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颈痛 > 疾病饮食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老年性高血压是指年龄大于65岁,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过标准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mmHg(18.6kPa)和(或)舒张压≥90mmHg(12kPa)者。收缩及舒张压或其中一项超过此值仍考虑为高血压。

老年人高血压有何特点?

临床上常见的老年性高血压的特点是:舒张压不高[11.97kPa(90mmHg)]或轻度增高[12.63kPa(95mmHg)],而收缩压增高[≥21.28kPa(mmHg)]明显,致使脉压差增大,但平均压不一定增高。根据年全国血压抽样调查结果,高血压患病率有随龄自加的趋势。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1.26%。55-64岁为29.4%,65-74岁为41.9%,≥75岁的人为51.2%。这意味着65岁以上老年人大约每2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病,数量极其可观。

老年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1)大动脉粥样硬化:随年龄增长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管壁内出现纤维化和某些内膜增厚伴有弹力纤维层变薄和断裂,平滑肌中层呈一定程度的萎缩,主动脉或(和)其分支动脉的管腔变宽,血管壁发生广泛的轻度钙化并失去弹性。

(2)周身小动脉硬化:周身小动脉血管壁中层肥厚和透明变性,致使小动脉管腔变窄,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在基底神经节的小动脉常见极小的动脉瘤,虽病理不同于动脉硬化,但瘤体如破裂,可造成脑出血。

(3)肾脏动脉硬化:肾动脉是主动脉的主要分支之一,如有肾动脉粥样硬化,可造成肾动脉狭窄肾缺血,可使临床高血压进步加重,并可使临床治疗的难度增大。肾小动脉脂肪玻璃样变性,肾脏供血减少,,有效肾单位减少,其滤过功能以及肾小管浓缩功能均受到影响,致使肾功能减退。

老年人高血压需要何种药物治疗?

(1)利尿剂:是老年人高血压首选药物,需与其他类降压药物联合应用。利尿剂有增强其他类降压药物效果的作用,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应有低血钾、低血容量、室性早搏、葡萄糖耐量下降。对老年人高血压如选用利尿剂,应该小剂量开始,如双氢克尿塞6.25-12.5mg。

(2)钙拮抗剂:钙拮抗剂可明显降压,可使心血管病息病和死亡率下降。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是心悸、面部潮红、踝部水肿、便秘等。如采用联合用药,可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

(3)β-受体阻滞剂:为安全、有效、价格较低的降压药物。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使用时应密切观察对心率的影响如:心动过缓等。原则上从小剂量开始使用。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此类药物,可有效地控制血压。对合并糖尿病肾病、出现蛋白尿以及心力衰竭的患者,首选此类药物。其不良反应是刺激性干咳,个别病人有皮疹、血管性水肿。

(5)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目前,已有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临床使用,其抗高血压效果与转换酶抑制剂相当,但干咳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治疗老年人高血压需注意什么?

(1)所有降压药物宜从小剂量开始。因老年人的所有反应机制均较迟缓,故调整剂量时也应缓慢。

(2)要考虑联合用药,避免各自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转换酶抑制剂。

(3)同时并有糖尿病,血压控制水平应尽量达标[15.96/10.64kPa(/80mmHg)

(4)各类药物尽量选用长效制剂,以求服药依从性和平稳降压的效果。

(5)密切观察降压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以便及时调整药物。

(6)中枢性降压药物最好避免使用,以免加重随年龄增长引起的思维速度减慢和健忘。因a受体阻滞剂容易出现位置性低血压,所以最好不用于老年人。

(7)对于老年高血压除用药控制外,还应辅以减轻体重,控制盐量摄入,避免吸烟、饮酒及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老年人应保持怎样的血压水平?

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死亡和致残的总危险。对老年人高血压亦然。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规定,老年人的收缩压应小于18.62kPa(mmHg),舒张压应小于11.97kPa(90mmHg)。血压降得越低,对靶器官的危害越小。如患者本人一般情况好,缓慢降压过程中无自觉不适或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的临床表现,老年高血压也可使血压降到比18.62/11.97kPa(/90mmHg)更低的水平。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中科医院承办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治疗白癜风最有效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wbh.com/jbys/8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