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一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page
二
传染源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只是感染病毒尚没有明显临床症状)。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
page
三
手足口病的特点
手足口病分布广泛,无明显的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五六月份为大高峰和九十月份发病的小高峰秋。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可发生聚集发病现象。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规模流行。
page
四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
(一)潜伏期一般2~7天,没有任何预兆,多数突然起病,早期表现主要是发烧、流涎和拒食,大年龄的孩子会说嘴巴痛,随后皮疹;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形态各异,周围有红晕;(二)少数患儿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等,个别患儿可发生死亡。
page
五
传播途径
密切接触传播: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经水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
page
六
感染了手足口病怎么办?
一)轻症手足口占99%左右:只是发烧和出现疱疹,可以居家护理,只要对症护理得当,随着身体免疫功能的提高,自己可以把病毒清除掉,宝宝1-2周可以自愈。
居家护理方案:1、隔离二周,注意休息,有发烧使用退烧药;
2、饮食上给予清淡的粥、烂面等,温度要偏凉,避免刺激食物造成溃疡面疼痛;3、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如金蝉口服液,蓝芩口服液等;4、对症治疗,出现呕吐时适当控制饮食,预防脱水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即使用口服补液盐。5、观察病情:出现精神差、反复呕吐、有惊跳,诉颈痛,头痛等请一定要及时就医,大家要记住是出现其中一个表现就要看医生,而不是这些症状都有才就医!!!
二)重症手足口病,只占1%左右:一旦出现脑炎、脑膜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一定要住院治疗,因此,观察孩子病情是关键。
page
七
家长不要成为传染源
想让孩子远离手足口病,千万不要忽视切断成人的感染源。建议家长回到家里后能换上干净的家居服,并用消毒液清洗双手,然后再和幼儿接触。成人被病毒感染后,由于抵抗力比较强,或因曾经感染过而获得了免疫力,因此不会发病。但在接触孩子的过程中,却能把病毒传播到孩子身上。尤其是在给孩子喂食的过程中,更容易把病毒传染给孩子。
page
八
15字防病口诀
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要保持居室、教室的良好通风。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page
九
重要提醒
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就诊:
1、持续高热不退;
2、频繁呕吐;
3、四肢抖动、瘫痪、或者抽搐;
4、精神差、白天过度睡眠、容易惊醒、烦躁不安;
5、呼吸心率增快、呼吸困难,口唇发紫;
6、面色苍灰、皮肤出现大理石样花纹、四肢发凉、出冷汗;
7、3岁以下宝宝。尤其病程在4天以内的,可能短期内发生危重症;
骏宝妈妈的话:
目前气温乍暖还寒,气候变化多样,正是细菌、病毒疯狂作乱的时节,门诊上感冒发烧的患者猛增,就连骏宝和我自己也没能幸免,骏宝高温一周,我烧咳嗽日渐严重,很多小朋友以发烧为主要症状,家长一定要留心:咽喉、口唇等部位是否有疱疱,或者高温伴有呕吐等重症表现。看过此文,相信你能做到心中有数。
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
12
作者介绍
骏宝妈妈(张郦君)系医院儿保科主治医师,家有骏宝帅哥一个!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点击右上角分享让给自己的朋友吧!点击下面阅读原文可查阅更多精彩文章。
骏宝妈妈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