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省秦皇岛医院学者探讨了经额部锥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再出血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依据。
结果表明:经额部锥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前血肿量大、发病至手术时间长、术中有活动性出血、术后血压未控制的患者术后再出血的风险更高。相关研究发表于年第7期《中国卒中杂志》。
研究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年1月-年2月省秦皇岛医院收治的采用经额部锥孔引流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资料。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术前血压、血糖、血脂水平、体质指数、术前血肿量、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ComaScale,GC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CognitiveAssessment,MoC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评分、发病至手术时间、术中有无活动性出血、术后血压控制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经额部锥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再出血危险因素。
结果:共收集例患者的资料,其中术后发生再出血15例,发生率为15.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再出血组与再出血组术前收缩压([±12)mmHgvs(±17)mmHg,P0.]、术前血肿量([58.7±4.5)mlvs(63.4±6.2)ml,P0.]、发病至手术时间[5.1(3.2,9.2)hvs6.9(5.3,11.5)h,P0.]、术中有活动性出血[11(12.9%)vs9(60.0%),P0.]、术后血压控制率[60(70.6%)vs3(20.0%),P0.]等因素有显著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肿量大[比值比(oddsratio,OR)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1.,2.)]、发病至手术时间长[OR1.,95%CI(1.,6.)]、术中有活动性出血[OR2.,95%CI(1.,3.)]为经额部锥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术后血压控制为保护因素[OR0.,95%CI(0.,0.)]。
原文:锥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娌荤枟鐧界櫆椋庝腑鑽柟鍖椾含鐧界櫆椋庡摢瀹跺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