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阑尾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称为麦氏点。
2.口炎
鹅口疮
疱疹性口腔炎
溃疡性口腔炎
致病菌
白色念珠菌
单纯疱疹病毒
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特点
口腔黏膜表面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
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
纤维性炎性渗出物形成的灰白色假膜
3.慢性胃炎:目前认为多由幽门螺杆菌(Hp)感染引起。
(1)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隐痛、反酸、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胃镜检查是最可靠的确诊方法。
(2)护理措施:急性发作期给予无渣、半流质饮食,如有饮食,如有少量出血可给予牛奶、米汤等,以中和胃酸。剧烈呕吐、呕血的患者应禁食。
4.消化性溃疡
(1)幽门螺杆菌感染为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发病原因。
(2)在损害因素中,胃蛋白酶的蛋白水解作用和胃酸都对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有侵袭的作用,胃酸的作用占主导地位。
(3)胃溃疡最常发生的部位:胃角和胃窦小弯,疼痛特点:进食-疼痛-缓解。
(4)十二指肠溃疡最常发生的部位:十二指肠球部,疼痛特点:疼痛-进食-缓解。
(5)并发症: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呕血与黑便;穿孔,常发生于十二指肠溃疡,主要表现腹部剧痛和具有急性腹膜炎的体征。幽门梗阻,频繁呕吐宿食;癌变,少数胃溃疡可发生癌变,十二指肠溃疡则少见。
(6)胃镜检查:与黏膜活检可直接观察溃疡病变部位、大小、性质,对消化性溃疡有确诊价值。
(7)幽门螺杆菌治疗:质子泵阻滞剂或胶体铋剂和两种抗菌物三联治疗。
(8)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吻合口梗阻:患者表现为进食后上腹饱胀呕吐、呕吐,呕吐物为食物,不含胆汁。
2早期倾倒综合征:多发生在餐后10~30分钟内,出现的胃肠症状包括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可有绞痛,继而腹泻;循环系统症状有全身无力、头昏、晕厥、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淋漓、心悸、心动过速等。多数患者经调整饮食后,症状可减轻或消失。包括少食多餐,避免过甜、过咸、过浓流质,宜进低糖、高蛋白饮食,进餐后平卧10~20分钟。
5小儿腹泻
(1)秋冬季节的婴儿腹泻80%以上是由病毒感染所致,以轮状病毒感染最为常见;细菌感染(不包括法定传染病)以致病性大肠杆菌为主。
(2)生理性腹泻:六个月以内的婴儿多见,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
(3)轮状病毒肠炎:多发现在秋冬季节,大便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含少量黏液。
6.肠梗阻
(1)最常见的肠梗阻是:机械性肠梗阻。
(2)临床表现: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
(3)机械性肠梗阻的腹痛特点是阵发性剧烈腹痛;绞窄性肠梗阻表现为腹痛发作隙时间缩短,呈持续性剧烈腹痛阵发性加重;麻痹性肠梗阻呈持续性胀痛。高位肠梗时呕吐出现早且频繁,呕吐物主要为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低位肠梗阻时呕吐迟且少,呕吐物为粪样。
(4)一般梗阻发生4~6小时后,立位或侧卧位腹部平片可见多个阶梯状排列的气液平面。
(5)肠梗阻重要的护理措施是:禁食、保持有效的胃肠減压。
(6)肠套叠:多于2岁以内的儿童,常为突发作剧烈的阵发性腹痛,伴有呕吐和果酱样血便,X线空气或钡剂灌肠检查,可见到空气或钡剂在套叠远端受阻呈“杯口状”阴影。
(7)急性肠套叠是危及生命的急症,复位是紧急的治疗措施,一旦确诊需立即进行。
7.急性阑尾炎
(1)阑尾炎最常见的原因是:阑尾管腔阻塞。
(2)急性阑尾炎典型的腹痛发作始于上腹,逐渐移向脐部,后转移并局限在右下腹。
(3)右下腹压痛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重要体征,压痛点常位于麦氏(McBurney)点,即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4)切口感染: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术后三至五天体温升高,切口疼痛及局部有红肿、压痛及波动感。
8.腹外疝
(1)腹外疝最主要的病因是: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
(2)最多见的疝内容物:小肠。
(3)斜疝直疝的区别
鉴别要点
斜疝
直疝
发病年龄
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多见于老年
突发途径
经腹股沟管出,可进阴囊
由直三角突出,不进阴囊
疝块外形
椭圆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状
半球形,基底较宽
回纳疝块后压住深环
疝块不再突出
疝块仍可突出
精索与疝囊的关系
精索在疝囊后方
精索在疝囊前外方
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
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
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
嵌顿机会
较多
较少
(4)术后护理:取平卧位,膝下垫一软枕,使髋关节微屈,以松弛腹股沟切口的张力和减少腹腔内压力,利于切口愈合和减轻切口疼痛。
(5)防止阴囊肿胀的措施是:用丁字带将阴囊托起。
(6)活动出院后逐渐增加活动量,,3个月内应避免重力劳动或提举重物。
9.痔、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1)内痔:主要表现为排便时无痛性出血和痔块脱出,分为4期
I期:排便时无痛性出血,痔快不脱出肛门外
II期:便血加重,排便时痔块脱出,但便后能自行回纳
III期:便血量常减少,痔块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托回
IV期:痔块长期脱出于肛门外或回纳后又即脱出。
(2)外痔主要表现为肛门不适,潮湿,若形成血栓性外痔,则有肛门剧痛。
(3)肛门周围脓肿:主要表现持续性跳痛,局部红肿、触痛,脓肿形成后又波动感。
10.肝硬化
临床上将肝硬化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肝功能失代偿期,代偿期症状轻,无特异性,失代偿期症状明显,主要为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两类临床表现。
(1)肝功能减退的表现:①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畏食等;②出血倾向和贫血:常有皮肤紫癜、牙龈出血、鼻出血等倾向;③内分泌紊乱:由于肝功能减退对雌激素灭活能力减退,男性病人可能性欲减退、乳房发育等症状;女性病人可有月经失调、闭经等症状。患者可出现蜘蛛痣、肝掌。
(2)门脉高压的三大表现:脾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当腹水量超过ml叩诊有移动性浊音。
(3)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多突然发生大量呕血和黑便。
(4)肝性脑病:是晚期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亦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11.细菌性肝脓肿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寒战和高热,最常见体征为肝区压痛和肝大。
12.肝性脑病
(1)各型肝硬化及门体分流手术后是引起肝性脑病最常见的原因。其中又以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最多见。
(2)肝性脑病分为五期。
(2)肝性脑病分为五期。
分期
临床表现
0期
无性格行为异常,无神经系统病理症脑电图正常,只在心里测试时有轻微异常
一期(前驱期)
轻度行为改变其行为市场,患者应答尚准确,但有时吐字不清,且较缓慢,可有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多数正常
二期(昏迷前期)
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不能完成简单计算,言语不清及至反常,此期患者有明显神经系统体征如巴彬斯基征阳性,扑翼样震颤存在,脑电图表现异常
三期(昏睡期)
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大部分时间呈昏睡状态,但可唤醒不一样,正常人存在几张力增加脑电图,有异常表现,锥体束征呈阳性
四期(昏迷期)
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浅昏迷时对疼痛刺激有反应,图一样正常无法引起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机张力降低瞳孔散大,可出现阵发性惊厥,脑电图明显异常
13、胆道感染及胆道蛔虫胆石症(1)急性胆囊炎:表现为右上腹阵发性疼痛,常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夜间发作疼痛,可放射至右肩及右肩下部右上腹可有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墨菲斯征阳性。(2)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一般起病急骤,突发剑突下或上腹部胀痛或绞痛,对本病的诊断主要是在charcot三联征(腹痛、寒战、高热黄疸)的基础上又出现休克和神经精神症状,俱备这五联征即可诊断。(3)胆道蛔虫病:突发心见图下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治疗原则是解痉、镇痛、利胆驱虫、控制感染等(4)胆囊结石:腹痛是主要的临床表现,起病常在饱餐进油腻食物后或在夜间发作,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疼痛,常放射至右肩或右背部。(5)胆管结石当结石阻塞胆管并继发感染时可致典型的胆管炎症状,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称为charcot三联症。(6)胆绞痛发作时,按医嘱给予解痉镇静和止痛常用哌替啶、阿托品、但勿使用吗啡以免胆道下端括约肌痉挛使胆道梗阻加重。14、急性胰腺炎(1)腹痛为本病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可为钝痛、绞痛、钻痛或刀割样痛疼痛,剧烈而持续,可有陈发性加剧腹痛,常位于中上腹,常向背部呈带状放射。(2)血淀粉酶测定急性胰腺炎时血清和尿淀粉酶常明显升高,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三倍可确诊为本病(3)解痉镇痛:可用阿托品或盐酸消旋山莨菪碱,疼痛剧烈患者可用哌替啶,但因吗啡可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加重疼痛,因此禁用吗啡。(4)饮食护理:禁食并给予胃肠减压,防止食物及胃液进入十二指肠刺激胰腺分泌消化液15、上消化道出血(1)上消化道大出血: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ml或占循环血容量20%(2)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3)上消化道出血:特征性表现为呕血和黑便(4)内镜检查是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的首选检查措施(5)对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损害出血,可应用垂体后叶素止血治疗,但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孕妇者禁用。(6)气囊管压迫止血适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持续压迫时间最长不超过24小时。(7)对急性大出血患者应进食少量出血,无呕吐,五明显活动出血患者可选,温凉清淡无刺激性流食,止血后因急于患者营养丰富,易消化的半流食软食,开始少量多餐以后改为正常饮食16、急腹症(1)腹痛是急腹症的主要临床症状,外科腹痛特点是:一般以先有腹痛,后出现发热的伴随症状,内科腹痛的特点是一般先发热或做出后发生腹痛。(2)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急腹症患者禁用吗啡哌替啶等麻醉性止痛剂,必要时可用阿托品解痉,因为此药不致掩盖症状。禁止给患者灌肠和用热水袋,热敷,禁用腹泻药。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看白癜风病哪个医院最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