴用阳,性喜条达,恶抑郁,而女性多思虑,善忧愁,易致肝郁,木郁易克伐脾土,致脾虚不能制水,气血难以化生。肝郁则气滞,周身气机不利。水气皆不利.易阻滞经络.肢体百骸失于濡养,不通而痛,发为痛经,故本病以肝脾失调最为常见。

归芍药散溯源

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普济方》称“当归茯苓散”,《证治准绳》称“当归芍药汤”。

张仲景将本方作散剂运用,《圣济总录》言“散者,取其渐渍而散解,其治在中”。由于本方治疗怀妊之疾及妇人杂病,用药宜缓,故取其散剂。

《三因方》记载“可以蜜为丸服”。

当归芍药散方:当归三两、芍药一斤、川芎半斤、茯苓四两、白术四两、泽泻半斤,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

按:妇人妊娠时血聚胞宫养胎,肝血失养,则肝失调畅而气郁血滞,木不疏土,脾虚湿阻,土气不畅,欲伸而不得,故绵绵作痛;或妇人情志失调、肝木不达,使土气郁滞而湿起,加之素体血亏、肝血不充,肝气不畅,气滞、湿浊阻络而发为腹痛。

方中重用芍药以养血柔肝、和营、缓急止痛为君;当归助芍药补养肝血,川芎行血中之滞气,二者为臣;茯苓、白术健脾以疏肝,泽泻利水渗湿,共为佐使,使脾气健运,气血调畅,达安胎止痛之效。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脾失调,气血郁滞湿阻导致的妊娠期小腹绵绵作痛。其中,当归宜选归身养血为主,去归尾活血之弊,川芎为血中气药,用量不宜过大或去之。

全方共奏养血调肝、健脾利湿、缓急止痛之效。本条除腹中拘急,绵绵作痛的主症外,并有小便不利,足跗浮肿等血水不利之证。

运用当归芍药散证治特点

以气血水为总纲,重视肝脾二脏

《儒门事亲》言“气血以流通为贵”.指出气血不通反为痹,则发为疼痛。

《妇人大全良方》载“妇人以血为本”,而水血同源,相济倚行,“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血积既久,其水乃成”“血病不离乎水,水病不离乎血”“瘀阻则水停,水蓄则血凝”。因妇人常处于阴血分不足,气偏有余的状况,辨证多以气血水为总纲。治疗上以调理气血水为主线,重在治血哺。

叶天士云“女子以肝为先天”,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肝脾失调,则气血易于失和,气血失调则易于导致妇科疾病的产生,本病以肝脾失调最为常见,肝郁则气滞血瘀,或胀或痛;脾虚则运化失司水湿内生,聚湿生痰,痰瘀互结阻于冲任胞宫则发生本病。其治当肝脾同调,因此针对痛经当气血同治,治血为主:肝脾同调,调肝为主。

组方精妙,多舍痛泻要方加味

《金匮发微》云当归芍药散能“通血脉,祛痰浊,调血水”。当归芍药散中包含佛手散,加味甘草,又芍药甘草汤之意,而当归、白芍、川芎3味乃四物汤去熟地黄,是养血主方。其中白芍味酸苦性微寒,入肝、脾二经,《神农本草经》谓其“主邪气腹痛,除血痹”,《唐本草》谓其“益女子血”,既擅养血柔肝,大剂又可缓急止痛;当归辛甘而温,主人肝经。《日华子本草》记载“主治一切风,一切血,补一切劳.破恶血.养新血及主庙癖”,可养血活血而和血,调经止痛;川芎辛温,《本草汇言》言其“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尝为当归所使”,善行血海之滞。白芍酸收主守,当归辛散主走,当归偏于养血和血,川芎偏于行气散血,三药合用,动静结合,润燥相济.有活血止痛,祛血络之痹阻的佳效,具有补血不滞血.活血不伤正,疏肝不损阴的特点。

《金匮要略阐义》论释“当归芍药散,舒郁利湿,和血平肝,既有兼证,不妨加味治之。诚妇人之要方也”。在临床中,不少痛经患者常诉腹泻、恶心、疲乏症状,患者往往形容腹痛而泻、泻后痛减?。分析其病机为肝旺克脾,土虚木贼,气滞湿阻。盖腹为太阴所主,肝脉所循,肝属木,主调畅气机;脾为土,主运化水湿,若脾虚湿郁,为肝木所乘,则气血壅滞,致腹中疼痛,故其治当抑木扶土,理气去湿,调和气血。此外,针对寒证,酌加台乌、延胡索,湿热证酌加车前子、瞿麦,气虚加黄芪、党参,肝肾不足加山茱萸、续断,夹瘀酌加蒲黄、三七等,随证加减。

注:

欢迎添加“杏林学社”客服







































北京白癜风治好要多少钱
复方木尼孜颗粒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wbh.com/jbyy/76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