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颈痛 > 疾病饮食

高血压常见误区,您中招了吗

误区1

防控高血压是个人的问题

高血压的发生与生活方式有关,如肥胖、过量饮酒、口味儿较重、体力活动少、吸烟、精神压力大等。个人的生活方式深受家人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家属的作用不可小视,家人要积极学习高血压防治知识,让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参与生活中各方面的干预,从家开始,建设健康良好的生活环境。

误区2

高血压诊断概念不清

有些高血压患者,误以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随之增高是一种生理现象,认为年龄越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相应地越高,这一错误认识在老年人群中尤为突出,有些高血压也因此得不到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一般情况下,高于这个标准都应该治疗。

误区3

凭感觉用药,根据症状估计血压情况

有的人认为,只要没有不舒服的感觉,高血压就不需要治疗。这是非常错误的。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不一定有关系。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有些人血压明显升高,但仍没有不适的感觉,甚至发生了脑出血,才有了“感觉”。高血压是用血压计量出来的,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不能“跟着感觉走”来估计血压。

误区4

不愿意过早服药

很多年轻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服药,担心要一辈子服降压药,降压药会像抗生素一样产生“抗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趁现在症状不重就不用药。这是非常错误的。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血压控制得越早,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发病风险,其远期后果越好。

误区5

降压治疗,血压正常了就停药

有些患者服药后血压降至正常,就认为高血压已治愈,而自行停药,这是非常有害的做法。高血压不能治愈,只能控制。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更严重。正确的做法是,在长期的血压控制达标后,小心地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和种类,采用最小维持剂量。在减药的过程中,应当监测血压的变化。

误区6

单纯依靠药物,忽视生活方式改善

部分高血压病患者认为,得了高血压后只要坚持长期、规律地服药就行了。其实药物治疗必须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两者缺一不可。吸烟、过量饮酒、高盐饮食等不良习惯不加以控制,继续损害血管,药物再好也难有良效。正确的做法是除合理用药外,必须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误区7

只服药,不看效果

有些人以为只要服药就万事大吉了,不







































白殿风病传染吗
北京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wbh.com/jbys/8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