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颈痛 > 疾病检查

跟着倪海厦老师每天学针灸针灸的急救及丈量

每天跟着倪海厦老师,一起学习针灸,已经学完的朋友也可以一起温习一下。空闲时间多的朋友可以看视频,空闲时间少的朋友就看文字内容。每一章节后面也都注明了时间,可以拖动视频到相应位置播放。希望大家每天都有进步,都有所收获。二、针灸的急救法(1-00:34:08)我们再下来讲“针灸的急救方式”,我们可用在很多地方。当有人发病,昏迷过去时,他可能是心脏病,也可能是中风,溺水。我们不管是什么原因,第一个先针“人中”,就是鼻子下方、嘴唇上方的水沟处,把它分三段,取上面三分之一处下针,下针时,针要斜刺往上,若没有针在手上呢,掐人中。若仍未醒,第二个就是“十宣”放血。为什么叫“十宣”呢?就是在十只手指头的指尖放血。比较没有常识的人呢,都是一个一个手指尖放。一个一个下,太慢了,我们可以一次捉五个手指,针拿起来,一、二、三、四、五,一下子就刺完,五只指头一起挤放血。这是老师傅的手法。若仍未醒,再将脚的十个趾头尖放血。若还没醒,就再下“涌泉”穴。将脚掌一握起来,会看到“人”字纹,人字纹的纹头就是穴道。这是我们的急救大穴,你不要拿一个三寸针下去。若还不醒,就在“百会”放血。“百会穴”一般是放血用。我们不下针。当病人整个脸都是呈现红色时,就是刚中风,就在百会放血。百会穴怎么找呢?从额头往上到顶,再由两耳尖直上,两线相交的一点,再往后半寸,会摸到一个凹洞,就是百会穴。放血时,让病人躺下头靠着床沿往下垂,在百会放血后,病人会感到一阵清凉,凉到嘴巴,就可以讲话,凉到手脚,手脚就可以活动了。在急救时,管他有无执照,没有人会告你的,急救就去救。若碰到美女,就用嘴对嘴呼吸也可以。不要管太多!这是我们的急救方式。三、火罐的使用时机(1-00:41:45)针灸的器具,还有火罐。过去是用大小不同的竹子,做成杯子一样。把杯子先用火烧一下,就罩在要拔的地方。病人常会大叫一声,因为拔的力量相当强。过去的郎中带着各式各样的火罐,里面呢,放只蚂蝗,这个吸血的蚂蝗,会吸脓,还有麻醉作用,这是他的天性。伤口烂了,里面化脓,对它来说是人间美食啊!在现代呢,美国有消毒过的蚂蝗。四、火罐的使用(1-00:45:06)我们用真空的拔火罐,火罐有不同的size,用真空的来吸。我在介绍火罐,并没有介绍哪个厂商。火罐用的时候就要拿火罐枪将空气吸出来,拿的时候后面的尾巴一拔,气就放出来了。你们命很好,我们在学针灸时,是用点火的。当时,曾有个太太。不小心头发烧了一个大洞。火罐除了可以吸脓,还有瘀血,我们在活血化瘀的时候,比如膝盖扭伤,我们会在痛点放血,用火罐放血的时候看颜色,由黑变淡,就起罐。被竹子刺到或海胆刺到,都可以抽出来。有些地方不能拔火罐,例如乳中,否则乳头会流黄水出来。多汗的地方不上火罐,头部也不用火罐。在外科急性扭伤的时候用的很多,受伤时马上在扭到的地方上火罐。还有痔疮,现在是用放血针,刺完以后,就用火罐把它吸出来。西医的放血针做得很好,针尖呈三角形,很锐利,放完后就可以直接丢掉。待会我们介绍针时,再跟各位讲。这是笫一章的基本概念,我们休息一下!第二章针灸穴位丈量方法(1-00:49:46)

我们进入第二章,先介绍这穴道丈量的方法。诸位一定要晓得,知道穴道丈量的方法,才不会找不到穴道,否则即使你知道要扎什么穴道,结果你心到手却没有到,扎错穴道也等于没有扎。

那我们丈量的方法,第一个我们叫同身寸。所谓同身寸,因为每个人的高矮体格都不一样,像我在美国,NBA球员来的时候,门都走不进来,摔跤手进来,门也进不来,要侧着进来,个子大到这种程度,所以你不能用我的寸来量他的,每一个人的寸都不一样。

怎么量这个寸,把中指头弯起来,这两个横纹头,点跟这个点之间我们定义为一寸,这是同身寸。你不用去一个一个量,三个指头拿起来,这是两寸,四个指头是三寸,以连接手掌的指端为长度标准。你看的时候要看病人的手,不能看你的手,大概就可以了。

这是我们的同身寸,小孩子要看小孩子的手。所以每个人的寸都不一样,这是同身寸。

我们在运用的时候,同身寸大部分用在四肢上面,还有经络之间的寸。而腹部跟胸部,另有个独立的丈量方式。待介绍任督二脉,我会再讲,基本上是以同身寸为主。

一、针刺的深浅讨论(1-00:52:35)我们下针有深有浅,一般言,我们有受季节的影响,比如说在春天下针就要比较浅,秋冬的时候,针下的比较深,这就好像我们钓鱼一样。冬天的时候,鱼都在比较深的地方,针就要下到骨髓去,春夏的时候,天气比较热,所以针下的比较浅,这是一个观念。还有,就是中医认为,皮毛是肺在管,肌肉是脾脏在管,血脉是心脏在管,骨是肾脏在管。一般下针的时候,如果病在皮毛,我们针就下在皮毛,如果病在肌肉,我们下在肌肉,病如果是在血脉上面,我们就扎在脉的旁边,如果病是在肾脏,我们会从皮肤上面下针下在骨头的旁边去。看这个病情在那里,决定我们下针的深浅。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介绍完以后,我会专门开始讲针刺手法及补泻手法,这个都是最传统的针灸方式。过去我们有一句话,叫做“腹深似井,背薄似饼”。这指的就是针刺的深浅。腹部上扎针的时候,可深针,背上扎针,就不可以深针,否则会扎到内脏。扎到肺会引起肺气肿,但也不能说腹深似井,就扎那么深,不能乱搞。还有,胖子瘦子下针的深浅也不一样。下针有个规距在那边,不能随便,有的穴道本来就浅,你也不能硬要把它刺过去,也无此需要。二、一般针刺入穴方法(1-00:56:20)过去医书如《针灸大成》提到入针的方式,下针的时候,要病人咳嗽一下,针就同时下去了。为什么以前是这样子,因为那时没有针管,同时,以前针的(制造)技术很差,过去的针像火柴棒那么粗,我们看黄帝的九针,《针灸大成》的九针画的图,那九种针根根都像火柴那么粗,所以扎针比较痛。用咳嗽,一咳,针就下去了,比较不痛。现在有针管直接拍进去就好了。美国政府规定,针只能扎一次,所以你不用咳。不然中风病人,要下个十几针,要咳很多次,所以说不要去咳嗽进针。要知道穴位,知道大概的位置,针怎么进去,这是有原则的。你要用手去摸质感,这是皮肤上的感觉,一般穴道绝对不会在肌肉上面,你摸两个肌肉中间穴位永远在肌肉、筋旁,你摸上去有两条,就在缝隙上下针,绝对不会在肌肉上面,没有这种穴道,穴道都在两条肌肉中,或者是肌肉和骨之间。

比如说,我们下脚上的针,都下在骨头旁边,一定是在肌肉和骨旁边,不会说直接扎在骨头上面。穴道或者是在肌肉和筋之间,身上有很多筋,穴道也不会在筋上面,一定在筋和肌肉中间,或者是在筋与筋之间,绝对不会在筋上面。比如说,心包经,我们有两条经把它分开来,从这缝隙下进去,绝对不会下在筋上面,也没有任何穴道在血管上面,一定是在血管旁边。

你不能说摸到一个血管,以为找到了,正对它下进去,那不是穴,根本不是穴道。穴道一定在血管旁边或在筋和筋之间、筋和肌之间、筋与骨中间。绝不会在骨上面。不要看到一个骨头,硬要戳进去。所以说,穴道一定在筋和骨之间。

筋骨之间的穴道我们常碰到,像脚踝的地方,都是筋骨之间,不要直接扎在肌肉上面,也不要扎在骨头上面,也不要扎在筋上面。当你们穴道位置找到以后,就用摸的,就知道哪个是正确的,针下进去就对了。

这是我们基本上找穴,下针位置的取舍。三、成人与幼儿的不同入穴方式(1-01:10:36)成人与幼儿有非常大的不同,成人要留针,幼儿不留针,幼儿我们有一个特别的名称,我们叫单刺。我们留针,留二十分钟,留针之后会做补泻,像中风的病人,留二十、三十、四十分钟、一个小时两个小时都没关系。像西医针在那没有打点滴、葡萄糖也没关系。起针的时候很重要,拔针的时候,若这病人是你妈妈。这个指头放在那,慢慢的拔出来,出毛孔的时候,稍停一下,停个三十秒,再慢慢出来,这样一滴血都没有。这我们出针的方式,因针头很利,不能用挑勾出力的方式,会把血带上来。这是起针的方式。不要一直用力拔出来。那小孩子用单刺。当小baby发烧感冒,拉肚子,下针效果很快,什么叫单刺?针进去捻一捻就出来了,根本不留针。哪些穴道可以单刺,我们经络学再讲。小孩子穴道治疗很快,所以你不能让小孩子留针二十分钟。幼儿的定义以十四岁做为标准,十四岁以下,单剌不留针,十四岁以上,就留针。下针时,叫病人采用卧姿。针灸下针后有一种现象就是晕针。为什么?因为中医有一句话“药不瞑眩疾弗缪”。这句话,出自《后汉书》,所谓“药不瞑眩疾弗缪”,就是说一种治疗方式,没有产生瞑眩的话,这个病不会好。我们每次扎针,若病人产生晕针的现象,起完针,病人会感觉效果很好。可是有一种晕针的现象,是因为病人的姿势不对。姿势不对会产生的晕针,所以我们要病人采卧姿。让他躺倒,扎针最好不要让他站着扎,或坐着扎,都容易晕针,躺着扎最好。姿势不良,产生的晕针怎么处理?就是刚才的急救方式,先下人中,会很痛。晕针叫病人不要怕,先叫病人躺平。将胸腔的扣子打开。空气流通就会醒过来。晕针不会死的,到现在还没有因晕针而死的。如果你是很性急的人,不醒就十宣放血,脚趾头再放血,回家叫病人怎么走回去,太过也不好。四、现代常用的针号概念(1-01:06:47)

现在我们常用的针,比如说,32是针号,数目字越大,越细,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很粗就像螺丝刀一样,32号已经很细了,15是一寸半,号码小,粗一点,有,平常多用32。也会需要28号针。有时候开刀后伤口变得很硬,针扎不进去。或还有一些脚肿在那,有瘀血块,就用28号针扎进去。

一寸半的针用得最多,通常用在肌肉、四肢、身上都可以扎。手指头旁呢?手再肥也不会像身体那么厚,通常用一寸针来扎,刚才这针就是一寸针,你看这代号O,32不变,粗细不变,尺寸变。像这比较长,这是所谓,32号三寸针用来透穴。有些地方会用到透穴,当场透就好了。针灸做得好是立竿见影的。做得不好,就没有感觉,但也不会坏事。除非你扎得太深了,古人才不去负你的责任呢。身上有非常多的穴道,都可以用透针,透的时候不但不伤筋,不伤骨,不伤血脉,连一滴血都看不到,脚伤、腕骨痛,针一下去当场痛就去掉了。中医如果以后发展起来,全世界医疗费用可减少非常多。还有放血针,现在放血片。古代的针呢,拿给你们看。五、黄帝时代九针①型式(1-01:10:45)这个九针图,你们在《针灸大成》里面看到的九针,这是原图,原样、原寸,手工做的,毫针用得最多。各种针的形状,各有不同使用的方向。过去的老师傅的针呢,都是用棉布包拿下来,口水沾一下,隔着衣服,针就下去了。针弯掉了,丢在地上磨一磨。一样就下去了。以前没有不锈钢,不是金就是银,金太软银太脆,都必须要做粗一点。我们现在用的针就不会断了。只有针身跟针柄接合处容易折断,所以我们下针都会留一点针身在外面,不会整只插下去。若一段断在里面,两指同时一下压旁边的肉,针就出来了。有人说断了针会跟着跑,那是胡说八道。我扎到现在,还没断针过,因为针是不锈钢的,过去发生的事情,现在不一定会发点此留言及查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wbh.com/jbjc/129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