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颈痛 > 疾病饮食

穴位配合药物,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外治敷

脑中风后遗症是指在脑中风发病一年后,还存在半身不遂或者语言障碍或口眼歪斜等症状,就叫做脑中风后遗症。该时期也叫做脑中风后遗症期,与恢复期相比,恢复速度及程度较慢。

脑中风后遗症主要有偏瘫(半身不遂)、半侧肢体障碍、肢体麻木、偏盲、失语。或者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构语困难、语言障碍、记忆力下降、口眼歪斜、吞咽困难、呛食呛水、共济失调、头晕头痛等。出现以上症状的根本原因在于脑血管内部出现血粘度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小板聚集等血液病变,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血管病变,由两种病变共同作用结果形成的血栓堵塞脑动脉所致,导致脑局部的血流中断和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如果影响到由脑神经控制的运动神经系统,就会出现偏瘫、肢体障碍等相应的后遗症;如果影响到脑神经控制的语言中枢神经,就会导致语言障碍甚至失语等相应神经系统症状。

桃栀膏药物:桃仁、栀子各7粒,麝香0.3克,白酒适量。用法:前3味药共研为细末,密储备用。敷贴时取上药末,用白酒适量调成膏状,敷贴双侧手心劳宫穴、足心涌泉穴,外以胶布固定即可。每周换药1次,敷贴期间适当休息,减少谈话;如局部起水疱,谨防感染;忌食辛辣等。

劳宫穴: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位于中指和无名指指尖处。在手掌有两条比较大的掌纹相交成“人”字形,沿中指中线向手掌方向延伸,经过“人”字相交点的下方区域,这个重合的地方即是劳宫穴。主治心痛,心悸,癫狂、痫,口疮,口臭。中风,善怒,发热无汗,两便带血,胸胁支满,黄疸。心绞痛。

涌泉穴: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主治肺系病证,大便难,小便不利,奔豚气。现代常用于治疗休克、高血压、失眠、癔病、癫痫、小儿惊风、神经性头痛、遗尿、尿潴留等,为急救穴之一。涌泉药物敷贴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功效:逐风通络,活血化痰。主治:脑卒中后遗症肢体瘫痪较重者。

开窍膏药物:薄荷、硼砂、青黛各10克,牛黄、冰片各1.5克,生姜汁适量。用法,将前5味药共研为细末,密储备用。用时取上药末,用生姜汁适量调成膏状,敷贴颈后哑门,膻中、巨阙等穴位,外用胶布固定即可。每天或隔天治疗1次,30次为1个疗程。

哑门穴:位于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1颈椎下。主治舌缓不语,音哑,头重,头痛,颈项强急,脊强反折,中风尸厥,癫狂,痫证,癔病,衄血,重舌,呕吐。

膻中穴:《甲乙经》云:“在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间陷中,任脉气所发,仰而取之”。此说历代针灸典籍基本仿之。当今人们在临床中结合男女解剖结构,使该穴的定位取穴更加准确而实用。其定位法为: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取穴:仰卧,男子于胸骨中线两乳头连线之交点处定取;女子则于胸骨中线平第4肋间隙处定取。现代临床上常用于咳嗽、气喘、气短、咳唾脓血、肺痈等呼吸系统病症,噎膈、臌胀、呕吐涎沫等消化系统病症,胸痹胸痛、心痛、心悸、心烦等心血管系统病症以及产后无乳、瘿气、霍乱、转筋、尸厥等其他病证。总之,临床运用本穴多用于心肺病变,尤宜于心肺气虚之证。

巨阙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此穴为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主治疾病为:胸痛,心痛,心烦,惊悸,尸厥,癫狂,痫证,健忘,胸满气短,咳逆上气,腹胀暴痛,呕吐,呃逆,噎嗝,吞酸,黄疸,泄利。功效:逐风通络,活血化痰。主治:脑卒风后遗症之舌强失语,心经蕴热者。

活络贴药物:大活络丸1粒,麝香0.3克,白酒适量。用法:用时取大活络丸、麝香加白酒共研成膏状,敷贴双侧手心劳宫穴、足心涌泉穴,外以胶布固定即可。每周换药1次,敷贴期间适当休息,减少谈话;如局部起水疱,谨防感染,忌食辛辣等。功效:逐风通络,活血化痰。主治:脑卒风后遗症引起的肢体瘫痪较重者。

再造贴药物:华佗再造丸10粒,冰片0.3克。用法:用时取华佗再造丸与冰片共研成膏状,敷贴双侧手心劳宫穴、足心涌泉穴,外以胶布固定即可。每周换药1次,敷贴期间适当休息,减少谈话;如局部起水疱,谨防感染;忌食辛辣等。功效:逐风通络,活血化痰。主治:脑卒中后遗症肢体瘫痪较重者。

通络贴药物:大活络丸1粒,冰片3克,白酒适量。用法:用时取大活络丸、冰片加白酒共研成膏状,敷贴双侧悬钟、曲池穴,外以胶布固定即可。每周换药1次,敷贴期间当休息,减少谈话;如局部起水疱,谨防感染;忌食辛辣等。

悬钟穴:属于足少阳胆经,其定位在外踝尖上3寸,腓骨后缘。主治①颈项强痛,胸胁胀痛,下肢痿痹。②健忘,痴呆,中风。③牙神经引起的疼痛。

曲池穴:屈肘成直角,当肘弯横纹尽头处;屈肘,于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取穴。中医主治病症:半身不遂,肩痛,臂细无力,肘臂挛急或弛缓,肘中痛难屈伸,手臂红肿,腰背痛;腹痛,吐泻,便秘,痢疾,肠痛;瘰疬,瘿气,湿疹,丹毒,疥疮,瘾疹,皮肤干燥;头痛,眩晕,耳鸣,耳前疼痛,目赤痛,目不明,牙痛,颈肿,咽喉肿痛;月经不调,乳少;瘛疭,癫狂,善惊;胸中烦满,咳嗽,哮喘;热病,伤寒,伤寒余热不尽,疟疾,消渴,水肿等。清热要穴,十三鬼穴之一,统治一切癫狂病。西医主治病症:脑血管病后遗症,肩周炎,肘关节炎,高血压病,皮肤病,流行性感冒,肺炎,扁桃体炎,咽喉炎,牙痛,麦粒肿,乳腺炎,甲状腺肿大,过敏性疾病等。

功效:活血通络。主治:中风后遗症引起的肢体偏瘫。

疏络贴药物:大活络丸1粒,生姜汁10毫升。用法:先将病人的腋毛剃尽,再取大活络丸加生姜汁适量共研成膏状,敷贴于双侧腋下极泉穴,外以胶布固定即可。每周换药1次,敷贴期间适当休息,减少谈话;如局部起水疱,谨防感染忌食辛辣等。

极泉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曲肘,手掌按于后枕,在腋窝中部有动脉搏动处取穴。主治心痛、胸闷、四肢不收、肩周炎、腋下瘰疬(颈淋巴结核)、腋臭、悲愁不乐、咽干、烦渴、干呕、目黄、臂肩不举、肘臂挛痛、冠心病、心绞痛、心包炎、脑血管病后遗症、肋间神经痛、癔病、乳汁分泌不足。冠心病,肺心病。功效:活血通络。主治脑卒中后遗症引起的肢体偏瘫。

常见的脑中风疾病主要的症状表现就是身体某些部分或思考能力暂时或永久失去功能,如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嘴歪、眼斜、晕眩、呕吐、步伐不稳及大小便失禁等,严重者可能意识昏迷,甚至死亡。 专家介绍说,如何预防脑中风的措施主要就是一下几种常见的情况:

一、妥善照顾。如冬天保暖、预防便秘、接受诊疗(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患者应接受治疗与控制,以防脑中风的发生)。

二、生活正常。均衡饮食:少盐、少糖、少油、定时定量、多吃蔬菜及补充水分、少吃动物性油脂与动物内脏;情绪稳定;减少饮酒,拒绝吸烟;规律运动:适度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管阻塞机会。

三、注意前兆。脑中风的前兆,例如:突如其来的肢体虚弱或麻木、语言或运用文字有困难、剧烈头痛、失去平衡、眩晕或视力出现问题。当发觉这些异状时,必须立即就诊。

四、定期健康检查。

五、脑中风急救的黄金时间——决战3小时。突发中风的病患,一定要珍惜宝贵的三小时,及时送医接受治疗,才能使伤害减到最低。

九道医易

赞赏

长按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百癜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wbh.com/jbys/89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