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常发生在中年以上年龄,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加上急慢性损伤,造成椎间盘、韧带、后关节囊不同程度损伤,促使颈椎代偿増生,增生物直接或间接压迫神经产生颈项、枕部、肩臂疼痛及麻木感,颈部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症状。临床上分为三型。神经根型:主要表现为头痛、肩颈痛、上肢沉重、握力减退、手指麻木及发凉等。椎动脉型:主要表现为头昏、记忆力减退、眩晕、恶心、耳鸣、声嘶等症状。交感神经型:主要表现为心悸、心动过缓、胸闷、多汗、血压不稳、视力模糊等症状。中医学属“痹证”范畴。
耳穴压豆法
在双耳廓上取穴,颈椎区、肝、肾、神门,同时可根据不同症状进行辨证取穴。耳廓常规消毒,橡皮膏剪成小方块,将王不留行籽34粒粘压固定于所取穴处,用拇食2指分别相对地捏,揉压耳穴贴压物,患者自感耳压部有疼痛,揉压至整个耳廓潮红发热为度。
颈椎病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舒筋通络汤
白芍30g,甘草15g,酸枣仁10g,牡蛎10g,威灵仙10g,元胡12g
上药加水煎煮2次,取药汁混合,每日分2次饮服。
颈椎病,颈痛,活动受限,两肩部有异物压迫感,两手麻木,记忆力减退等
中医骨伤科杂志
搜风通络汤
全蝎10g,蜈蚣2条鹿衔草15g,川芎15g,当归15g,自然铜15g,乌梢蛇15g
将上药加水煎煮2次,取药汁混合,每日饮服2次。
颈椎病。
江西中医药
颈椎基本方
葛根25g,威灵仙15g,鸡血藤15g,白芍15~30g,甘草6g,炙蜈蚣2条(研末冲服)或全蝎8g
上方每日1剂,水煎服,可随症加减。配合二仙搽液及针灸效更佳。
颈椎病,神经根型,症见颈、项背、臂、手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酸胀、麻木或烧灼感,夜间尤甚,活动受限。
陕西中医
仙搽液
仙灵牌(淫羊霍)50g,灵仙50g,米醋1.5斤。
上药共煎数沸,离火浸渍备用。用较大生姜1块,切成两段,以切开一端蘸药液自上而下擦颈椎及颈椎两旁1寸许。颈部要保持药液的湿润,擦至皮肤发红为度。疼痛部位电可擦,每日1次。
颈椎病属神经根型。
陕西中医
耳穴压丸方(法)
耳穴主穴:肝、肾、颈、项。配穴:内分泌、交感、脾神门、心、太阳、上背、枕、肩等。主穴每次必用,配穴视病情加减。痛甚者加神门、交感;骨赘软化控制不理想加内分泌;帮助复位加交感、心;沉困无力加脾;后头痛加枕;背困痛加上背;肩冷痛加肩。治疗时,用探棒先寻敏感点,在压痛最明显的反应点上,用胶布贴压王不留行籽,贴好后每穴每次按压5分钟,要两指对捏,一紧一松地按压,每天按5次,每隔1天换贴1次,双耳轮换贴压,10次1个疗程。休息10天后可继续第2个疗程,并配合适当的颈项运动。
各类型颈椎病,尤其神经根型。
陕西中医
壮骨汤
山萸肉、葛根、骨碎补、枸杞子各15g,首乌、牛膝、当归、黄芪、片姜黄、桑枝各10g
每日1剂,水煎服2次。可随症加减。
颈椎病。
中国医学文摘(中医)
活血通络汤
羌活、片姜黄各10g,桂枝6g,川芎、当归、鸡血藤、威灵仙各15g,赤芍12g,丹参30g
加黄油毫升入煎,早晚各煎服1次,每日1剂,连服30剂为1疗程。项背强加葛根;头晕目眩加天麻、钩藤;手臂冷痛加制川乌,重用桂枝;口干唇燥去桂枝,加生地、麦冬;胃纳不佳加白术、陈皮;伴高血压病加炙地龙、怀牛膝。
神经根型颈椎病。
《百病奇效良方炒法精选》
颈椎方
丹参、黄芪各15g,葛根、白芍各30g,桂枝12g,田七粉7g,炙甘草10g,生姜3片,大枣5枚
每剂水煎2次,煎出液混合后,分3次温服。
颈椎综合征。
《实用专病专方临床大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