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瑜伽人,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从瑜伽小白初练瑜伽时的满腔热血,到你真正进入体式练习的时候,尤其是中高级体式,会因为自己肌肉没有拉开,柔韧也没拉开,那些中高级体式根本无法完成,自己就会感到心灰意冷,从而产生放弃的念头。如果没有坚持,也许,就真的放弃了。
可能很多瑜伽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也一样,但是,我在瑜伽学院学习瑜伽的时候,有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帮助,以及自己对瑜伽的热爱和执着,所以,现在的我,依然循序渐进的进行着瑜伽的练习。
近年来,瑜伽在全球迅猛发展。它不仅仅只是瑜伽人锻炼身体的方式,还是一个由内而外,通过体式和呼吸之间的练习,完成身心一体的综合生活方式。瑜伽发展至今,衍生出了许多瑜伽流派,从古典瑜伽到其他流派瑜伽再到热瑜伽等等。每一个流派,都是通过一系列的瑜伽体式为基础,有着不一样的功效。作为瑜伽人,这些瑜伽派别,你不得不知晓!
古典瑜伽瑜伽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已经衍生出很多派别。正统的印度“古典瑜伽”包括智瑜伽、业瑜伽、哈他瑜伽、王瑜伽、昆达利尼瑜伽五大体系。不同的瑜伽派别理论有很大差别。智瑜伽提倡培养知识理念;业瑜伽倡导内心修行,引导更加完善的行为;信仰瑜伽是将前者综合并衍生发展而来的;哈他瑜伽包括精神体系和肌体体系;王瑜伽功偏于意念和调息;昆达里尼瑜伽着重能量的唤醒与提升。这些不同体系理论的瑜伽,对于修习者来说都是通往精神世界的工具。
智瑜伽提倡培养知识理念,从无明中解脱出来,达到神圣知识,以期待与梵合一。智瑜伽认为,知识有低等和高等之别。平常人所说的知识仅仅局限于生命和物质的外在表现。这种低等知识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获得。然而智瑜伽所寻求的的知识,则要求瑜伽者转眼内在,透过一切外在事物的本质,去体验和理解创造万物之神-梵。通过朗读古老的、被认为是天启的经典,理解书中那些真正的奥义,获得神圣的真谛。瑜伽师凭借瑜伽实践提升生命之气,打开头顶的梵穴轮,让梵进入身体获得无上智慧。
业瑜伽业是行为的意思。业瑜伽认为,行为是生命的第一表现,比如衣食、起居、言谈、举止等等。业瑜伽倡导将精力集中于内心的世界,通过内性的精神活动,引导更加完善的的行为。瑜伽师通常采取极度克制的苦行,历尽善行,崇神律己,执着苦行,净心寡欲。他们认为人最好的朋友和最坏的敌人都是他本身,这全由他自己的行为决定。只有完全的奉献和皈依,才能使自己的精神、情操、行为达到与梵合一的最终境界。
哈他瑜伽在哈他(Hatha)这个词中,“哈”(ha)的意思是太阳,“他”(tha)的意思是月亮。“哈他”代表男与女,日与夜、阴与阳、冷与热、柔与刚,以及其他任何相辅相成的两个对立面的平衡。
哈他瑜伽认为,人体包括两个体系,一为精神体系;一为肌体体系。人的平常思想活动大部分是无序骚乱的,是能力的浪费比如:疲劳、兴奋、哀伤、激动,人体只有一小部分用于维持生命。
在通常情况下,如果这种失调现象不太严重时,通过休息便可自然恢复平衡,但是如果不能主动的自我克制和调节,这种失调会日益加剧导致精神和肌体上的疾病。体位法可以打破原有的骚乱,消除肌体不安定的因素,停止恶性循环的运动;通过调息来清除体内神经系统的滞障,通过庞达控制身体的能量并加以利用。
王瑜伽如果说哈他瑜伽是打开瑜伽之门的钥匙,那王瑜伽就是通往精神世界的必由之路。哈他瑜伽重在体式和制气,王瑜伽偏于意念和调息。通常使用莲花坐等一些体位法日进行冥想,摒弃了大多数严格的体位法。王瑜伽积极提倡瑜伽的八支分法,即禁制、尊行、坐法、调息、制感、内醒、静虑、三摩地。
瑜伽冥想方法很多,但体位姿势大都采用莲花坐,练习冥想时通过意念来感受实体的运动,控制气脉在体内流通,产生不同的神通力。一点凝视法是瑜伽者常常喜爱的一种冥想练习,这通常是在环境幽静的地方,或在山林湖海边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固定的实体中比如克里希那神像或是蜡烛、树叶、野花或是瀑布、流水等等;使自己的精神完全沉浸在无限深邃的寂静中。
其他瑜伽流派昆达利尼瑜伽又称为蛇王瑜伽。昆达利尼证明了人体周身存在72,条气脉,七大梵穴轮,一根主通道和一条尚未唤醒而处在休眠状态的圣蛇。通过打通气脉,使生命之气唤醒那条蛇,使他穿过所有的梵穴轮而到达体外,一旦昆达利尼蛇冲出头顶的梵穴轮,即可获得出神入化的三摩地。昆达利尼瑜伽是为所有在家人而设计的。让修炼者享有完整的家庭生活。增加内在的包容量,让人能从容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同时保持青春,美丽健康。通过昆达利尼瑜珈,昆达利尼沿着脊椎骨提升,通过人体裹的八个能量中心,让每个能量中心平衡,直达大脑刺激松果腺和脑下垂体,让神经系统,荷尔蒙系统和每个细胞核得以激活。因此,练习过昆达利尼瑜珈的人都体会过无论身体上,心灵上的变化和强化,都比一般的瑜珈来得快。
密宗瑜伽国外称怛特罗(Tantra)瑜伽;也称咒乘(Mantra-Yana)、持明乘(Vidya-dhara-yana)、密乘(Esoteric-yana)、果乘(Phala-yana)、金刚乘(Vajra-yana)。它是公元7世纪到12世纪以后印度大乘佛教一部分派别与婆罗门教相结合的产物。
密教传播至中国西藏地区。8世纪中后叶,著名的印度密宗大师莲花生来到西藏,帮助信佛的藏王赤松德赞(—在位)“调伏众魔”,战胜了西藏本地的原始宗教,同时,莲花生将已含有密宗四部修法之最高阶段的无上瑜伽密的印度因陀罗部底系金刚乘密教传入西藏。公元13世纪初,佛教在印度泯灭后,唯有西藏佛教保留了密宗四部修习的完整形态。形成了藏密系统。
密宗无上瑜伽“乐空双运”双修法的生理学根据便是三脉七轮及“军荼力蛇”学说。所谓“乐空双运”,即是密宗无上瑜伽密的教义及特别修行法。其理论根源于密宗《大日经》与《金刚顶经》。《金刚顶经》与《大日经》讲的是佛的秘密自证境界。
藏密瑜伽的特色为复杂曼陀罗图案(Yantra)、详密的宗教仪轨、不对外公开的内容、上师加持、利用性能量引出生命能量的修练法、变换物质的练法、红教大圆满法、白教大手印法等等。
阿斯汤嘎瑜伽帕坦伽利《瑜伽经》里的八支行法,被阿斯汤嘎瑜伽(AstanghaYoga)奉为核心体系,是最古老的瑜伽练习体系。
阿斯汤嘎瑜伽是一项严格的练习。世界流行的练习方式是由印度瑜伽师PattabbiJois创立的。阿斯汤嘎瑜伽分为基础级、中级、高级3种级别。每种级别的动作编排是固定不变的,都以5遍太阳祈祷式A和B开始,中间有大量的体位姿势练习,最后以倒立和休息术作为结束。这样连续不断动作练习的目的,在于消耗大量热量,以清洁身体,排出毒素。
阿斯汤嘎瑜伽均衡地锻炼了身体的力量、柔韧度和耐力。欧美国家很多健身爱好者都热衷于此。在西方,这种瑜伽也被称作“力量瑜伽”。国内一些瑜伽馆已经开设阿斯汤嘎瑜伽课程,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但大多以初级为主。
适合:这种瑜伽对练习者体能素质要求很高,每个级别里的体位姿势固定不变,因此要求练习者身体健康,并且及有耐心。
阿斯汤嘎瑜伽要求的呼吸方式,以喉咙能轻微发出声音的喉呼吸为主。
注意:初学者、体弱多病的人、修习瑜伽时间不长的人不适合这种瑜伽。因为强度大,更不要盲目追求完成动作,而忽略身体的承受能力。
一旦感觉体力透支、呼吸急促,请停止练习。如果身体出现疼痛,也说明超过了可以承受的极限。切记从初级入手,从易从缓,逐渐加强练习力度。也可以将哈他瑜伽和阿斯汤嘎瑜伽交替练习。
艾扬格瑜伽95岁的艾扬格大师是艾扬格瑜伽的创立者。有人说,这一体系的瑜伽是初学者、病人、中老年人的福音。
艾扬格从小体弱多病,最初练习哈他瑜伽是为了强身健体,并且一度达到很高的境界。60岁左右时,艾扬格经历了一场车祸,严重的伤害使他连最简单的体位姿势都不能做了。经过9年时间,凭借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努力,艾扬格终于恢复了健康。艾扬格深刻体会到身有疾病的痛苦,以及瑜伽所带来的神奇恢复功效,由此创建了著名的、具有治疗效果的艾扬格瑜伽体系。艾扬格瑜伽被公认为最讲究体位练习方法,它可以协调身体平衡,对疾病治疗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