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颈痛 > 疾病预防

冬季血压为啥难控,教你不用药物的降血压方

强冷空气来袭,血压也跟着不淡定了,忽高忽低,让高血压患者十分难熬。今天,我就为大家讲讲,为什么每到冬季血压就容易波动?患者又该如何控好血压,安然过冬。

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冬季比夏季更难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这主要是由三方面原因引起的:1.受到冷空气的刺激,交感神经更加兴奋,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2.在寒流的刺激下,血管收缩,心脏阻力加大,血压更容易居高不下。如果存在血管硬化、弹性不好等问题,还容易出现血压压差大等问题;3.冬季天冷,人们往往很少运动,饮食上比较重“补”。吃得多,动得少,血压自然会上升。

血压忽高忽低,不引起重视加以控制,很可能伤害心脏、大脑、肾脏等器官,导致急性脑梗塞、急性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临床发现,很多年轻人已经出现头晕目眩等高血压症状也不重视。这里要为大家讲一下,60岁以下的人,血压在/90毫米汞柱以上就属于高血压,特别需要说明,高压、低压有一项“超标”就属于高血压;60岁以上,可稍微“宽松”一点,超过/90毫米汞柱就是高血压。当然,血压是否正常还需要根据具体年龄、其他病症来综合考量。

高血压患者要想好好过冬,建议最好在入冬时做个血压监测,根据情况调整用药量。平时患者要养成定期监测血压的好习惯,单凭感觉是无法判断血压高低的。这里教大家两招准确自测血压:1.一天测3次,至少测7天。早上刚起床、午饭后午睡前、晚上睡觉前,分别测1次,连续测7天,得出的平均血压值比较准确;2.测血压的同时还要测心率。可以自己数1分钟内的脉搏,还可以使用能同时测量血压和脉搏的电子血压器。

用药方面,有患者会问:“如果以前吃一片降压药就能稳定血压,到了冬天只吃一片控制不了,是不是能自己再加半片?”我建议,最好不要擅自增加药量。因为,增加药量虽然血压会下降,但同时会导致心率变慢,走路也没劲了。所以,药效不足时要找医生,否则还是苦了自己。年轻患者很可能由于工作压力大,导致“短期”高血压,如果服药后血压降低,停药观察一段时间,血压没有起伏,就可以不用再服药了。中老年人一般需要长期用药,如果病情反反复复,则得不偿失。如果血压波动较大,应及时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药物的种类、用量或用法。

另外,要重视生活细节。注意保暖,防止冷风从脖子进入,出门前戴好围巾,护住脖子和胸口。保持精神放松,不必过度担心,否则对控制血压很不利。清淡饮食、坚持锻炼是高血压患者需终身坚持的法宝。

不用药物的降血压方法

中药浴足降血压

高血压及其心脑血管合并症是当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中药“浴足方”用以治疗高血压,经临床验证,疗效良好,可有效降低并稳定血压水平。

浴足方主要成分:

怀牛膝、川芎各3O克,天麻、钩藤(后下)、夏枯草、吴茱萸、肉桂各10克。

上方加水毫升煎煮,水开后再煎煮10分钟,取汁倒进恒温浴足盆内,浴足3O分钟,上下午各一次,2~3次为一疗程。天气寒冷时应注意保暖,最好使用恒温浴足盆,并启动浴足盆的按摩功能,按摩足底的涌泉穴,使人体感觉舒适。

这个浴足方具有清热息风,平肝潜阳,活血行气通脉,补益肝肾,疏肝解郁,引肝气下降等功效,可以从整体上调整人体气血阴阳,疏通经络气血,使高血压病人重新恢复阴平阳秘、气血调畅的正常生理状态。全方合用,有滋水涵木,“釜底抽薪”之义。故对高血压患者有降压、缓解头痛之功。

针刺太冲穴降血压

除了经常使用中药浴足的方法来稳定血压之外,对于突然、急剧的血压升高,常用针刺太冲穴(双)的方法来降低血压,针刺时重用泻法,并留针三四十分钟,根据情况一天1~3次针刺治疗,并加服中药,多数都可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针刺太冲穴,可以疏通经脉,平调气血阴阳,从而起到迅速调整血压的功效。平时,高血压患者泡脚时也可以多按揉这个穴位。

太冲穴定位:在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日常调理方法

除了运用中医药治疗及西药降压药物治疗之外,配合一些日常调理方法,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的生活调理根据个人情况的不同而各有侧重:

★饮食过于肥甘者需要改变饮食习惯,以清淡饮食为主。

★平时缺乏体育锻炼者需要增加运动量,适当运动肢体,能使气血流通,柔和筋骨,安养精神,我自己多年以来也坚持不懈地练习气功、八段锦等运动,效果良好。

★体重过重者需要减轻体重。

★饮食摄盐过多者需要限制食盐的摄入量。

★有饮酒嗜好者需要控制饮酒量。

★情绪波动大者需要稳定情绪。

★合并其他容易引起高血压疾病者需要积极治疗其他疾病等的方法。

概括起来就是高血压患者,应该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冬不极温,夏不极凉,珍惜精气,节戒色欲,情志舒畅,饮食清淡、勿过咸。

赞赏

长按







































白班
白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wbh.com/jbyf/8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