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红斑的饮食防治
转载请注明作者与来自第一药店·药店人(yaodianren)
多形红斑又称“雁疮”,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妇女及儿童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
病发主要见于手足、前臂、小腿、面颈等部位。
每一年的秋冬(10~11月)或冬春(3~4月)季节交换时病发。
多形红斑的皮损形态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初为红斑或丘疹,也有水疱或风团,红斑呈鲜红或紫色,边沿隆起,中央凹陷;也有的在红斑当中产生重迭样水疱,构成特殊的彩虹样。患者瘙痒剧烈,时有疼痛,每次病发全过程约在一个月左右,但年年反复发作,给患者造成了许多痛苦和生活上的不便。
由于多形红斑常常是“定期”反复发作,所以利用饮食调理,对症施治,常常能收到满意的效果。下面根据本病的病发缘由和不同症状,介绍一些饮食调理方法。
血热蕴肤型症状:素体血热,不论季节气候之变化,皮损多发,斑呈鲜红色,皮肤及皮损自觉炽热,遇热症状加重,常伴随咽喉疼痛,大便干燥,小便色黄。
医治原则:治法宜清热泻火,凉血消斑。
1生地茅根粥材料:鲜生地20克,鲜茅根30克,粟米60克。
做法:先将生地、茅根加清水熬煮30分钟,滗出药液,再对水煮30分钟;将两次所滗药液合并,浓缩至约毫升;另将小米煮成粥,趁热加入50毫升药液搅匀,加入适当白糖,逐日早晚各服一次。
功效:生地凉血育阴,茅根凉血清热,小米除热和中。3品配伍,清热凉血而不伤脾胃,又有凉血消斑之效。
2槐花糕材料:鲜槐花克,玄参20克,鲜茅根30克,玉米面0克。
做法:先将玄参、茅根煎煮药液,提取两次;把槐花用清水洗净;用药液调和玉米面,加入槐花和适当白糖,拌匀后摊放在蒸锅屉上,蒸成发糕,做主食食用。
功效:玄参、茅根、槐花均为凉血之品,久服即补中健胃,又凉血化斑。
3藕荠冰糖羹材料:莲藕克,荸荠克,大枣20克,猪心50克。
做法:先将猪心、莲藕、荸荠切碎,大枣去核同放入锅内,加适当冰糖,文火煮成羹状便可食用,逐日一次,早晚服。
功效:此方具有祛痒消癍、养胃生津之功效。
脾虚湿蕴型症状:本型多发于冬春或春夏交接之际,乃至延绵至长夏而不愈,斑色较淡,水疱多见,且有渗液及痂皮;常伴口淡无味,食欲不振,身倦神疲,大便溏软等症状。
医治原则:此症宜选健脾除湿,润肤化斑方剂。
1五品粥材料:生苡米50克,赤小豆50克,白扁豆30克,高梁米40克,大云豆30克。
做法:先将五品用水泡发后,放在普通锅或压力锅内,加水适当煮烂成粥。逐日早晚各服一小碗,吃时加冰糖或配咸菜,适口而定。
功效:本五品皆属健脾除湿,食药统筹的良品,长时间服用对因脾胃衰弱所致使的皮肤疾病也有良效。
2锅巴健脾粉材料:焖饭的锅巴克,莲子肉克,砂仁10克,山药克。
做法:锅巴焙干炒黄,莲子肉蒸熟凉干,砂仁、山药蒸熟焙干,以上干燥之品,共研极细末。每次3匙,用沸水调冲均匀,以白糖调味,早晚服食。
功效:锅巴健脾消食,莲子补脾养心,砂仁补脾行气,山药健脾除湿。诸品配伍使用,可奏益脾除湿,阹癍止痒之功。
3藊豆苡仁汤材料:藊豆20克,苡仁20克,藿香20克,红糖适当。
做法:先将藿香水煎10分钟后滤渣取汁,再将藊豆、苡仁放入药汁内同煮至烂熟,加入适当红糖调味食用。
功效:此方具有补脾胃,祛湿热,止痒除斑之功效,适用于初秋脾虚湿困而至之皮肤骚痒、红斑湿疹、食少腹泻、水肿腹胀、风湿痹痛等症。
寒湿侵袭型症状:每于气候寒冷或湿润时发作或病情加重,气候转暖时症状减轻或消失。皮疹的色彩较暗,皮肤表面温度偏低,关节疼痛,下肢沉重,手足发凉,身体恶寒喜暖。
医治原则:此症宜采取温里散寒,除湿化斑法食治。
1当归羊肉汤材料:羊肉克,当归30克,生姜30克,桂枝10克。
做法:将羊肉切块,焯去血水,与当归、生姜、桂枝共入清水中,加入黄酒、葱、盐等调料;以大火烧沸10分钟,撇去浮沫,改用文火炖2小时;待羊肉烂熟为度,装盘便可食用。
功效:当归补血和血、生姜温里散寒,羊肉益气补虚,桂枝温经通络,共同到达扶正驱寒、以御外邪之目的。
2良姜焖鸡材料:雄鸡1只,高良姜20克,锁阳10克,黄芪15克,食盐、绍酒、生姜、葱白、酱油等调料适当。
做法:将雄鸡宰杀后整理干净,鸡皮上用酱油抹匀,以八成热油炸至皮呈金黄色捞出;用温水洗去油腻,放入沙锅内,加放良姜、锁阳、黄芪及诸调料,再加清水适当,用中火烧沸,改用小火焖至鸡熟取出,滗出原汁滤净倒在鸡上便可。
功效:雄鸡温中益气,黄芪益气固表,合而用之,可增强人体抵抗寒冷湿润的体质,到达预防和医治的目的。
3芡实红枣花生汤材料:芡实60克,红枣15枚,花生仁30克。
做法:先将上述3药用清水浸泡30分钟,然后放入红糖煎至烂熟便可食用。
功效:芡实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易于被人体吸收,与具有养脾健胃的红枣、花生适用,对调剂改良和恢复夏季因食生冷之品而至的肠胃功能消退引发的皮肤红癍有一定疗效,为除湿化斑之首选。
发送#精品#到药店人
特发性震颤怎样去医治最好海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