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忙忙碌碌一整年,该是回顾总结的时刻了。一年里,医院每天都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每个科室主任都有一肚子的话想对患者说,想对这个越来越
其次,临床上心肌梗死的病例数不断增加,这说明我们的预防工作还做得不够。要预防心梗,一定要控制胆固醇,主要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且及早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蛛丝马迹,进行治疗。很多患者体检发现了血脂高,常常不在意,这是非常危险的。我们一直强调限盐、戒烟、适当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这是控制心梗发病的最好保障。
再次,心脏急救体系的建立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发现,很多患者胸痛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家属也不知道何时该拨打急救电话,以至于错失了很多抢救时机。老百姓不懂医,但一定要记住“医院,得心梗通血管”这10个字。最后,全社会应普及心肺复苏基本技能,关键时刻也许就能挽回一条宝贵的生命。医院,则要建立有效的绿色通道,缩短就医流程。打胰岛素应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内分泌科,如今糖尿病人最多。近20年我国糖尿病患者急剧增加,全国有1亿左右,反映在科室里就是门诊和住院病人中占了八成,其中大部分是2型糖尿病患者。这一年里,我们发现一个突出的问题是,2型糖尿病患者开始胰岛素治疗的时间普遍偏晚。按照《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口服降糖药使用两到三种超过3个月,如果血糖仍未能控制住(糖化血红蛋白高于7%),就该打胰岛素了。在年,我们的一项研究发现,口服药治疗效果不好的2型患者,开始基础胰岛素治疗时,平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10%,这充分说明我国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不及时,需要提前。
根据我们的了解,很多糖友觉得一旦打上胰岛素就停不下来了,或者觉得自己已经病入膏肓了,或者担心会“上瘾”,有的则是害怕疼痛和低血糖,他们对胰岛素治疗充满了恐惧,于是产生抗拒心理。
事实上,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是安全、有效的,不存在成瘾问题,能将患者的血糖尽快控制住。如果患者长期暴露在高血糖中,特别是血糖上蹿下跳不断波动,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会明显升高,也就是说将来发生心脏病、脑卒中、眼底病变、肾衰竭、足病等的几率会大大增加。乙肝丙肝在减少,“酒肝、药肝”增速快首都医科医院肝病中心主任贾继东年,本专业科室总的情况是新发的乙肝、丙肝患者在减少,现有病毒性肝病病人多是过去感染、病情迁延至今的,而与生活方式相关的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患者明显增加。
一直以来,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病是肝病科的主体。随着近年来乙肝疫苗接种的普及,新感染的乙肝病人越来越少,目前的病人多是年以前出生的“老病号”,这类病人数量依然很大,全国至少约多万患者需要抗病毒治疗,突出的问题是治疗率不高、治疗规范化不足,只有几百万接受了正规抗病毒治疗。研究证明,只有规范化的抗病毒治疗才能阻止疾病进展,防止肝硬化、肝癌的发生。这点需要向广大乙肝患者反复强调。
在普通人群中,丙肝新发病人也少,多是过去输血感染、近年检查出来的。丙肝没有疫苗,只能靠治疗,已经可以实现临床治愈。目前国际上出现了全口服小分子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3~6个月,95%~98%的病人病毒转阴,并且极少复发,在欧美国家已成为标准治疗,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也获准以极低的价格生产销售。遗憾的是此类药物在我国尚未获批准上市。希望负责药物审批、定价、报销及规范治疗的部门,以改革创新的精神,通过政府谈判,尽快为我国广大丙肝患者提供高效、可及、可负担的治疗药物。
我国有特有的“酒文化”,特别是有劝酒的恶习,这些年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酒风盛行,临床上的酒精性肝病越来越多,甚至有酒精引发的肝衰竭病例,严重威胁生命。酒精性肝病没有特效药,现有治疗效果也差。有些人为了“安全喝酒”,到处去找保肝、护肝、养肝的药,这些都是不靠谱的,最好的预防办法就是戒酒和少喝酒。
另外,人群中肥胖和超重非常普遍,引发的脂肪肝叫“非酒精性脂肪肝”,开始多了起来。很多人觉得脂肪肝又没啥症状,根本不在乎,其实所有慢性肝病都可能发展成肝硬化、肝癌,必须加以防范。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社会趋于老龄化,老年人病多,吃的药多,再加上有些人滥服保健品、营养品,引发的药物性肝损害越来越多。必须提醒大家的是,是药三分毒,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好的药。
北京白癜风到哪里治北京最好的白癜风治疗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wbh.com/jbyf/4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