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性眩晕作为神经内科、骨科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多发病,其特点是眩晕呈间断性、反复性,发作时与颈部活动姿势有明显关系,其发病以中老年人居多,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方式的转变,有年轻化趋势。
发病机制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并不清楚,国外不少学者认为上颈椎区域功能紊乱引起的本体感受器异常神经传入至前庭核导致颈性眩晕,而国内对该病发病机理的研究与国外并不同轨,国内学者更多的致力于对血流动力学和交感兴奋性的研究上。
颈部疼痛也与颈性眩晕有关。颈痛患者,特别是上颈椎疼痛患者常存在眩晕。颈性眩晕的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发病机制是基于颈部压痛和活动受限所致的颈椎本体觉改变。颈部疼痛引起的颈本体感觉传入的改变(无论对称或不对称),导致前庭和颈感觉传入的不匹配,进而引起眩晕、不稳或视觉障碍。
研究表明,颈部本体感觉紊乱可能是颈痛患者引起上述各种症状维持、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诊断标准
颈性眩晕至少应有以下特征:
头晕或眩晕伴随颈部疼痛、活动受限;
头晕或眩晕多出现在颈部活动后;
部分患者颈扭转试验阳性;
颈部影像学检查异常,如颈椎曲度变直或反张、椎体不稳、椎间盘膨出或突出;
多有颈部外伤史;
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恶心、呕吐、出汗、胸闷、心悸等;
排除其他原因,如眼源性、耳源性、心血管性、脑血管性及神经源性疾病引起的眩晕。
整脊术跟一般的推拿按摩是不同的。典型脊椎病症包括:颈椎综合症,表现为:头痛、头晕、头部活动受限、手臂麻木等;胸椎病症,表现为:背酸胀痛、呼吸不畅、功能性心脏病、胃肠功能紊乱等;腰椎病症,表现为:腰痛、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下肢麻木;还有儿童脊柱侧弯、双肩不等高等。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许多难治、反复发作的疑难病症,甚至一些怪病,都与脊椎错位有关,通过脊椎的调整,可以根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