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
那么痛经吃什么好呢?这是很多深受痛经之苦的女性迫切想知道的。今天,小郎医院的陈剑红医师,为我们广大女同胞一一道来。
陈剑红简介
医院妇科主任,主任医师,浙江大学临床医学及浙江中医学院中医学本科毕业,中医、西医双学士学位,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绍兴市中医药学会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主委;嵊州市医学会理事。年毕业后一直从事妇科工作,发表论文多篇,曾赴浙医院妇科及生殖内分泌科、医院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何嘉琳名医工作室”进修。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月经病、带下病、盆腔炎性疾病、妇科杂病等疾病和计划生育和妇科各类手术。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五全天;周三、六上午,每周周三晚在名医工作室夜门诊。
1气滞血瘀证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行而不畅,血色紫黯有块,块下痛暂减;乳房胀痛,胸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
药膳
桃仁粥:桃仁10-15g,粳米50-g,将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细,去渣后与粳米共煮为粥食。
红花饮:红花、苏木、当归各10g,共煎,煎好过滤取汁去渣,兑入白酒,红糖,分三次经前温服。
2寒凝血瘀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月经或见推后,量少,经色黯而有血块,面色青白、畏寒肢冷;舌黯苔白,脉沉紧。
药膳
酒芎鸡蛋汤:川芎5g,黄酒20ml,鸡蛋2枚,川芎、鸡蛋同煮,蛋熟后去渣及蛋壳,调入黄酒,吃蛋喝汤,连用1周。
3湿热瘀阻证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或胀痛不适,有灼热感,或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疼痛,经前加剧;经血量多或经期长,色暗红,质稠或夹较多粘液;
平素白带量多,色黄质稠,有臭味;或伴有低热起伏,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药膳
郁金鸭:郁金10g,山楂10g,金针菜9g,嫩鸭半只(约g)。
做法:先将嫩鸭洗净后剁成五六块,用料酒、盐、胡椒粉适量涂搽,然后静置2小时;郁金浸软、洗净;把腌浸的鸭入锅,上放郁金、山楂、金针菜,并加盐少量以及清汤,放旺火上蒸约90分钟,鸭熟时调味食用。
4气血虚弱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或小腹及阴部空坠不适;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面色无华,头晕心悸,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无力。
药膳
黑豆大枣汤:黑豆g,大枣50g,加水适量,煮成粥状,加红糖20g调服,为1剂量。每次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服用,每日1剂,连服10剂为1疗程。
当归糖:当归g,冰糖g,先将当归浓煎取汁,再与冰糖一起熬成当归糖食用。
5肾气亏损证经期或经后1-2天内小腹绵绵作痛,伴腰骶酸痛;经色黯淡,量少质稀薄;头晕耳鸣,面色晦暗,健忘失眠;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
药膳
黑豆米酒鸡蛋汤:黑豆60g,鸡蛋2枚,米酒ml,将黑豆、鸡蛋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煮至豆熟加入米,吃蛋喝。
受痛经困扰的姑娘们
常吃止痛药不是解决办法
大家不妨试试这些药膳
防治生理性痛经从日常开始
由于医学中把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对于一些重症痛经患者,建议及时就医,查明病因方为上策。
千万不要讳疾忌医,以免延误病情,造成生育功能受损或危及生命。
来源:养生中国
健康嵊州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