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心脏病就叫做颈源性心脏病,主要症状包括如心前区作痛,心律失常,还会有胸闷不适感、心悸、气促等。
颈椎病有多要命?很危险!更可怕的是,医学上还发现颈椎病至少可引发全身70种病症,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病症。吞咽不畅、视力障碍、腹胀便秘、高血压、胸痛、猝倒、下肢瘫痪、老年痴呆等都是脊椎病的并发症!这种看着不起眼的疾病,竟然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颈椎病怎么形成?颈椎病是现代人的常见疾病,当长期保持同一姿势伏案工作或学习的时候,上体前倾,颈椎紧张了,首先压抑了督脉。督脉总督一身的阳气,压抑了督脉也就是压抑了全身的阳气,于是,久而久之,整个脊柱就容易变弯,人的精神也差了。人的精神,不是被脑力劳动所消耗掉的,而是被错误的姿势消耗掉的。中医怎么看?中医对颈椎病的分型主要有以下五种:风寒闭阻证、血瘀气滞证、痰湿阻络证、肝肾不足证及气血亏虚证。一、辩证:①风寒闭阻: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颈肩和上肢出现窜痛麻木,以痛为主症,头感沉重,颈部活动僵硬,恶寒畏风,其病情随天气变化减轻或加重;②血瘀气滞:舌质暗,颈肩和上肢出现刺痛,痛处固定,并伴有肢体麻木;③痰湿阻络:患者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细,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④肝肾不足:舌红少苔,失眠多梦,眩晕头痛,耳聋耳鸣,颈部隐痛为主,伴有四肢麻木和头痛症状;⑤气血亏虚:舌淡苔少,脉细弱,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四肢麻木,面色苍白且倦怠乏力。但是现实生活中,肝肾不足型和风寒湿型这两种情况较为常见。风寒湿型很好理解,我们现在主要解释一下肝肾不足型。中医认为,肝主筋。肝肾不足就会导致筋骨失养,筋骨失养便容易引发颈椎、腰椎劳损等情况。而导致肝肾不足的原因也有很多熬夜、工作生活压力大、饮食问题等。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作息饮食也会对颈椎病有一定防护作用。二、护理方法:针对肝肾不足型和风寒湿型两种颈椎病要注意日常护理。1、肝肾不足型:①环境:房间环境应温暖避风,房间亮度适当调低,减少噪音影响。②睡眠:若患者出现失眠症状,则泡脚后再入睡;若较为严重可给予耳穴埋籽干预,同时在入睡前对其神门穴、交感穴和双足涌泉穴按揉3min;③饮食:以益肾补肝食物为主,如动物肝脏、木耳等,同时可适当配合通络活血、补肝肾和强筋骨的中药配合治疗。2、风寒湿型:①环境:房间环境应避风、向阳、温暖且干燥,若天气潮湿需及时对房间进行干燥除湿,且患者应适当减少室外活动,在夏季时患者应减少固定空调或风扇的使用,并注意颈部保暖;②饮食:以易消化和温补性食物为主,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建议患者每日饮用一杯薏米水或薏米粥,以达到祛湿效果。3、情志护理:不管是中医还是现代医学都认为情志问题会影响身体健康,诱发疾病。在《艾灸法联合中医护理在颈椎病颈痛中的应用效果》中,研究人员发现颈椎病颈痛患者情志主要以怒、喜、忧为主。颈椎病人长期处于怒、忧的状态,患者的颈部肌肉则会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从而易导致肌肉血液循环失调,出现疼痛症状。因此针对这三种情志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①怒、忧患者则以心理疏导为主;②喜则以鼓励为主,并注意避免患者因乐极生悲而造成的情绪落差及对病情的负面影响。4、按摩护理:取患者的风池、风府、曲池、天宗及中渚等穴位进行按摩。方法:按摩时用拇指对患者的穴位进行按、揉,直至按摩部位发热后即停止。对患者颈肩部硬结、压痛点及条索状物等部位,推、拿、滚的手法对其进行按摩,同样待按摩部位发热后停止。研究还发现,艾灸配合上述中医护理方法可以干预颈椎病,可以提高颈椎病的治愈效果。5、艾灸治疗颈椎病颈椎病颈痛患者中医辨证以为肝肾不足型和风寒湿型为主,因而治疗颈椎病应以强身保健和扶正祛邪为主要原则。艾灸主要是通过对患者的关键穴位进行熏烤,艾柱燃烧后可内注热气到患者体内,从而起到通络活血、温煦气血及补益强壮的作用。因此,艾灸应用于颈椎病颈痛治疗中可起到强身保健和扶正祛邪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颈痛症状,同时对其体质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艾灸取穴:百会、神庭、风府、大椎穴、肩井、肩髃、曲池。(不会取穴?白癜风康复病例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