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是指为患者提供相关的咨询以改善其健康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缓解精神焦虑抑郁等情况,应当给予冠心病患者更多的关心和重视,在康复过程中使其能够更好的坚持治疗,改善生活方式,防治疾病的复发。
老年人患冠心病发病率较高,冠状动脉常呈多支病变,病变复杂,多为弥漫、钙化、迂曲病变,慢性闭塞性病变多。由于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往往不具备典型发病症状。老年冠心病患者出现糖尿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骨关节退行性病等多种疾病并存的现象较为常见,病情较为复杂。由于老年人较为虚弱,身体各功能有所减退,患病后多卧床休息,活动量减少,往往在经过治疗后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
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评价和处理指南》中讲到: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不充足的体力活动与大约1/3的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的死亡率有关,是否进行体力活动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死亡率密切相关。
冠心病患者随着年龄增大免疫机能低下,适量的运动训练可防止制动引起体力衰退,提高生活质量。运动还可改善血脂、血糖代谢,减轻体重。冠心病患者通过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促使阻塞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以增加缺血区的血液供应。因此,老年患者若接受正式的心脏康复和运动训练计划,将尤为受益。
运动可以增强心脏的工作效率,改善心肌的收缩功能,以增加心肌对缺氧的耐受性,通过进行节律性运动锻炼,可以有效提高运动耐力和肌力,增强心血管适应能力。因此,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和有高危因素者进行康复运动有利于减轻症状,并有可能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康复运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运动强度
老年冠心病患者开始运动时要注意选择低强度的运动方式,同时选择身体可承受的最低负荷。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没有心绞痛或心律失常等不适,身体机能有所加强后在进行强度和负荷的调整。
近年来已经明确了低强度的运动处方在心脏康复的效果不亚于中等强度的运动,且安全性要大得多,所以老年冠心病患者应限制在低强度运动水平。步行是心脏康复运动中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运动类型。“广场健身运动”也是适合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一种安全可行的有氧运动。
2、运动频率
运动的频率和持续时间要根据个体年龄、病情程度等情况的差异进行灵活的安排和把握,通常情况下运动持续时间以每次20~40min,每周4~5次为宜。运动过程患者感觉不适时要及时终止运动。不要固执地坚持完成指标。
3、运动流程
运动包括热身期、锻炼期和恢复期。老年冠心病人在运动前一定要有充分的热身,防止运动中出现不必要的伤害。运动之后要进行恢复期的放松运动,其目的是防止突然停止运动,血液潴留于下肢,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4、运动时间
研究表明,上午6时~9时为冠心病的高发期,因为经过一夜睡眠,既没喝水又没活动,血液在血管里变浓稠,血流速度缓慢,容易加重血栓的形成。同时,由于人的交感神经活性较高,从而引起心肌细胞活动的不稳定,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因此,老年冠心病患者运动要避开上午6时至9时的“高峰期”,将运动时间安排在下午或晚上。
许多的心脑血管病突发者是在饱餐后发生的,在正常情况下,胃肠道的血管极其丰富,进食后,心脏必须输出大量血液供给胃肠。这样使心脏自身的血液循环处于相对缺血状态。因此,老年冠心病人运动还需要避免在饱餐后进行。
5、身体状况
必需卧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不稳定心绞痛,心衰症状和体征、血压不稳定,DBP>mmHgSBP>mmHg,或体位性低血压、严重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以及有新发生的栓塞、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例如夹层动脉瘤、心功能不全、急性新心包炎、心肌炎、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等情况的患者应该等病情平稳后再运动。
6、随身携带药品
每次运动时一定要备好硝酸甘油等制剂。一旦出现不适,除停止运动外要及时服药,并由医生给与评价建议,及时调整运动处方。
7、结伴而行
老年冠心病人运动时最好与家人或朋友结伴而行,这样互相照顾,保证安全。
相关链接:
安帮作为“互联网+家庭健康管理”服务提供商安好的旗下机构,是目前中国专注慢性病防控领域的第一医生集团品牌,是由内分泌、心血管、神经、肿瘤、肾病、营养、运动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一支优秀团队,并同中华糖尿病协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中国抗衰老促进会慢病防控工作委员会、北京市卫生卫计委临床营养治疗质控中心、安好时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达成战略合作。建立了社区医师培训网络和慢病远程会诊中心,搭建“互联网+专家”医疗服务平台,在北上广等重点城市率先建立慢病远程诊疗中心,提供从数据收集到健康评估、临床诊断、治疗方案制定、远程诊疗、双向转诊、家庭医生的可持续性闭环慢病管理服务体系。
中科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有效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